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阁望仙·揽胜三清·醉美篁岭,五日采风游。‍2025.4.15—4.19

郑建强

<p class="ql-block">  四月的江南,春雨绵绵,如烟似雾。一年前的某日,好友咪宝忽然来电,声音里掩不住兴奋:“大哥,快帮我们安排去望仙阁!那可是耗资26亿打造的‘仙侠世界’,夜景美得不像人间。” 上网一查,这处网红秘境竟藏于江西上饶的深山中——奇峰峻岭间悬着琼楼玉宇,灯火璀璨时宛如《千与千寻》的幻境。正巧,影像网推出了“上饶五日行”的采风团,更有我心仪已久的吴大师亲自带队。如此机缘,岂能错过? </p><p class="ql-block"> 4月15日,虹桥高铁站。我们踏上G1501次列车,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窗外掠过层层叠叠的绿。烟雨朦胧中,上饶,这座被春天宠溺的小城,正静静等候一群追光者的到来……</p> 望仙谷 <p class="ql-block">  D1•在江西的旅游版图上,婺源的油菜花、三清山的奇峰、庐山的云雾、井冈山的红色记忆早已闻名遐迩。然而近年来,一个如梦似幻的”修仙秘境”正以惊人的速度火遍全网,成为江西旅游的新晋顶流。</p><p class="ql-block"> 这里,悬崖峭壁间琼楼玉宇错落有致,云雾缭绕中飞檐翘角若隐若现。漫步其间,仿佛随时会有御剑飞行的仙人擦肩而过,每一处景致都像是从仙侠剧中直接搬进了现实。来过的人无不感叹:苏东坡笔下”天上宫阙”的意境,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这个让无数网友直呼”修仙圣地”的地方,就是江西上饶的望仙谷!上饶也有诗和远方!今日得见真容,方知古人诚不我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夜登望仙阁看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危阁凌霄瞰九垓,谁将星斗撒悬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千寻幽谷沉云海,万点人家浮夜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风送炊烟缠月榭,光摇村郭幻仙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忽闻犬吠深岑里,始信青冥有客来。</p> 三清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清天下秀,仙山入画游</p><p class="ql-block"> D2• “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来江西上饶一定要去一趟三清山吧!又称之为少华山,这里奇峰峻峭插云霄,怪石嶙峋展异姿。三清山,揽天地之灵秀,聚自然之精华,被誉为“天下第一仙峰,世上无双福地”</p><p class="ql-block"> 走过那道飞檐斗拱的牌楼,三清山便真真切切地横在眼前了。乘上外双溪索道,缆车缓缓攀升,透过玻璃窗望去,但见群峰竞秀,怪石嶙峋,俨然一幅天然的水墨长卷徐徐展开。下了索道,二公里陡峭的山路在脚下蜿蜒。七十五载岁月在身上留下的痕迹,此刻在一步一颤中显露无遗。然而这颗不服老的心,偏要在这仙山之上寻个证明。终于,当我们居住的日上山庄的映入眼帘时,额上的汗珠都化作了欣慰。</p><p class="ql-block"> 午后小憩罢,我们四人信步前往万寿园。园中奇峰如寿星颔首,巧石似灵龟伏地,处处透着道家的玄机。那些天然浑成的峰石,分明是造化精心雕琢的盆景。我们且行且停,时而驻足拍照,时而凭栏远眺,任山风拂面,好不逍遥。这般慢行慢赏,倒真应了"逍遥游"的意境了。</p> <p class="ql-block">  D3•清晨8:30,我们从日上山庄启程,沿着蜿蜒的栈道徐徐前行。晨光中的三清山宛如水墨丹青,薄雾缭绕间奇峰若隐若现。栈道起伏平缓,偶遇几段石阶,我们一路说笑拍照,步履轻盈竟不觉疲惫。</p><p class="ql-block"> 行至女神峰观景处,为睹其真容,我们特意攀了一段山径。晨晖中的女神峰亭亭玉立,云鬓轻挽的侧影在朝霞映照下愈显灵动。驻足良久,拍下与女神峰的珍贵合影后,蓦然发现已与导游走散。于是循着来时的青石小径折返,重新回到如游龙般盘桓山间的栈道。</p><p class="ql-block"> 11.30抵达金沙索道站,乘着悬空缆车徐徐下山。透过玻璃窗,三清山的群峰在云海中若沉若浮,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最终,我们在山脚下与团队顺利汇合,带着满心诗意结束了这场与仙山的邂逅。</p> 伟人故里·烟火江湾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篙烟火出青峦,半是人间半是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若问此中风物好,先生曾住小河边。</p><p class="ql-block">‍ 江泽民的祖先是江西省婺源县江湾村人。他的曾祖父是江湾村的箍桶匠,后因太平天国战乱(约1860年)迁至江苏江都县。</p><p class="ql-block"> 2001年5月3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曾到访婺源江湾村,视察当地并与村民交流。这是他唯一一次公开记录的回乡之行。</p> 婺源西冲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迤逦翠屏悬云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潆廻碧水奏弦歌。</p><p class="ql-block"> D4. 婺源西冲村,被群山环抱,溪流潺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徽派古村,始建于南宋景定五年的古村落,至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村内明清古建筑随处可见,至今仍较为完整地保存着44幢古建筑。走进西冲村,仿佛穿越回了明清时代,那些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筑物如实地反映出当时徽商的辉煌与繁荣。