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寨 曾 影 响 着 世 界 一记虎 头 山 下 大 寨 村

桃源人(李开勤)

<p class="ql-block"><b> 大 寨 曾 影 响 着 世 界</b></p><p class="ql-block"> 一一记虎 头 山 下 大 寨 村</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 山名叫虎头山的在中国有N个,村名叫大寨村的在山西省晋中市就有两个(昔阳县大寨村、榆社县大寨村),而虎头山下的大寨村只有一个,她就是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大寨镇大寨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大寨村前有座“红旗广场”,硕大红旗雕塑包裹整个山头,上书毛泽东题词:“农业学大寨”</b></p> <p class="ql-block">  我慕名而来山西省昔阳县大寨镇大寨村参观。登上虎头山、进入博物馆、穿过狼窝掌、驻足在陈永贵故居、漫步在红旗一条街,仿佛置身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年代,亲身体验着当年那战天斗地的岁月。尤其是我站在虎头山上,极目四望,当年那一件件、一桩桩、一幕幕往事呈现,抚今追昔,浮想联翩,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p> <p class="ql-block"><b>△大寨门楼成为进入大寨村的标志性建筑</b></p> <p class="ql-block">  “虎头山下大寨村”这个名字有多少人非常熟悉而又有深深烙印,又有多少人非常陌生甚至空空如也。但这个名字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曾闻名于世,是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一直红到全世界。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周恩来、华国锋、邓小平、叶剑英、陈毅、李先念等120多位老一辈领导人光临大寨,还有18个国家的元首也来大寨参观访问,从1964年到1979年计有国内国际客人1045万人次来过大寨,这里一度成为山西人民、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的聚焦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邓小平视察大寨</b></p> <p class="ql-block">  虎头山下大寨村是太行山腹地的一个不大的村庄,在历史上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印记,民国年间编修《昔阳县志》,尽管大寨村距县城只有五公里,但因“无可道也”,县志竟连大寨村名都不记载。在当年出行困难、信息闭塞、与世隔绝的穷山沟里,即使外边打起世界大战他们都不会知道,那她又是怎样闻名于世的呢?</p> <p class="ql-block"><b> 虎 头 山 下 大 寨 村</b></p><p class="ql-block"> 大寨村名的由来。据传说推测,北宋年间,宋兵为抵御金兵,曾派兵把守距今天的大寨东北方约5公里的虹桥关,守军建有两个营寨,大的叫大寨,小的叫小寨,这便是大寨村名的由来。大寨就是宋军的一个驻军营寨。</p> <p class="ql-block">  大寨村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城东南5公里的虎头山下,地处太行山腹地,海拔为1162.6米,总面积1.88平方公里,全村现有居民约220户,500多口人。</p> <p class="ql-block"><b>△当年“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地理形貌</b></p> <p class="ql-block">  村庄坐落在虎头山下,这里属太行山土石山区,由于长期风蚀水切,地域形成了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地理形貌。层层土地在山坡上挂着,旧社会人们常常形容为“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亩平,年年灾情多,三天没雨苗发黄,下场急雨地冲光,田里土肥地边流,冲走肥土剩石头”。这里穷山恶水,土地贫脊,自然环境恶劣,农民辛辛苦苦劳动一年,最后得到的还是饥饿,所以当时大寨有四多:讨吃要饭的多、卖儿卖女的多、扛长工打短工的多、外出逃荒的多。大寨在45年解放,46年组织了互助组,47年建立了党组织,53年办起合作社。</p> <p class="ql-block">△组织起来,重整山河</p> <p class="ql-block">△大寨人当年战天斗地的“武器”</p> <p class="ql-block">  陈永贵时期的大寨。1953年年底,陈永贵和支部成员贾进才、贾承让、梁便良、宋立英等一班人共同制定出“十年造地规划”。集体化是大寨党支部制定“十年造地规划”的胆气和底气。人多力量大,团结力量大。</p> <p class="ql-block"><b>△陈永贵(1915年3月~1986年2月)、曾为大寨村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付总理(1975一一1980年)。</b></p> <p class="ql-block">  1953年至1963年间,他们组织大寨群众,向穷山恶水宣战,在没有任何机械的情况下,凭着一双手、两个肩膀、一把镢头、两个箩筐不分昼夜的苦干,河沟造良田,山坡造梯田,填沟造新田,小田改大田。