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萨的春天里

孔令文

<p class="ql-block">  清明假期后,我从广州兴匆匆的开始了久盼的拉萨之旅,为了有一个过渡,我先在西安玩了两天,参观兵马俑的奇迹,欣赏《长恨歌》的爱恨,悼念大明宫的历史兴衰。</p><p class="ql-block"> 又去兰州玩了一天,登黄河楼远眺,看母亲河的奔流,品拉面风味的独特。尔后才登上了开往拉萨市的绿皮快车,向我心中的梦出发。</p><p class="ql-block"> 离开广东,列车先是进入烟雨迷蒙的江南,在油菜花的绿浪里穿行。后又进入中原大地,看冬麦要开始秀穗的青壮。</p><p class="ql-block"> 再进入了浩漠的西北,看群山起伏的苍凉。也在西安看初柳的妩媚,赏海棠花的秀美容颜。</p><p class="ql-block"> 进入青藏高原后更看到草原牛羊和巍峨的雪山,还有漫天的风雪起舞,更有熔岩一样的山,展示了一幅幅抽象的画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兰州时发现回族人多了起来,男人多带白色小帽,女人多围着头巾,年轻的姑娘围的鲜艳一些。</p><p class="ql-block"> 出兰州后大地更荒凉了,风很肆虐偶尔卷起沙尘,空气似乎也混浊了。令人情不自禁的想起“干戈飘扬天地荒,沙漠风起万里黄。”的古诗。</p><p class="ql-block"> 列车穿过大片荒漠,忽然人烟多了起来,渐渐的一坐现代化城市巍然处立,另人耳目一新,原来甘肃省会西宁到了。</p><p class="ql-block"> 越过西宁后又是大片的草原、荒山和雪山,牛羊也多了起来。尤其是阳光灿烂时蓝天白云映衬着雪山,风景美极了。</p><p class="ql-block"> 看过列车提示后才知道,现在己在海拔三千多米了。后来在唐古拉山脉时己海拔五千多米了,但由于车箱内放氧气,自己还没有高原反应,大家也依旧谈笑风生,和平时一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临近拉萨西站时,看见大地有耕种的迹象,但只是平整土地,还没有播种。等进入拉萨市后,天气好了起来,蓝天白云,分外悦目,云彩都仿佛低了许多。但头也有疼了,开始有高原反应。看了一下手机,海拔己在3650多米了。</p><p class="ql-block"> 拉萨市四面环山,拉萨河在市内穿插而过,也算西藏绝佳的风水之地了。这里绿柳垂丝,榆树结钱,榆叶梅丁香花正在盛开。十八度左右的气温,温暖适人。这里高楼不是太多,人也不是很多,一片安宁祥和。</p><p class="ql-block"> 街上公交车很方便,一元钱随便坐。行人很少有穿便藏服的,但妇女穿带格子的裙子的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入住拉萨市酒店后,我先洗了一下热水脚,因初到拉萨不能洗澡洗头,怕生病,洗洗脚也能解解乏。</p><p class="ql-block"> 睡了一觉后,便出门慢慢散步,热身后便去大昭寺景点了。花一元钱,坐公交车到了大昭寺附近,穿过一些胡同后就到了大昭寺。</p><p class="ql-block"> 金碧辉煌的大昭寺是一个美丽的景点,也是全世界唯一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佛像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佛祖活着时,画师和匠人们塑了佛祖三座真身金像,一是八岁的,二是十二岁的,三是二十五岁的。当时释迦牟尼认为这三座中十二岁的最像,便下喻说,以后这座佛像在那,那里就是佛教中心。</p><p class="ql-block"> 这尊佛塑像初时从印度传入大唐,存放在洛阳白马寺中,后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时将此佛像带入拉萨,松赞干布便在大昭寺供释迦牟尼真身金相,留传至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佛祖释迦牟尼的八岁佛像为尼伯尔小公主保留,后小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带来了此佛相,但不幸在文革中遭破坏。二十五岁佛像被英国人以非法手段获得,在运回英国的海上失事沉没。</p><p class="ql-block"> 所以大昭寺的这座佛像是佛祖唯一的完好真身像,其所塑金身本是十二岁容颜。但一千多年以来,信徒们不断用金粉涂刷塑像,金层的堆积,使佛祖看起来有三十多岁的面貌了。</p><p class="ql-block"> 所以大昭寺是藏教信徒的圣殿,有无与伦比的佛教权威,也是全世界佛教徒当之无愧的信仰中心。</p><p class="ql-block"> 难怪那么多人餐风露宿,跪在地上磕长头,一步一跪,一前一扑的向大昭寺进发。