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中山纪念亭文化街

云漫

<p class="ql-block"> 小公园开煌区中山纪念亭</p><p class="ql-block"> 历史文化街区</p><p class="ql-block"> 中山纪念亭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是汕头的起源地,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早期实践地之一,见证近代潮汕华侨投身家乡城市建设的历史。街区仍完整保留“中心放射、聚心向海、环环密布”的骑楼街道。融合保留潮汕传统建筑、欧洲折中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等多种风格建筑。</p><p class="ql-block"> 街区保护范围北至韩堤路,西至永平路,南至海滨路,东至张园内街,总面积35.97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21.61公顷,建设控制地14 .36公顷。外围设环境协调区75.61公顷。</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下的潮汕烟火</p><p class="ql-block"> 暮色初降时踏入中山纪念亭,骑楼街巷如潮水般向中央涌来。穹顶式彩灯仍在檐角流转,元宵的余温让整条街浸在琥珀色光晕里。巴洛克山花与潮汕嵌瓷在霓虹中相互致意,金漆木雕店招下飘来蚝烙的焦香。游人摩肩接踵穿过放射状街道,孩童举着糖葱薄饼追逐嬉闹,百年骑楼的砖红色墙面被灯笼映成流动的绸缎。转角遇见南洋风情的彩色玻璃窗,倒映着现代商家的LED灯牌,时光在此刻完成奇妙叠影。'</p> <p class="ql-block"> 晨光里的历史切片</p><p class="ql-block"> 破晓时分独行至小公园,昨夜喧嚣已随潮水退去。露水浸润的方砖地面泛着青灰,骑楼穹顶投下几何状阴影。晨光斜切过新古典主义拱券,照见灰塑牡丹上栖着的白鹭。空荡的街巷显露出原始肌理,三层环形放射结构如同凝固的海浪。在无人的邮局旧址前驻足,门楣"1934"的浮雕数字闪着微光,骑楼立柱的罗马凹槽里,还留着当年归国华侨手植的九里香。转角早点铺飘来粿汁热气,惊起檐角沉睡的滴水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