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泉城共赴牡丹期》</p><p class="ql-block"> 济南小住两日,亲朋好友相聚自是不可避免。回程那天,天刚蒙蒙亮,我便收拾好行李,带上相机,与哥嫂一行四人,又去了泉城公园。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临近公园,空气里渐渐浮动着隐约的甜香,似有若无,车流已开始缓慢汇聚。路旁的小贩兜售着花环和牡丹苗。 </p><p class="ql-block"> 丈夫打趣道:“还没见到牡丹,倒先被花包围了。”我抬起手腕对着阳光拍摄,花瓣的脉络在逆光下清晰可见,像极了工笔画的细腻笔触。 </p> <p class="ql-block"> 入园时,游人如织,但我们并不急于挤进最热门的地段。哥哥熟门熟路地带我们拐进一条小径,说这里的牡丹开得最野,也最自在。果然,转过一道矮墙,大片的魏紫、赵粉、姚黄扑面而来,花朵硕大如碗,层层叠叠的花瓣在风中轻颤,像是随时会坠落的云霞。</p> <p class="ql-block"> 丈夫蹲下身,仔细调整角度拍摄花蕊的特写;嫂子俯身轻嗅,发丝被风拂起,恰好与一朵盛开的“青龙卧墨池”同框;哥哥站在稍远处,笑着看我们三个各自沉迷于花与镜头之间。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太阳渐渐升高,我们在花荫下小憩。丈夫从背包里取出保温杯,倒出热茶递给我;嫂子掰开一块牡丹酥,香甜的气息混着花香萦绕不散;哥哥翻看我相机里的照片,点评哪张光影最好、哪张构图最妙。我忽然觉得,此行的意义或许不在牡丹本身,而在于我们四人共享的这段时光。花会凋谢,但记忆里的笑声与花香,却能在每一次回看照片时,重新鲜活起来。</p> <p class="ql-block"> 分手时,夕阳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我翻着相机里数百张照片,发现最珍贵的并非那些完美构图的牡丹特写,而是那些不经意间捕捉的瞬间,丈夫用湿巾为我轻轻拂去额头上的汗珠、哥哥举着糖葫芦逗嫂子笑、四人在花田里并肩而行的背影。原来最美的风景,从来不在远方,而在同行之人的眼里,和彼此相映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赴泉城之约</p><p class="ql-block">淡泊</p><p class="ql-block">一路芳菲醉眼眸,青山叠翠鸟声柔。</p><p class="ql-block">流年不负春光好,携手何曾惧白头。</p> <p class="ql-block"> 纤纤小字,写尽平生意。徜徉在古诗词的国度里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快乐,忧伤,思念,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奢望流传,只为心底坦然……。</p><p class="ql-block">作者 : 李玉玲 笔名:淡泊 居住地 山东临朐。</p><p class="ql-block">喜欢瑜伽,诗词,摄影,旅游。中华诗词协会会员,力美健身俱乐部瑜伽教练。</p><p class="ql-block">人生格言:无论顺境,逆境,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放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