<p class="ql-block"> 听闻汉水之滨的陕西省旬阳市蜀河古镇,低调、朴素、干净又安静,是十堰市民周末郊游的好去处。于是,几个老朋友一拍即合,说走就走。</p><p class="ql-block"> 清晨,我们早早出城,驱车沿着汉水岸边的 316 国道 “逆流” 而上。 途中从胡家营到麻虎(乡)一段路也是汉江对岸羊尾到夹河的路段,因熟悉这段区域,我特意放慢车速,以便欣赏沿途汉江两岸的山山水水,开启尘封多年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汉水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始终相伴在旁。波光粼粼的水面,在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淡蓝色光芒,偶尔有船只悠然划过,留下一道白色的涟漪,仿佛是在水面上书写着岁月的诗篇。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汉水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如今的生态环境已非昔日,记忆中的秃山浑水石板房,现已变成青山秀水小洋楼,沿途错落有致的新农村分布在国道两旁,尽情展现着乡村的宁静与美好。</p><p class="ql-block"> 来到古镇,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古镇外的江边有个宽敞的免费停车场,停好车后,我们穿过一个叫南门的小门洞,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一下子走进了古镇的悠悠岁月。眼前是一条窄窄的道路,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店铺,木板门、青瓦顶,每一处都充满了岁月的痕迹,让人忍不住想要探寻远古背后的故事。这里的风格虽与下游郧西各乡镇有所不同,但那种沉淀下来的质朴韵味,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p><p class="ql-block"> 沿着石板路前行,我们来到了蜀河转运站旧址。可惜大门紧闭,不过从宣传栏的介绍中,我仿佛看到了当年这里作为物流交汇重要中转集散之地的繁华景象,各地的货物在这里汇聚、转运,商人们来来往往,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好不热闹!不远处的武昌馆旧址同样没有开门,我们只能从建筑的外观感受它曾经的辉煌。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展现着古人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这与江北郧西上津镇古老建筑所蕴含的智慧一样,令人赞叹不已。</p><p class="ql-block"> 继续漫步,一个开着门的院子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原来是城南书院。走进书院,院子不大,却修缮得十分完好。一楼的几个展板介绍有对古镇教育做出贡献的人,恍惚间,好像能看到曾经学子们在这里刻苦攻读的身影。旁边的书房里摆放着文房四宝,让人心中油然而生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书院外的水文石刻,标记着史上汉江洪峰水位,弘治十一年(1498 年)、万历十一年(1583 年)以及近代的水位线,它在无声地诉说着古镇与汉江的故事,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沧桑。水文石刻,也让我联想到郧西境内 1983年和 1998 年的水灾情景,它就像是汉水历史的忠实见证者。</p><p class="ql-block"> 再往上走是杨泗庙,我们未进庙里面参观。旁边的黄州馆,据说是安康境内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美的南派宫殿式建筑。这些庙宇建筑,承载着当地人的信仰与文化,是古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我们折返再走古镇老街,浏览街边小吃、手工编织的竹篮、木雕摆件、糕点等当地特色。随意走进一家农特产小店,两位热情的姑娘向我们介绍货架上摆放的红薯粉和各种魔芋产品,老梁是识货高手,他说这些产品货真价实,值得一买。</p><p class="ql-block"> 午饭时间到了,我们在街道尽头发现一家饭店店面宽敞,干净卫生,厨师也多,大家各自行动起来,有人点菜,有人掼蛋,有人品茶,还有未尽兴的继续上街拍照。不到 40 分钟,一桌丰盛的菜肴就上齐了。席间,周总提议说天太热,最好就近去郧西关防乡的沙沟村住一晚,那里温度相对较低,也更安静,不到半时路程,大家纷纷表示赞同。</p><p class="ql-block"> 离开蜀河时,我不停地回头张望,古镇的古朴韵味、汉水的秀丽风光,已经深深定格在我的脑海里。这一趟旅程,不仅是一次对古镇的探访,更是一场与过往岁月的重逢,那些记忆中的片段与眼前的景色相互交织,让我对这片土地的情感愈发深厚。</p> <p class="ql-block"> 十堰市距蜀河古镇只有140公里,走316国道大概两个半小时左右。</p> <p class="ql-block"> 往返线路图。</p> <p class="ql-block"> 汉水也称汉江,她是汉人、汉语、汉文化的根!</p> <p class="ql-block"> 胡家营大桥。路过这座大桥时,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二十多年前在郧西县工作的日子如潮水般涌来,那些穿梭于郧西各乡镇的独特旅程,仿佛就在昨日。曾几何时,这里是个繁忙的码头,车辆依靠轮渡往返两岸,后来建起了索道桥,如今已变成眼前的模样。记得有一年出差下乡,暴雨冲坏了路基,我们在羊尾镇被困,无法前往夹河镇,无奈之下,只能从这里坐船过汉江到对岸的郧县胡家营镇,接着坐火车去陕西麻虎,再坐船过汉江去夹河镇,一路上折腾好几个小时。那年代没有私家车,班车车次少且时间固定,好在我们年轻,腿脚有劲儿,如果路程不远,备点干粮,徒步就能解决交通问题,有一次从老观庙到羊尾镇,约二十里地,我与同事不等不靠,背着行李“急行军”,个把小时就到了镇上。这些过往经历,让我对汉水流域的风土人情产生了别样的眷恋,也让此次旅程多了几分感慨与期许。</p> <p class="ql-block"> 羊尾镇。与对面白河县城一样,寸土寸金,楼房特点是“吊脚楼”多!</p> <p class="ql-block"> 蜀河古镇南门。</p> <p class="ql-block"> 以下是游览古镇手机随拍。总的印象是干净,朴实,年代感强,又含蓄地夹带一些现代符号。</p> <p class="ql-block"> 蜀河古镇与郧西关防乡是近邻,关防的沙沟村位于两地之间,是鄂陕交界有名的“网红村”!</p> <p class="ql-block"> 沙沟民宿大多建在仙河北侧,有露天卡拉OK唱台,娱乐活动房;河道已亮化,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晚上休息非常安静;土鸡、腊猪肉、马头羊、山野菜是其特色食材。当地人介绍说沙沟村紧邻蜀河古镇,村上的发展与蜀河旅游互补长短,相得益彰,到此过周末的也多为陕西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