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div>我们从昆明出发,</div><div>先去了宜良的山后樱花谷</div><div>大约中午开始往建水古城出发</div><div>主要走S27呈元高速</div><div>下午3点左右到达建水古城,入住酒店</div><div>在酒店休息片刻</div><div>我们就开始逛古城</div><div>我们住的酒店距离古城很近</div><div>过条马路就是古城的北门</div> 古城的门楼不小,有许多售卖玛瑙坠子的地方<div>10元一个,还可以免费给穿链子,可以</div><div>这玛瑙石河雨花石有点相像,</div><div>一样的色彩斑斓,一样的千奇百怪</div> 古城的街道很宽敞,晚饭我们买了两个牛肉饼 夜幕降临,街灯开启<div>古城进入了夜生活模式</div> 走在斑驳的大石街道,游人不多<div>两边的商铺都很现代,上面却是古香古色的</div> 看起来有点文化底蕴 这是古城的正门,东门<div>也叫朝阳门</div><div>说是比北京的天安门还早建20多年</div> 古城里有许多的云南小粒咖啡店<div>现场烘焙豆子</div><div>这回拍清楚了,猫屎咖啡的价格</div><div>是不是令人咂舌,贵的离谱</div> 3月21日<div>我们继续在古城游玩</div><div>早晨,我们在宾馆的餐厅</div><div>吃了云南米线</div><div>还有建水烧豆腐</div><div>看攻略,来建水一定要吃的就建水豆腐</div> 这种是油炸的建水豆腐,<div>有干、稀两种调料可以蘸着吃</div> 这也是建水的特产,水泡梨<div>看着不干净,没敢品赏</div> 朱家花园,是建水古城的精华景点 看介绍,是清末年间,当地大户人家的私宅 循规蹈矩,谨言慎行,是朱家的座右铭 里面的庭院,水榭,园林都和江南的类似 古人对棠梨似乎有一种偏爱<div>最喜欢种植在庭院中</div> 这个屏风雕刻的非常精美 看人家,水边的龟背竹可以养这么大 花园了的杜鹃花也很漂亮 还有这芙蓉,好美 乌嘴凤头白鸭, 始于古代观赏性鸭品种,曾为明朝宫廷宠物,其头部后羽毛有一簇突起,喙与脚呈黑色。(摘自网络) 花窗和盆景是深宅大院的标配 古建筑的门窗和屋檐都是费功夫的地方 这位游客自己带了一只鹦鹉,<div>满院子飞,还知道回来</div> 朱家花园出来就是翰林街<div><br></div> 建水古城的东门最大,迎晖门 葛根,一种中药<div>开始也没弄明白,这卖的是个啥?</div><div>问了才知道,是一种中药材,有生熟之分,这是生的</div> 学政考棚,类似南京夫子庙的贡院 中了,就游街…… 这里是个很神圣的地方,一任人等都得下马 建水烤豆腐,的确历史久远 古时候赶考的举子们 主考官还挺严肃的 看,我这老举子怎样?能不能也来个“范进中举”<div><br></div> 在这里还弄了个小笑话<div>让老伴笑话我一路,一直后悔没给我录下来</div><div>大厅里摆着一个电子的答题机器</div><div>我信心满满的作答,结果不及格,才得30分</div><div>哈哈哈哈哈</div><div>看来举人是当不上了</div> 中了,就可以享受簪花礼<div>就是披红戴花</div> 这位是学政府最大的官 举子考试的考棚 这是考试?还是上课?<div>后面这位老兄,别睡了……</div> 离开学政考棚,我们穿街走巷<div>去朱德旧居看看</div> 开始也没想明白,朱德和建水还有关系<div>看了说明才知道,朱德在滇军的时候在这里驻扎过</div> 临安,也就是建水的古称 这是建水古城的西门<div>建水豆腐以西门豆腐最佳</div> 一群人吃着,有人给烤着<div>这就是建水西门烤豆腐</div> 我们也吃个午餐<div>米线吃过了,这回吃豆腐</div><div>建水的爆浆豆腐,怎么说呢,味道一般</div> 建水有个文庙<div>说到文庙都知道就是孔庙的文称</div><div>但建水为啥会有这么大的文庙</div><div>对我们来说是个问题</div><div>也说明建水(临安)古代是个重要的地方</div><div><br></div> <h5>建水文庙,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代4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114亩,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h5><h5>建水文庙完全依照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原主要建筑包括一池、二殿、二庑、二堂、三阁、四门、五亭、五祠、八坊等共37个,现除杏坛、射圃、尊经阁、文星阁、敬一亭和斋亭被毁外,其余31个建筑都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是云南乃至全国研究儒家文化及其辐射影响的重要历史文物建筑。