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泉州之旅:一半烟火一半仙(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坐高铁来到向往已久的福建省泉州市,这个用“一半烟火一半仙”的城市,是对泉州这座城市独特魅力的生动概括,体现了其兼具市井生活气息与历史文化底蕴的双重特质。</p><p class="ql-block"> 当晚我们没有去住酒店,而是住在朋友安排的,泉州少林寺附近的居民小区里,先体验一下“民间烟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这个武术爱好者,第二天一大早天蒙蒙亮,我就去南少林寺打卡拍照。</p><p class="ql-block"> 又名“镇国东禅少林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清源山东岳山麓,相传为曾救唐王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占地面积近500亩。泉州南少林始建于唐朝,兴盛于两宋,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中国禅宗名刹、南派少林武术发祥地。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早上我们来到泉州西街吃早餐,开元寺附近的人间烟火非常浓,特别是古城彰显了内浓郁的市井生活气息。这里的小巷、街道充满了烟火气,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繁华的商业活动交织,形成一幅生动的画卷。例如,泉州的西街是千年古城的缩影,古香古色的建筑与各色美食,早餐必吃的是:面线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泉州面线糊是泉州本土特色小吃,以泉州为发源地,而后传至福建省各地,相传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我们六个人分别点了:猪筒骨、虾、蚝、蛏、豆腐、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为主材料的面线糊,这样我们每个人都要一两样,就可以吃到最全的泉州西街的面线糊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本来就有传承人,先熬汤后与面线煮成糊。泉州人面线糊烹制讲究,手工传统,汤浓线稠,味道鲜美。我们食用时根据各人的口味,加入熟食佐料和卤汁、料酒调味,味道美的无法用文字来形容。开启了一天的能量源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吃饱了早餐,顺着西街去看开元寺,开元寺是福建最大的佛教寺庙,也是天下禅宗的四大丛林之一。这里有着壮丽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了解泉州佛教文化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是泉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即镇国塔(东塔)和仁寿塔(西塔),周围栽种的都是泉州市树:刺桐树,是泉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唐代和五代,现存为南宋时期的花岗岩石塔,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展现了泉州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泉州开元寺的经典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大雄宝殿内的飞天乐伎雕刻和甘露戒坛的建筑风格上。这些元素不仅展示了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湛,也体现了装饰艺术的精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位于鲤中街道涂门街100号的斯丹姜母鸭(泉州总店),主店在巷子里,点菜在外面厨房门口,干煸的一排排大砂锅很是壮观,滋滋冒着油香气,这生姜铺底的番鸭,经过干煸,肥而不腻,鸭肉嫩鲜美,当服务员揭开大砂锅盖的一瞬间,香气四溢,让人迫不及待的大快朵颐,这道菜正适合我们从中山来的游客,因为泉州比中山凉快很多,还下着清明小雨,也算是给我们驱寒补气了。</p> <p class="ql-block"> 这家店的姜母鸭口感干香脆口,非常适合我们这些喜欢干煸口味的食客。更不同于与前两年在厦门吃的蒸煮姜母鸭!</p><p class="ql-block"> 怎么形容泉州斯丹姜母鸭呢,不只是为了解馋,可以说已经达到了解恨的程度!听说吃了泉州姜母鸭从此没有了仇恨。</p> <p class="ql-block"> “泉州一半烟火一半仙”不仅是对其市井生活与历史文化的高度概括,更是对这座城市多元、开放与包容特质的赞美。无论是漫步于西街的烟火气息,还是探访开元寺的仙境之美,泉州都能让人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春光</p><p class="ql-block">手机微信:1501800866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