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图 凭海临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公婆婆以清明节回老家祭祖扫墓之名,于3月30日从香港抵达漳州,4月2日阿诚陪老俩口回老家,4月6日又从老家返回漳州,至18日上午他们坐高铁返回香港,前后共二十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次是他们在漳州呆得最长的一次。以前基本上(除了疫情三年)每年也会回来一两次,但每次来三五天就惦记着香港小儿子一家四口,特别惦念两个由他们一手带大的孙子,所以总是来去匆匆。如今小孙子已经念大三了,他们俩也都年逾八旬了,每天还是要为一大家子买菜做饭,儿子儿媳及大孙子上班、小孙子念大学,早出晚归,中午老俩口自己煮简单的饭菜,晚上住同一小区的小儿子一家四口还是回老人那里吃饭,所以每天他们都要忙碌大半天。只有偶尔去澳门大儿子那里,或是来漳州二儿子这里,老俩口才可以啥事不用做享几天清福,算是休闲度假。</p> <p class="ql-block">公公婆婆来漳州的日子,我与阿诚都比平时忙碌。阿诚是个大孝子,每次炖了鸡鸭都要把鸡腿鸭腿盛在父母碗里,炖了大鲍鱼要用剪刀帮他们剪成小块,吃大虾一只只剥了壳把虾肉递到父母碗里,吃枇杷要先一个个把皮剥好放在碟子里,数次放下工作带父母去厦门园博苑、龙海月港古镇、漳州小洱海和南江滨游玩,全程照顾两位老人,而我负责为他们拍照,陪他们逛古城和附近的公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诚对父母不敢说半个不字,去年春节老俩口要来漳州过年,可我在腊月二十六不慎摔倒手臂骨折手术住院,除夕才回家,我让他打电话让他父母别来,但两位老人不想改变自己的计划坚持要来,他也不敢忤逆只能顺从。那次公公婆婆是腊月二十八来漳州,阿诚既要照顾受伤的我又要一日三餐做好吃的侍候父母,还要满足他们去云水谣、鼓浪屿等地游玩的愿望,只好让女儿从婆家回来照顾我。当时他工作又很忙,父母要回老家他得来回接送陪同,最后把自己累病了,为此我很心疼,也深深地感觉,常常自诩公平公正的公公婆婆,其实对三个儿子根本就一碗水端不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公公婆婆来漳州,阿诚负责买他父母爱吃的一切,每天早餐变着花样:小米南瓜粥、五谷杂粮粥、莲子薏米粥配水煮鸡蛋外加蒸发糕、蒸红薯、面包蛋糕等等;我负责煮午餐和晚餐,还有下午的点心。午餐相对简单点,他们爱吃我做的手擀面和南瓜饼,为此这段时间我做了很多次,有时煮粿条、煮米粉,煮馄饨、煮粉皮、煮水饺或炒永福米粿,他们还爱吃本地碱粽和清明粿,附近专卖店买过很多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餐他们不吃粥,要吃白米饭,与我们一家平时的习惯大相径庭。刚开始两天我既煮米饭又煮粥,但两样都会剩,为了省却麻烦只好顺着他们的习惯。吃米饭必然要煲汤,有时羊肚菌或松茸炖鸡汤,有时熟地或冬瓜炖鸭汤,有时排骨鲍鱼汤,有时龙骨炖莲藕或海带,也熬过鲈鱼豆腐酸菜汤,配饭的菜必有煎鱼或豆腐,也做他们爱吃的红烧肉,炒两样青菜,他们还爱吃油爆大虾,也做过好几次。</p> <p class="ql-block">公公婆婆来漳州的这段日子,我们的生活秩序也被打乱。他们早睡早起,而已经退休的我和没有早课的女儿平日都是习惯晚睡晚起,公公一大早就起床,冲一杯驼奶粉喝完就去公园遛弯了,出门不带钥匙关门声很响,回来时他总会买两根婆婆爱吃的油条,按门铃直接把我们吵醒。而晚上他们不到十点就睡了,等我们洗完澡就没办法去阳台晾衣服了,因为他们每次来都住连着阳台的主卧。中午他们不午睡,坐在沙发上打会盹,然后出门逛街或公园散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每天午睡起来,就一边煲晚上的汤一边把青菜先洗好,鱼也先煎好,公公婆婆还很爱吃我炖的甜品一一雪梨银耳莲子枸杞汤,所以每隔一天我都炖一锅,他们下午出门散步回来当点心。等他们回来我把米饭煮下去,就抓紧时间外出行摄一个多小时,然后赶紧回家炒菜。公公早饭后也会出门溜达,婆婆爱逛街购物,来漳州这段时间,因天气变化,二十天仿佛经历四季,她先后买了羽绒服、毛衣开衫、三件衬衣、两套内衣、一双运动鞋、一个双肩背包,两条裤子,花了两千多元,且所有衣服全部是红色的,这是她奇葩的执念,我们谁也拿她没办法。她对金钱没有概念,只享受买买买的乐趣。记得那天她说要去商场买双肩包,我说家里有个阿诚闲置的八成新的可以用,她一看是蓝色的不喜欢,去商场花三百多元买了个新的卡其色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一天要吃两三次水果,基本上午苹果下午香蕉晚上枇杷或青提等,四月正是漳州枇杷上市的季节,好友送来一袋自家果园产的圣女果婆婆也爱吃。公公比较喜欢苹果,阿诚都是买最贵最好的,婆婆胃口极好,啥水果都喜欢,还特别爱吃榴莲、杨桃,菠萝,陪她上街看到啥都想买,一一满足她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公公婆婆昨天上午肩背手推着六件行李回香港了,看他们每次大包小包带老家的土鸡土鸭及各种土特产回去给小儿子一家,不畏辛劳乐此不疲,那种十足的干劲真让我们自愧不如,也无法理解。香港号称购物天堂,只要口袋里有钱啥东西买不到呢?一大把年纪非要拎这么多这么重的行李,只能证明他们身体还很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公婆婆在漳州的这段日子,婆婆说过好几次来漳州最开心。他们这次来漳州的当天刚好是电视剧《我的后半生》开播,我们在一起完整追完这部剧。每个人都终将会老去,老年人的生活将要面临很多的无奈,所以虽然我们在内心诟病他们的许多习惯和做法,但还是尽自己所能照顾好他们,只为自己心安!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敬畏生命,尽力做好生活赋予我们的每一个角色,问心无愧即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公婆婆回去了,我们小家庭的生活恢复如常,轻松自在。</p> <p class="ql-block">上面这张拼图是时隔32年我与婆婆的两张合影,岁月真是把杀猪刀啊。左边那张是1993年5月我们第一次去香港探亲时拍的,当时我28周岁婆婆49周岁,我才80余斤盈盈一握的小蛮腰,而婆婆当时心宽体胖148斤。右边这张是上周日我们去厦门园博苑春游时拍的,60周岁的我与81周岁的婆婆,我体重增至102斤,而婆婆比中年时苗条了,降至111斤。原本比我高一点的婆婆如今有点驼背显得比我更矮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用文字图片记录生活感悟生活,留待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