2001年6月25日,建水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摘自网络)</h5> <h5>文庙都泮池<div>泮池,古时曾把学校称为泮宫,校内的水池叫泮池。不过泮池这个称谓太高雅,也不顺口,人们还是习惯称它为学海,既表示是学校里的“海”,又寓意学无止境的“海”。在造型上有它独特的风格,全国各地文庙中的泮池都为半圆形,只有建水文庙中的泮池为椭圆形,且占地面积45亩(29700平方米),其规模之大,造型之特别均可谓全国之冠。(摘自网络)<br></div></h5> 泮池边的香樟树发着新绿<div>在湖水的倒映下,更加秀美旖旎</div> 一只小可爱,北红尾鸲(雌) 建水文庙的确很古老 这几个大字我喜欢,写的苍劲有力 儒家的思想源远流长 <h5>杏坛,相传是孔子聚徒讲学的场所。建水文庙杏坛始建于元代,后毁坏。现建筑为2000年重建。杏坛采用三开间平面正方形单檐亭形式,高10.3米,阔7.12米,两层台基,石栏环绕,四面敞开,每一块石栏都雕刻有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十二根高浮雕盘龙石柱林立,五踩重昂斗拱,十字歇山顶,琉璃瓦屋面,内为斗八藻井,金龙和玺彩画,建筑规格等级很高,仅次于先师殿。环绕四周的石栏板上,镌刻有孔孟箴言,名言警句。杏坛中有一块明代天顺年间的“孔圣弦颂图”画像碑。此碑图文并茂,图的内容是孔子席地而坐,抚琴授课,四个弟子肃立恭听;碑文为宋高宗御题《孔子像赞》,共四十八字,前四十个字是宋高宗对孔子的歌功颂德,后八个字是要求臣民尊重孔子。此碑原是宋高宗赠予浙江衢州孔庙,元灭南宋后,此碑随原国都“临安”之名移至建水而传入建水文庙。(摘自网络)</h5> <h5>大成门,重建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为三开间两进深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琉璃瓦屋面,通面阔13.31米,进深5.5米,高7.4米。“大成”出自《孟子•万章》:“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大成门是级别较高的三门道单体台门,台基为白石须弥座,门前石阶正中有青石雕龙御路石。 (摘自网络)</h5> <h5>先师庙,又称为“大成殿”,是祭孔的正殿。殿正面悬挂的大匾“先师庙”三个金字,各长2米,宽1.5米,是清代书法家王文治就任临安知府时题写。全殿由28根大柱支撑,其中22根青石巨柱都是用整块的石料凿磨而成,大殿飞檐斗拱,结构异常坚固。先师庙为五开间三进深单檐歇山顶五架拾梁式建筑,通面阔26. 95米,进深18.5米,高9米,占地面积498.11平方米。斗拱为七踩重昂,屋面出檐深远,三面环廊,黄色琉璃瓦拼图屋面,屋脊上有吻兽、仙人和走兽。大成殿正面,有22扇雕花屏门,玲珑剔透,工艺精细,近百种翎毛花卉组成一幅幅寓意隽永的画面,如“ 六龙捧月”、“喜鹊闹梅”、“犀牛望月”等等,都是雕刻艺术的珍品。更为独特的要数左右檐角的两根石龙抱柱,它们都是用整块巨石精心构思,采用浮雕与透雕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雕刻而成,技艺登峰造极,可谓南国无双。步入大殿,迎面便是供奉孔子圣像的圣龛,龛座下部为桌式,是用石雕琢而成,上部是用高档木材镂出精美图案的木阁,孔子圣像坐于龛中。东西两侧的龛座里,供奉的是“四配”、“十二哲”,他们有的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有的是对儒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作出贡献的学者。