愣是在这沟壑崎岖的“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地形上开辟出层层梯田,将原来4700多块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改造成2900多块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稳产高产的海绵田。大寨田是辛苦田、科学田、丰收田、样板田,并通过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p> <p class="ql-block"><b>△人拉肩扛,移山造田。</b></p> <p class="ql-block"> 全 国 农 业 学 大 寨</p><p class="ql-block"> 大寨村,就位于愚公当年曾试图迁移过的太行山的深处。而大寨人所做的事情,竟真的与愚公移山相似。</p> <p class="ql-block"><b>△1973年毛主席接见陈永贵</b></p> <p class="ql-block"> 全国掀起学大寨运动,不是偶然突发的。大寨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经历了从学陈永贵到学大寨,从昔阳学大寨、山西学大寨到全国学大寨一个逐步扩大展开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1959年10月,昔阳县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了“学习模范支部书记陈永贵”活动;1960年6月,中共晋中地委作出《关于开展学习陈永贵和大寨党支部领导方法的决定》;1963年8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在农村阵地上一记昔阳大寨党支部和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在全国首次专题推介、宣传陈永贵。11月9日中共山西省委发出《关于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向大寨人民学习的通知》。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记者的通讯报道《大寨之路》,并发表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农业战线学习大寨人的革命精神,掀起了学大寨的高潮,大寨一度成为中国政治版图上的重要地标。</p> <p class="ql-block"><b>△一层层梯田一层层绿</b></p> <p class="ql-block">  1975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会上发出“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号召。当时的意图很明显,欲想造成一个由大寨村到大寨县,再到大寨省、大寨国的滚雪球效应,以彻底解决中国的农业问题……</p><p class="ql-block"> “农业学大寨”的运动,在八十年代初,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中止。</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虎 头 山 下 的 新 大 寨</b></p> <p class="ql-block">  考察大寨七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分三个阶段,前三十年(陈永贵时期),大寨走在了前面,是全国农业的排头兵,是旗帜; 中间10年,大寨在失落中徘徊,在温饱线上停滞不前; 后三十年(郭风莲时期),大寨人二次创业,走上了集体保底式有差别的共同富裕之路。</p> <p class="ql-block"><b>△大寨村是郭凤莲最得意的作品,郭凤莲也成为了大寨村最生动的代言人。</b></p> <p class="ql-block">  大寨村的郭风莲时代。</p><p class="ql-block"> 郭风莲,女,1947年9月生,大寨村人,1964年年仅17岁,成为大寨村“铁姑娘队”队长,她的名字随着“全国学大寨”的号召一起传遍中国。 1973年,26岁的她接任陈永贵的职务,担任大寨村党支部书记; 1991底,44岁的她担任大寨集团董事长,带领大寨人办企业、找项目、推销产品,在市场经济中寻求发展,使大寨村再次回到历史的聚光灯下。</p> <p class="ql-block"><b>△郭风莲连续担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这是2011年3月8日在全国人大代表会上(右排第三位)</b></p> <p class="ql-block">  作为大寨的领头雁,人到中年的“铁姑娘”郭凤莲积极投身商海,找人才、推业务,她学会了用商人而非农民的思想看待社会。熟能生巧,她渐渐地领略到了大寨最大的资本依旧是那段光辉岁月,她开始打造“大寨”品牌。著名女星孙俪代言的“大寨”牌核桃露、“大寨”牌黄金饼、“大寨”牌白酒……“大寨”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各种商品上。大寨与三家外地企业合资创办的企业中,仅“大寨”这两个字,就给村子带来了合资企业25%的股份。</p> <p class="ql-block">  大寨的发展与进步,在与国家发展的共振中,又具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1991年至今,郭凤莲重回大寨后,摸索出了具有大寨特色的发展之路。