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忆江南(四)镇江金山公园

远山

镇江金山公园位于镇江市区西北的长江南岸,原名氐无山,又名金鳌岭,也称浮玉山,唐代起通称金山。高四十四米,周五百二十米,占地面积10公顷,原系屹立于长江中的江心岛屿,唐张祜曾有诗云:“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即是当年写照。现与南岸相连。 金山寺是金山公园内的著名寺庙,而金山寺周围就是美丽的金山公园,游过了金山寺,又开始了在金山公园的徜徉。 公园距市中心三公里。主要景点有江天禅寺、玉带桥、慈寿塔、七峰亭、两台、三洞、御码头等。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金山风景区大门左侧有一个长方形的荷花池,到了夏天接天荷叶无穷碧,非常好看。荷花池的北边有一座廊桥,叫做“花洲冷泉”。站在廊桥下,不仅可以欣赏到茶花池里“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景,还可以远眺金山湖的美丽景色。 金山脚下“金山湖”项目,始建于2010年,规划面积0.77平方公里,占地108公顷,水面积68公顷。划分为湖西、湖中、湖东、湖北四个景域。 百花洲位于金山西塔影湖。建于1978年,原名金山公园花园。1994年,该项目的第一阶段完成。从南岸的湖畔花架到西北的石碑广场,中间的建筑群由回廊相连,沿湖蜿蜒而行。 金山文化博览园位于在金山景区银鸽广场前。是一座占地4000平方米,核心展区达2000平方米的仿古园林建筑。于2008年1月在镇江金山公园内新建成。并于1月25日起正式对外开放。 博览园是一座仿古园林建筑,建于本世纪初。园内建筑小巧玲珑,道路曲径通幽,面积不大,但变化无穷。长廊将整个博览园围合成大小不一的庭院空间,产生了以小见大、步移景异的不同景致。园内用假山理水手法模仿自然造景,具有唐诗宋词抒情的意境,也有江南园林独特的委婉细腻。 博览园的展馆共有六个展厅,分别是:序厅、华严金山佛法千年、水漫金山神话人间、金山风物四宝同光、擂鼓抗金保我河山、英才辈出流芳千载。每个展厅都详细介绍了金山的历史、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每个展厅除文字和图片说明外,还广泛运用最先进的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硅胶人物造型和实物,演绎《白蛇传》、《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等故事、复原千古名刹金山寺的人文历史和风貌传说, 文宗阁建于清乾隆44年,毁于咸丰3年,存世仅74年,以收藏《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而闻名海内外的文宗阁在镇江金山风景区正式开放。文宗阁建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由两淮盐政出资兴建,是南三阁中最早建成的阁。 当时乾隆皇帝亲笔题写“文宗阁”、“江山水秀”匾额,悬挂阁中。文宗阁损毁于战乱,160年之后,2009年镇江市对“三山”风景区进行新一轮建设,市园林部门2010年3月负责实施文宗阁复建工程。复建的文宗阁坐落于金山寺东侧湖中小岛上,基本遵循历史原貌,再展皇家藏书阁风姿。当日,江苏镇江复建的清代七大皇家藏书楼之一的文宗阁正式对外开放。 苏东坡与佛印的雕塑,有故事这样记载,苏东坡与佛印是老朋友,一次玩笑,苏东坡输了一条玉带,佛印回赠衲衣。苏东坡就此事做(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诗,其中有<br>“此带阅人如传舍,流传到我亦悠哉。<br>锦袍错落差相称,乞与佯狂老万回。”<br> 百花洲。这里因其四季花香而得名,特别在春季,各类鲜花竞相开放,非常绚烂。给人一种江南水乡的浓厚氛围。这里非常适合慢慢散步,享受宁静和美丽的景色。 公园在百花洲景区、一泉景区精心打造了莲心亭、静心斋、芙蓉楼等文化景点,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景观优势,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让广大游客在旅游观光的同时受到文化的熏陶。 公园内还有许多宁静的古老花园,假山和石间充满了江南水乡的韵味。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卷之中。 作为镇江的标志性景点,金山公园是每位游客的必访之地。园内郁郁葱葱,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若想深入体验金山公园的韵味,这里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让您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镇江的历史文化。 镇江“金山公园”,美丽宜人,环境优雅,是个让人身心愉悦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