大殿内外悬挂着清代皇帝御题的八块匾额,分别是康熙“万世师表”、雍正“生民未有”、乾隆“与天地参”、嘉庆“圣集大成”、道光“圣协时中”、咸丰“德齐帱载”、同治“圣神天纵”、光绪“斯文在兹”。 (摘自网络)</h5> 出了这个门,文庙的游览就结束了<div>下一站,我们驱车去了古城城郊的双龙桥</div> 何为双龙?问了才知道,<div>此桥,锁住了泸江、塌冲河的河水,谓之:双龙桥<div><br></div></div> <h5>双龙桥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当时只是在泸江上建石桥三孔,后因泸江、塌冲河水泛滥,河床逐渐加宽,三孔小桥独居河中,不能横贯两岸,当地官民又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续建十四孔,与原建的三孔桥首尾相连,雁齿蝉联、合为一体,故又称“十七孔桥”。桥高9米,初建三孔宽5米,后建十四孔宽3米。(摘自网络)</h5> 总想尝尝云南的小粒咖啡<div>正好桥头有售卖咖啡的摊位</div><div>来了一杯冰美式</div> 云南小粒咖啡,味道香醇,略苦,但不涩<div>但感觉香味不足,可能是冰咖啡的缘故吧</div> 看老伴的表情,好凉啊…… 建水盛产蓝莓…… 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的苍鹭在空中盘旋 离开双龙桥,回到古镇<div>在宾馆休息一会儿</div><div>下楼到古镇里吃的晚饭</div><div>找了一家沙县小吃</div><div>来了一碗燕皮馄饨,真好吃</div><div>老板介绍,纯肉制作,馄饨皮都是肉做的</div><div>难怪如此的美味</div><div>我感觉更像福州的小吃,肉燕</div> <h5>肉燕,又称太平燕,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传统小吃,属于闽菜系-福州菜,肉燕是福州风俗中的喜庆名菜,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肉燕亦由此成为馈赠佳品,为福州人包括海外乡亲所衷情。 肉燕别称扁肉燕。但是肉燕皮是由猪肉加番薯粉手工打制而成。是福州一大特色小吃,肉燕有别于福建其他地区的扁肉(扁食),两者口感是完全不一样的。燕皮薄如白纸,其色似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肉燕馅料则是将鲜鱼肉、猪腿肉,一起剁为肉泥,虾干、荸荠剁成末状,加适量骨汤、蛋液、味精、绍酒、虾油(或精盐),用筷子拌匀为馅。(摘自网络)<br></h5> 勤劳的一家三口 建水的另一个特产,是紫陶 烧成这么大的器物是不容易的 一幅很有意境的制陶图 3月21日<div>今天我们计划离开建水去元阳</div><div>上午9点离开宾馆</div><div>我们先去了贝山陶庄</div><div>一个很小众但拍片很出彩的地方</div><div>这里距离建水古城大约5,6公里</div><div>20分钟左右就到了景区门口</div><div><br></div> 这里的建筑都是陶器装饰的<div>很有特色,光怪琉璃的</div> 平时不起眼的瓶瓶罐罐<div>堆砌在一起也是一个不错的创意</div> 这里的造型千奇百怪<div>非常适合那种流量型的网红</div><div>配合好服装和时辰,晚霞或日出</div><div>是个很出大片的地方</div> 来贝山陶庄,就不得不认识一下这位<div>向炳成,字贝山,人称石老农,是他,</div><div>用了大半辈子的心血构造了这个山庄</div><div>一个人,一辈子,一座城…………</div> 张绍碧是谁,不熟悉,但紫光二字写的挺熟的 这字看的半天,认识个大概<div>女娲炼石补青天,用剩几块落人间</div><div>匠心捡来垒成景,一游贝山半为仙</div> 借用两张抖音截图,展示一下贝山陶庄的美照 离开贝山陶庄<div>我们就离开了建水</div><div>下一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元阳梯田</div><div>我们在昆明躲了几天的阴雨</div><div>一直等到元阳放晴了</div><div>元阳,我们来了</div><div>待续,2025春季自驾游之再上云南元阳篇(1)</div> 整理于2025年4月19日 鞍山家中,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