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古巷映夕阳,</p><p class="ql-block"> 残桓旧瓦黄。</p><p class="ql-block"> 潞商云集处,</p><p class="ql-block"> 日进斗金忙。</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图文:山歌</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1848399</p> <p class="ql-block"> 荫城古镇曾经是明清时期山西长治上党地区最大的古镇,也是山西明清古村镇建设的杰出代表。它真实保留了明清时期社会生活的历史记忆,具有很高的社会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荫城在历史上以冶铁和繁荣的铁货贸易誉满全国,冶铁历史可以上朔到西汉以前。至汉朝,荫城已成为上党地区冶铁业中心。设有铁官,驻有铁商。</p> <p class="ql-block"> 到明代洪武年间,官府在荫城设立全国铁业所,当时全国的铁业所仅有13家。据明《潞州志》记载,荫城当时“户有八百,商有五百,店铺林业,经商如织,商家如云,经商如栉”,无愧“万里荫城,千年铁府”的美称。 潞州的荫城,荫城的铁器,誉满全国。</p> <p class="ql-block"> 说荫城是千年古镇,其实一点也不夸张。从西汉末荫城就开采煤铁,后逐渐成为上党地区冶铁业中心,越来越多的冶铁工匠在荫城定居,小村落逐渐连片成镇,成为长治最大的镇。</p> <p class="ql-block"> 在荫城铁器馆里,展出的一千多件铁器实物,囊括了从东汉到明清时期、从生产工具到战争兵器,应有尽有,每一件铁器都是浓缩着历史。</p> <p class="ql-block"> 荫城古镇老街并不宽,脚下是被磨平的石板路,两旁的老房子多为青砖青瓦的两层明清建筑。</p> <p class="ql-block"> 不少古老的手工作坊,如酿醋坊、老理发店(即剃头铺)等等还保留着,历史沧桑随处可见。更难得的是,由于荫城古镇没有什么旅游和商业开发,所以,古镇显的非常幽静和古朴。</p> <p class="ql-block"> 在荫城古镇行走,每一个小巷,每一处建筑都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和文化韵味,保存完好的200多处明清两代民居建筑,让我感受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湛和设计理念的深邃。当我走入一家院落之内,一下子就被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所吸引,我静静地伫立在庭院当中,仿佛己经穿越时空来到这个小镇中。这就是古镇的魅力所在。时光并没有把古镇昔日的风光抹掉,这些古老的民居中,门上精美匾额和精致窗雕、房顶绚丽多彩的瓦、屋内的四梁八柱、院内长满青苔的石砖,无一不静静地诉说着昔日房主人家的殷实富足。</p> <p class="ql-block"> 时过境迁,昔日古镇的繁华随着时光的流逝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今,当我行走在荫城古镇老街时,好似穿越一个时空长廊,在我身旁悄然经过的,不是建筑,而是历史。犹如观看一棵古树的年轮,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千年岁月变迁。那斑驳的墙砖,那昔日人来人往的沙石板路,那内涵丰富的匾额、门楼子、石碾子、砖雕墀头等等,一抬头,就是一笔浓浓的充满历史沉淀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夕阳斜照斑驳墙,青砖青瓦诉沧桑。老街悠悠人影稀,历史沉淀韵味长。走进荫城古镇,让我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漫步在荫城古镇老街上,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感受到了传统建筑的美妙与风情。这些古老的建筑风格依然保留着原貌,让我深深地感到历史的沧桑、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交汇。这些古老的景观是现代建筑无法企及的就是历史的韵味。沉甸旬的记忆,悠悠漫长的铁器史,规模宏大的民居,浓郁的风土人情,希望今后能在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民众的共同保护下得到永久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2025.4. 蜀山于泽馨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