既不同于小岗村的单打独斗式发展,即小岗村人总结的“一年解决温饱,三十年不能富裕”之路;也不同于南街村集体经济一枝独秀,“共产主义小社区”式无差别共富之路。大寨走出了集体经济和个体经营共同发展,发挥两个积极性,集体保底式有差别的共富之路。当然也是在探索中……</p> <p class="ql-block"><b> 虎 头 山 上 的 丰 碑</b></p><p class="ql-block"> 现任大任寨党支部书记郭风莲讲到,凡是为大寨作过重大贡献的人,我们都要给他树碑立传。因此,在虎头山上也就有了“总理纪念亭、叶帅题词的“虎头山”石碑刻、郭沫若纪念碑、陈永贵墓地、老英雄(贾进才)纪念碑、孙纪念碑(宣传报导大寨人物)等,大寨博物馆建在虎头山上,馆藏着众多丰碑式的英雄人物……</p> <p class="ql-block"><b>△陈永贵同志墓地,背靠青山,面向大地,由圆形基堆,大理石墓碑及器隆组成,墓的前方是三组石砌台阶,一组为三十八阶,象征陈永贵同志党龄,一组七十二阶,象征陈永贵同志年龄,一组八阶,象征陈永贵同志性中央工作八年。</b></p> <p class="ql-block">   陈永贵是我国在艰苦建设年代一面代表农民的旗帜,是那个年代由毛主席钦点的中国农民领袖,也是我国建国史上第一位农民总理。</p> <p class="ql-block"><b>△周恩来总理在虎头山上嘱咐大寨人要发展林业,解决水源,培育优种,发展多种经营。</b></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七日,郭洙若率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到大寨参观,看了大寨的变化,即兴作诗《颂大寨》郭泳若逝世后,家属遵其遣嘱,将骨灰撒在大寨的土地上。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即郭洙若诞辰一百周年,大寨党支部、村委会及全体村民立碑纪念。</p> <p class="ql-block"><b>△郭 沫 若 纪 念 碑</b></p> <p class="ql-block"> 站在虎头山上看新大寨,整座村落背靠虎头山麓,坐南面北,高低错落而又整齐有序。村中由南向北有一条主干街,穿过大寨村门楼和村前广场,统一修建起的排房式门面房,经营窑洞 旅馆、农家饭店和土特产品,好一派大都市中热闹的商业步行街,虎头山也成为了大寨国家森林公园AAAA级景区中的一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b>  站 在 虎 头 山 上 的 思 考</b></p> <p class="ql-block">  大寨精神是什么?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大寨精神概括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p><p class="ql-block"> 一座小山村能够为一个拥有几亿农民的大国提供三条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经验,已经相当了不起啦,因此,给予大寨人头顶上太多的光环,出了太多的经验,推向太高的位置,使她“高处不胜寒”谁之过?这是值得我们的反思……</p> <p class="ql-block"><b>△探访大寨村第一位女党员、党支委,九十余岁宋立英老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是和我党倡导并实践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诞生的时代精神。她和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等伟大精神一样,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培育的时代精神,曾影响了一个时代人的精神风貌。现如今她过时吗?还需要吗?还有现实意义吗?这也值得我们深深地反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但人定胜天这一信念,也只是在强调人类在大自然面前不能无所作为这一点上,才有它的积极意义。而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人们片面夸大了人在自然界面前的主观能动作用,不承认自然规律的作用,不尊重自然规律,把大寨精神神秘化、绝对化、公式化,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剪裁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没能发挥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是谁之过?更应该引起我们深深地反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地标性建筑“团结沟渡槽”,是大寨精神的象征,建造于上世纪70年代,大寨人为了将水引入虎头山,灌溉梯田所建。</b></p> <p class="ql-block">  我特意在大寨村虎头山山坡上村民建筑的别墅里住了一宿,夜深人未眠,既为大寨的昨天而骄傲,又为大寨的今天而焦虑,当年的大寨还有人知道吗?“大寨精神”在哪里?大寨人还能再创造新奇迹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夏夜于大寨村民宿初稿</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9日夜于山东汶上修定稿</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