这就是宗教的魅力,倍仰的能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昭寺外围绕着一圈商铺,叫八廓街。是拉萨市最热闹最繁华的街区,进入这个地方要走警察执守的安检门,可见对此的重视程度。</p><p class="ql-block">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也在大昭寺北侧对面,现在是一个清史展览馆,有不少文物古迹存放,让人们自由观看。</p><p class="ql-block"> 大昭寺是藏教信徒的心中圣地,所以在大昭寺周围磕长头的人特别多,把地面石板都磨得油亮。磕长头几乎是一步一磕,而且要五体投地,很费力气。</p><p class="ql-block"> 据说,为了减轻自己的孽障,以身事佛,每个藏族人一生都要磕十万个长头,去佛祖处还愿。所以在大昭寺外磕长头的人特别多,甚至有三四岁的小孩被大人带着,也在磕长头</p><p class="ql-block"> 大昭寺还是解放前西藏政权的政治权力中心,一切管理号令皆由此发出,解放后才变成了纯宗教中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昭寺是西藏的心脏,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沉淀升华。它输出的是藏民的精神血液,维护的是人间和平和善良。</p><p class="ql-block"> 所以,大昭寺不单是藏民的精神圣地,也是所有人净化灵魂的场所。每年几百万游客奔赴西藏,一方面是喜爱青藏高原雪山草地的壮美,一方面是向往大昭寺和布达拉宫的精神上洗礼。全世界所有的人都以能去过大昭寺和布达拉宫为荣,让人生的旅途有一次耀眼的闪光。</p><p class="ql-block"> 我信仰共产主义,相信唯物主义,愿为革命事业贡献生命。但我也喜爱一切善良,凡是提倡善良、友爱、尊重的学说我都赞成。所以,我也向佛礼拜,愿他真能普渡众生,让好人有好的轮回,让歹人下地狱。善有善报,恶有恶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雄伟的布达拉宫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它以一种独有的庄严和壮丽让人倾倒。我仰望布达拉宫时也有一种少见的兴奋,有一种圆梦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建筑面积十三万多平方米的布达拉宫,主楼有十三层,高117米,主要分白宫和红宫系统。一千四百多年的风云变幻,布达拉宫也几度苍桑,如今以最靓丽的雄姿挺立世界。</p><p class="ql-block"> 它现在是世界十大最美历史遗迹,中国十大遗址,国家五A级景区。每天潮水般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以能见到布达拉宫为荣,为这个世界屋脊上的珍珠而自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的白宫系统为达赖喇嘛办公和居住的地方,红宫则是存放历代喇嘛活佛仙逝后的灵塔和举办宗教仪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1959年时十四世达赖喇嘛叛逃后,布达拉宫就从一个权力中心转变为一座文化遗产,从一个秘密而变成万人嘱目的神秘奇观。</p><p class="ql-block"> 所以,人们仰慕布达拉宫的壮丽,感叹藏文化的博大,更理解中华民族团结共赢的史诗。</p><p class="ql-block"> 虽然参观布达拉宫要在海拔三千多米之上攀登一百多个台阶,另人气喘吁吁,但藏文化和建筑的精美,令人迷恋和兴奋。每一个人都为自己能圆梦而自豪,也为今天的幸福而慰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广州出发时,已是初夏的时光,木棉花已经凋谢,只有三角梅还在盛开。走到西安,进入了仲春,牡丹花和樱花绽放丽颜。而过了青海,又迎来漫天飞雪,看北国飞光。到了拉萨,又步入春光明媚,看碧竹和梨花起舞。</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大不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给人们无限的旅游和观赏资源,让人们在享受人间烟火的同时,可以尽情领略大自然的魅力,丰富短暂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我的拉萨天路之行结束了,而这一次的神圣洗礼,将干净和升华我今后的人生。以后我还会在天南地北,欣赏我的祖国,用消费去助力中华的腾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年4月18日写完于拉萨,发布于19日返回广州的火车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