村头至村尾全长850米的道路,全为青石板铺就。溪水从村庄一侧流过,梅、柳、桃三树依岸而立,绘就一道美丽的风景线。</p> 婺源篁岭 <p class="ql-block"> 在江西婺源的群山中,篁岭村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这里,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与层叠的梯田相映成趣,四季更迭,风景如画。</p><p class="ql-block"> 篁岭,不仅是一处风景,更是一场穿越时光的旅行。无论是春日的花海,还是秋日的晒秋,它都以最动人的姿态,诠释着“中国最美乡村”的永恒魅力。</p> 千年遗韵—庆源古村 <p class="ql-block">  D5•踏入庆源古村的那一刻,时光仿佛倒流。这座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674年)的古村落,已在婺源的深山中静静伫立了1300余年。与婺源其他游人如织的景点不同,庆源如同一幅被岁月浸染的水墨画卷,保留着最原始的徽州韵味。</p><p class="ql-block"> 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下,两侧岩壁上盛放的野生杜鹃花海是庆源送给游人的第一份礼物。穿过村口"别有天"古亭,亭内"空山隐卧好烟霞,水不通舟陆不车"的诗句道尽了这座"小桃源"的与世隔绝。一条清溪将村落一分为二,27座石桥木桥连接两岸,溪边条石铺就的青石街面延伸两华里,间或有凉亭供人休憩。</p><p class="ql-block"> 村中心那株30余米高的千年银杏最为醒目,如桅杆般矗立在船形村貌中,被当地人奉为"乔木里神树"。漫步村中,"大史第"、"大夫第"等明清官邸虽历经沧桑,精美的砖雕门楼仍诉说着昔日的辉煌。詹天佑的祖籍地孕育了无数鸿儒名流,而今只余留守的老人们在溪边浣衣,延续着千年不变的生活图景。</p><p class="ql-block"> 逢春日,村东的油菜花田开得正盛,因海拔较高,这里的金黄比婺源其他地方来得更晚。而深秋时节,千年银杏的金黄与白墙黛瓦相映成趣,偶有写生的学生点缀其间,为古村平添几分生气。庆源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古老建筑和自然风光,更在于这些鲜活的生命仍在延续着千年的故事。这座躲过了太平军的古村,如今正以它独有的方式,在现代文明的浪潮中守护着最后的桃源梦境。</p> 婺源察关水口 <p class="ql-block">  高高的山峦如翠屏叠嶂,清澈的溪水在石间潺潺流淌,一座古朴的石拱桥静卧水口,桥身爬满青藤,倒映在水中,勾勒出一个完美的圆。薄雾中,一位头戴斗笠的老农,牵着悠然自得的水牛,缓缓走过桥面,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而在桥的另一端,一群摄影爱好者架起长枪短炮,快门声此起彼伏,争相捕捉这如诗如画的瞬间——这便是婺源察关水口,一处被誉为“徽州最美水口”的桃源胜境。 </p><p class="ql-block"> 这里古树参天,28株香樟、枫香、红豆杉环绕拱桥而立,形成“二十八星宿拱月”的奇观;桥下“印石浮纱”静卧溪中,传说能撼动者必高中状元。无论是《闪闪的红星》的取景记忆,还是皇菊花海摇曳的芬芳,察关水口总在光影交错间,诉说着自然与人文的绝美交融。</p> 虹关古樟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虬枝裂空蔽日荫, 千载风霜刻骨深。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根脉暗连徽州月, 叶间犹响旧时砧。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道曾驮茶马去, 溪桥今照旅人襟。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莫问年轮几回转, 一身青翠立光阴。 </p><p class="ql-block"> 虹关村"江南第一樟"树龄超1100年,高26米,需11人合抱,古时其树荫常作歇脚制茶之所。</p> 浙源龙天塔 <p class="ql-block">  四月的风掠过婺源浙源乡,龙天塔畔的百年梨树倏然绽开,如雪的花瓣簌簌落在青苔斑驳的塔基上。这座明万历年间矗立的六角砖塔,以37米的身姿刺破春雾,檐角铁铃在风中铮鸣,仿佛低诵着“天龙镇回禄”的古老咒言。塔下溪水潺湲,倒映着白墙黑瓦的查氏宗祠——这里正是金庸先祖的故里,查良镛(金庸)的族谱可溯至凤山第三十九世。 </p><p class="ql-block"> 若逢晨雾未散,七层塔身隐现于梨云之中,恰如一幅未干的水墨。而待到月夜,铁铃清响穿透古村,又似《天龙八部》中扫地僧的梵唱——这方天地,终究是文人侠客共有的精神原乡。</p> 彩虹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p><p class="ql-block">‍ 婺源彩虹桥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设计最科学的古廊桥之一,始建于南宋(1137年),距今已有近900年历史。它横跨婺源清华镇的婺水之上,全长140米,宽3米多,采用四墩五孔结构,由11座廊亭组成,兼具交通与休憩功能。</p> <p class="ql-block"> 列车缓缓驶离婺源站,窗外的青山绿水渐行远远,五日的采风行旅虽已结束,那些动人的景致却在心头萦绕不去,如一幅幅未干的水墨,仍在宣纸上缓缓晕染。</p><p class="ql-block"> 此番行程可谓精心:望仙谷的飞瀑流泉,三清山的奇峰云海,皆尽收眼底;更难得的是深入婺源小众秘境,于人迹罕至处觅得一方清净。同行诸位老师各怀绝技,观其取景构图,方知光影之妙;后期制作更是化平凡为神奇,令人叹服。</p><p class="ql-block"> 行走间亦收获颇丰:浙源庐坑村走出"铁路之父"詹天佑,风山村孕育武侠泰斗金庸,江湾村更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故里。山水养人,人亦润泽山水,这般人文积淀,恰似陈年老酒,愈品愈觉醇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