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开创先河的行动

桃源翁

1949年我军金门战斗失利,给参战部队28军的后人心中留下了历史的创痛。时间到了二十世纪末,1998年中国大裁军,有着英雄称谓的28军被撤编,曾经在28军服役过的几代官兵忍痛接受这一心酸的事实,但是搁不下的是搁在28军几代官兵心中的金门之痛。为了不让28军被遗忘,也是为了不让金门之痛不了了之,原82师老师长宋家烈的小女儿宋晓峰办起了82师网站,后升级为28军网站,曾经的28军的兵在这里重新聚结。我们“扬师魂,叙友情,探人生”,更把围绕金门之战这一重要题目开辟版块,进行了诸多的工作和活动。 2014年12月3、4日,曾经在28军服役过的老战士和28军老前辈的后代代表组成大陆祭奠团,前往金门祭奠65年前金门战斗中牺牲的解放军将士。 曾经在28军服役过的老战士和28军老前辈的后代代表齐聚在军旗下。 总领队宋晓峰在媒体发布会上作说明 金门有关方面组织的欢迎队伍打着长长的横幅,夹道相迎。 金门方面发起人原国民党金门书记现为金门爱心慈善基金会总会董事长许金龙先生 金门方面举行的欢迎仪式,中为我总领队宋晓峰,其左为金门县议长 各路记者也闻讯而来 原来的战斗坑道现在成了旅游景点 当年的战斗武器现在成了旅游参观拍照的道具。 各路记者追着采访85岁的当年未能赶上那一场战斗的老战士侯俊 <p class="ql-block">对28军82师的共同感情,让我们重新走到一起。</p> 金门方面设午宴招待,许金龙先生致欢迎词 当年蒋军的战斗机 58年开始炮击金门,大陆发过去的炮弹壳成了金门制刀具的原材料 "万军营"。金门战后,金门百姓掩埋死者遗骸时,因为数量太多,分不出谁是“共军”谁是“国军”,便全部就地掩埋,并立下“万军营”纪念石碑。当地的民众说:不管是“共军”“国军”,他们都是中国人。所以他们每年都要组织前往祭奠两次,请法师为亡灵超度。 各路记者现场采访报道 祭奠仪式开始 此时,阴沉沉的天下起了蒙蒙细雨,老天似乎也与人同心! 网站副总版主、副总领队彭瑞智主持 网站总版主、总领队宋晓峰读祭文 战友们排着长队依次祭奠英烈,默哀、献花、敬酒、致敬 <br><div><br></div> 祭奠完毕,战友们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金门海岸遍布暗堡,现在成了拍照景点 当年我军84师251团登陆后占领的指挥所,遭到数倍于己的敌人包围,包括团长在内的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房屋遍体弹痕,真是“弹洞前村壁”,想知当时战斗的惨状。 台湾蒋军设立的金门战斗纪念碑 金门现在的军营 金门的广播墙,有48个喇叭筒,以前对大陆进行攻心宣传,现在没有了,但是有感应广播,一有人走近就会听见邓丽君唱的“甜蜜蜜” 金门这边是断头崖,对面就是厦门 当年,我军指战员弹尽粮绝,无有增援,无法继续战斗,只有从这里跳海撤回,不幸无一存活。 老兵们肃立在的当年先烈们浴血鏖战的海岸边,凭吊这本不应该成为战场的战场,感慨万千! <p class="ql-block">时年85岁的244团老战士侯俊,当年因为担负对平潭战俘的教育改造工作而未参加金门战斗,这次他不顾年事已高,执意要参加金门祭奠,以释对牺牲战友的思念之情。这是244团两位隔代战友沉思在当年244团参战部队血战的海岸边。</p> 在先烈献身的地方,用家乡老酒祭奠英魂 金门方面给大陆赠送的纪念匾 大陆和金门双方互赠纪念品 祭奠结束回到厦门的晚宴上,战友们情不自禁地穿越到了当年军营生活,在饭厅互动起文艺节目,82、84两支兄弟部队互相拉起了歌,仿佛回到了四十多年前。 为我们这一次金门之行担任导游的是厦门旅游公司的小计同志,说来真巧,竟然是我们鄱阳县油墩街计家村人,名叫计从东 他乡遇故知,人生四大乐事之一。我与小计同志虽然不是故知,却是异地遇见乡亲,一见如故,也算是一大乐事吧! <p class="ql-block">无独有偶,就在我们的活动结束一个星期后,前总书记胡耀邦之子胡德华和五十多位老将军的子女也往金门凭吊昔日战场,虽然规格比我们高,声势比我们大,但毕竟是在我们之后,我们是开创历史先河,其意义和影响是不言而喻,不可估量。</p> 作于201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