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程阳八寨.探秘侗族风情 <p class="ql-block"> 广西柳州程阳八寨景区是侗族文化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代表性聚落之一,其独特的建筑群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的侗族风情体验。2025年3月12日我和家人乘从广西北海出发回家乡之即,驾车走柳北高速至柳州,后转三南高速、厦蓉高速到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景区,欣赏侗寨自然风光,探秘侗族人文风情。</p> <p class="ql-block"> 程阳八寨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地处在桂、湘、黔三省坡“百里侗乡长廊”核心地段。 距三江县城19公里, 村寨里有马安寨、岩寨、平寨、大寨、董寨、吉昌寨、平坦寨、平甫寨八个自然村落, 俗称“程阳八寨”。</p><p class="ql-block"> 程阳八寨景区总面积7.6平方公里,拥有2000余座吊脚楼、13座鼓楼、11座风雨桥,拥有中国最大侗族木构建筑博物馆的美誉,获得郭沫若先生题词的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历史名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阳永济桥”就坐落于此。</p><p class="ql-block"> 程阳八寨景区内居住着一万多名侗族人民,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景区完好地保存着侗族的木构建筑、服装饰品、歌舞文化、生活习俗,有着传承百年、规模最大的侗族婚礼,具有丰富的中国侗族原生态旅游资源。素有中国侗寨规模最大、最原始、最美的山水侗寨,侗族文化活态博物馆,中国最大的侗族文化旅游景区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6日,程阳八寨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认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侗族木构建筑的“活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景区内拥有2000余座侗族吊脚楼、8座鼓楼及5座风雨桥,其中程阳风雨桥是最具标志性的建筑。这座横跨林溪河的风雨桥以榫卯结构建成,桥身彩绘讲述侗族历史与传说,被誉为“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鼓楼则作为侗族村寨的“心脏”,既是议事中心,也是节庆活动的核心场所,其层叠的飞檐与雕花展现了侗族建筑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程阳永济桥</p> <p class="ql-block"> 程阳永济桥,又叫程阳风雨桥、程阳回龙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县城北面20千米处(林溪镇境内),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十三年(1924年)建成。</p><p class="ql-block"> 程阳永济桥横跨林溪河,是典型的侗族建筑,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主要由木料和石料建成,有2台3墩4孔。墩台上建有5座塔式桥亭和19间桥廊,亭廊相连。桥中亭子飞檐高翘;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程阳永济桥是建筑的集大成者,集廊、亭、塔三者于一身,在中外建筑史上独具风韵。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永济桥”堪称东方廊桥之魂,这座百年风雨桥以石墩木构榫卯技艺建造,无钉无铆,桥身长达77.76米,桥亭与廊道错落如诗,雕花细节承载着侗族迁徙史诗。</span></p><p class="ql-block"> 1982年2月23日,程阳永济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思源桥</p> <p class="ql-block">合龙桥</p> <p class="ql-block"> 合龙桥连接岩寨和平寨之间,始建于清代嘉庆十九年(1814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景区内历史最为悠久的风雨桥,桥长 42.8 米,宽 3.78 米,水底至桥廊檐高 9 米,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合龙桥的顶部装饰有青白二龙戏珠的图案,象征着双龙共同守护村寨的平安与繁荣。这一设计不仅体现了侗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也寄托了他们对和谐生活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吊脚楼</p> <p class="ql-block">吊脚楼</p> <p class="ql-block">吊脚楼</p> <p class="ql-block">吊脚楼</p> <p class="ql-block">吊脚楼</p> <p class="ql-block">程阳八寨吊脚楼</p> <p class="ql-block"> 寨中吊脚楼更是侗族智慧的结晶——底层架空防潮通风,木质结构“会呼吸”,而“一家建房百家帮”的传统,更让建筑技艺在互助中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程阳八寨鼓楼</p> <p class="ql-block"> 程阳八寨鼓楼是侗族文化的核心象征,以独特的木构建筑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功能著称,展现了侗族人民的智慧与艺术成就。</p><p class="ql-block"> 鼓楼采用全木结构,以榫卯工艺建造,无需一钉一铆,檐层密叠,飞檐翘角,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公共活动中心,承担议事、庆典、歌舞表楼则作为侗族村寨的“心脏”,既是议事中心,也是节庆活动的核心场所,其层叠的飞檐与雕花展现了侗族建筑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马安寨鼓楼</p> <p class="ql-block"> 马鞍寨鼓楼是侗族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马鞍寨鼓楼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呈四边形,钻尖式,共有七层瓦檐,是侗寨的活动中心。鼓楼内部雕花繁复,讲述着侗族的历史传说。每到节日,侗族人会在鼓楼里唱大歌,歌声能传遍整个山谷。</p><p class="ql-block"> 此外,马鞍寨鼓楼也是电影《绝地逃亡》的拍摄地之一,进一步增加了其知名度和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岩寨鼓楼</p> <p class="ql-block"> 岩寨鼓楼——岩寨老鼓楼建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1932年曾经做过一次大修。2005年,为了增强村民的内聚力,在原老鼓楼的基础上扩大修建一座新鼓楼。该鼓楼高近三十米,檐层15层,由四根主柱和十二根衬柱组成。</p> <p class="ql-block">平寨独柱鼓楼</p> <p class="ql-block"> 平寨独柱鼓楼是一座极具特色的侗族建筑。鼓楼以其独特的“一木擎天”结构闻名,整座鼓楼仅由一根巨型中柱(主承柱或楼心柱)支撑,辅以复杂的支架,展现了建筑力学的精妙。鼓楼高约25米,共17层檐,是程阳八寨景区内檐层数最多的鼓楼。</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懂井</p> <p class="ql-block"> 侗族村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每个寨子都有一口井或泉。</p><p class="ql-block"> 平寨的懂井,这是一口古井,饮水思源,侗族人民非常重视,在井口上修建一座漂亮的亭阁,井口用青石打造,干干净净,旁边放着洁净的盛水工具,喝上一口井水,甘冽清爽。</p> <p class="ql-block"> 程阳八寨不仅保留了原生态自然古村落景观,在这里也能领略到最原始的侗族神秘风情。来到程阳八寨可以观楼桥、赏歌舞、品侗宴,体验原滋原味的侗乡特色。</p> <p class="ql-block">游客们在程阳八寨品尝百家宴</p> <p class="ql-block"> 从年初到年末接踵而来的民族传统节日、繁多的仪式,是程阳八寨人们交流的平台,也是释放身心的重要方式。图为当地民众跳起“多耶”舞。</p> <p class="ql-block"> 纺纱织布是侗寨妇女必备技能,侗布、侗锦图案丰富、灵秀雅致,2008年侗锦织造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图为程阳八寨的侗族绣娘表演纺纱技艺接待各方来客。</p> <p class="ql-block">田园诗画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田园诗画的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 8座村寨依山傍水而建,梯田与林溪河相映成趣。清晨薄雾中的寨落、夕阳下的石板巷道,以及秋收时金黄的稻田,构成一幅幅宁静的田园画卷,适合摄影与慢游</p> <p class="ql-block">结语:时光深处的诗意栖居</p><p class="ql-block"> 程阳八寨的魅力,在于其未被现代喧嚣侵蚀的纯粹。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歌一舞,皆是侗族人与自然共生的哲学,是千年文化的活态延续。无论是建筑奇迹的震撼,还是百家宴的温情,都让这座侗乡秘境成为一场穿越时空的“心侗”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