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一、二、三大提琴奏鸣曲》

樂此不疲

<p class="ql-block">  自巴洛克时期到浪漫时期后期,作曲家们所遗留下的大提琴奏鸣曲数量颇为稀少。在此之中,贝多芬的五首大提琴奏鸣曲堪称稀世瑰宝。这五首奏鸣曲的时间跨度很大:前两首写于1796年第三首写于1808年后两首完成于1815年。从他的大提琴奏鸣曲,我们就能看到贝多芬音乐风格的演变和发展。</p><p class="ql-block"> 贝多芬对大提琴作品的重视与珍惜,终其一生他没有写作任何一部大提琴协奏曲,留下的大提琴奏鸣曲和变奏曲与小品,完全超越他的时代,甚至超越了后来的浪漫主义大提琴同类作品而存在。</p><p class="ql-block"> 贝多芬的大提琴室内乐赋予键盘乐和大提琴同等重要的合作地位,并非我们所理解传统上主奏和伴奏的分工,完全平等互相衬托的合作。</p><p class="ql-block"> 马友友,1955年10月7日出生于法国巴黎,祖籍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大提琴演奏家,毕业于哈佛大学、茱莉亚音乐学院。2006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任命马友友为联合国和平使者,同年获得唐大卫奖。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举行了授勋仪式,为马友友等颁发了代表美国平民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勋章。</p> <p class="ql-block">贝多芬《F大调第一大提琴奏鸣曲》op.5 No.1/马友友</p> <p class="ql-block">贝多芬 《第二大提琴奏鸣曲》op.5 No. 2/伊瑟利斯(Steven Isserlis )英国大提琴大师/钢琴: Shai Wosner</p> <p class="ql-block">杰奎琳·杜普蕾与丹尼尔·巴伦博伊姆演绎贝多芬《第三大提琴奏鸣曲》(197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