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陶韵 南风古灶

缪佩雄

<p class="ql-block">呢称:缪佩雄</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179054</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南风古灶烟云长,龙窑火映千年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陶土成器经水火,匠心独运传四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青砖古道映斜阳,古灶旁边话沧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陶艺传承世代继,南风依旧吹窑香。</b></p><p class="ql-block"> 这首现代诗试图捕捉南风古灶的古朴韵味和陶艺传承的深远意义。描述了陶艺制作过程中的艰辛与磨砺,则赞扬了陶艺匠人。</p> <p class="ql-block">  南风古灶,又名“龙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镇岗上。南风古灶由明代山西霍氏家族迁至石湾镇,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沿用了500余年,至今仍在使用。因窑向正南,夏日凉风习习,故称为南风古灶。</p><p class="ql-block"> 南风古灶对研究中国明清时期制陶业的专业化生产、龙窑型制结构以及煅烧技术的演变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南风古灶以<b>“世界保存最完好、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传统柴烧龙窑”</b>,载入了世界吉尼斯之最。</p>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0日上午,我们继续在佛山石湾镇南风古灶景点旅游。走进了这广东佛山市石湾镇日用陶瓷三厂西南角的镇岗上,隐匿着一处承载深厚历史文化的瑰宝——南风古灶。这里不仅是石湾陶瓷文化的发源地,更是一座活着的历史博物馆,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探寻。</p><p class="ql-block"> 南风古灶所处的石湾镇,素有“南国陶都”的美誉。石湾陶艺历史源远流长,始兴于唐宋,繁盛于明清,至今仍散发着独特魅力。而南风古灶,无疑是石湾陶瓷文化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景区内,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南风古灶和高灶尤为引人注目。令人称奇的是,五百年来窑火不绝。这不仅见证了石湾陶瓷业的辉煌发展历程,更因其延续不断的窑火,成为世界上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柴烧龙窑。每一块古老的墙砖,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向人们展示着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技艺。高灶同样历史悠久,与南风古灶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这片独特的陶瓷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  走到南风古灶窑尾,我们观看到有一棵大榕树,了解到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据说此树的种子由鸟粪传来,落在温度十分高的灶后墙壁上顽强地生长着,形成大树抱灶的奇特景观古灶榕风。砖石上,榕树无土可依但枝繁叶茂;生活在古龙窑尾上,窑内最高温达1250度,龙窑旁也是热气逼人,可大榕树和龙窑一样越来越旺。‌</p> <p class="ql-block">  日本侵略中国时,在南风古灶上扔炸弹,被榕树挡住了,龙窑没炸着,只把榕树炸了半边,如今还能看到榕树身上的疤痕。据专家介绍,同等条件下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更高,植物光合作用则更强,古灶烧制陶瓷排出的二氧化碳正好帮助了古榕生长。而在当地民间传说中,榕树是古窑天生的守护者,它依附在古窑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履行着自己的使命。‌正如最经典名句:<b>“古榕树与龙窑相依偎,共绘一幅坚韧不拔的生命画卷。”</b></p> <p class="ql-block">  除了这两座著名的古窑,景区内还有林家厅、高庙偏厅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林家厅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岭南传统建筑的精巧与典雅,木雕、砖雕、灰塑等装饰工艺精湛,生动展现了古代岭南建筑艺术的魅力。高庙偏厅则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其建筑结构和装饰细节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审美情趣。</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南风古灶景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的陶瓷世界。古窑、古建筑与现代化的陶艺工作室、展示厅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古朴与现代交融的独特氛围。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陶瓷艺术品,还能亲自参与陶艺制作,体验拉坯、彩绘等传统陶艺工艺,感受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正如宋•苏轼诗词:<b>“黄土生金火里烧,匠心独运见奇巧。千姿百态皆成趣,人间瑰宝在陶窑。”</b></p> <p class="ql-block">  如今,南风古灶已成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是一个集旅游观光、生产学习、研讨参与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胜地。它不仅吸引了国内游客纷至沓来,也让众多外国友人领略到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现代•佚名《陶艺颂》诗词:<b>“古法传承技艺高,陶艺世界多妖娆。青烟袅袅升腾起,一坯一梦入云霄。”</b></p> <p class="ql-block">  南风古灶不仅是佛山的文化名片,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它承载着千年的陶韵,延续着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未来,相信南风古灶将继续发挥其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作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上石湾陶瓷文化,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  南风古灶柴烧工艺的不可替代性‌,柴火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窑变效果,使每件作品色彩独特,现代窑炉难以复制。石湾陶瓷融合绘画、雕塑等艺术,风格古朴传神。漫步在南风古灶是陶瓷爱好者的天堂。那里到处都是精美的陶瓷制品,五彩斑斓的颜色像彩虹掉进了人间。看那些陶瓷小摆件,每一个都像是工匠们用心孕育的孩子,充满了灵性。</p> <p class="ql-block">  南风古灶,这座承载着五百多年历史的龙窑,今天终于让我有机会一睹其风采,不仅让我领略了古窑的雄伟,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正如唐•白居易《咏陶》诗云:<b>“素胚勾勒青花线,釉色渲染烟雨间。轮转千回成型易,火炼百次方得全。”</b></p> <p class="ql-block">  走着走着,走进了美陶湾公园,自然风光令人惊叹。景区内有着茂密的森林和清澈的溪流,湖泊中有一座高大美丽的陶女雕塑,惟妙惟肖‌、‌古韵悠长‌。步行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我沿着小径漫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尤其是在春天,景区里的花朵竞相绽放,给人一种宛如仙境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游览千古陶韵的南风古灶,历史的尘埃扑面而来。石板路上,青苔斑斑,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繁华。那面写着“世界文化遗产”的砖墙,倒映出的不仅是山水画卷,更是这片土地上曾经的喧嚣与沉寂。窑体上斑驳的痕迹,是时间的印记,也是匠人心血的见证,让人不禁对古人的智慧与技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游览佛山南风古灶,让我收获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以及对未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与期待。我相信,每一次与历史的对话,都是一次心灵的成长,而南风古灶,无疑是我这段旅程中最难忘的一站。我联想到清•郑板桥<span style="font-size:18px;">《赞陶工》诗曰:</span><b>“陶工巧手筑乾坤,土火交融出妙纹。不羡金玉繁华世,只愿人间有温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