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雕琢自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天生丽质需琢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枉人间来一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立下顶天立地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敢把民族重任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生感悟20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张芝英,男,1937年出生于河南浚县,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教育专家,曾担任浚县一中教导主任、校长兼浚县政协副主席。2001年,64岁时才从浚县一中校长职务上退下来。1980~1982年,他连续三年担任高三毕业班数学兼班主任,高考成绩在原安阳地区三连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豫北教育战线上,浚县一中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8年,浚县一中第一次面向全县招生,把前300名的学生分成了六个重点班。那一年,张芝英担任三、四班的数学兼四班班主任。我非常荣幸,被分在了四班而成为张芝英的学生。报到的那天上午,张老师亲切地拍着我的肩膀说:“今年我们班来了两个文良:一个是姜文良,一个是常文良。”我和姜文良是高中同班同学,姜文良和丁树叶是初中同班同学。也许这就是注定的缘分吧,后来,姜文良的母亲成了我和丁树叶的红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第二节数学课时,同学们的作业本都发了,唯独不见我的作业本。不一会儿,张芝英拿着我的作业本向全班同学说道:“我们大家来看看常文良的作业是怎么做的。”然后,把我的作业本让全班同学传阅了一遍。张老师随后宣布:“我们教室后边的学习园地,以后由常文良同学负责抄写。”张老师怎么那么有眼光呀,我在初中时就已经抄写了两年黑板报。1980年,我考上了河南滑师,又抄写了两年黑板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抄写黑板报有什么好处呢?我的体会是:第一、锻炼了我的粉笔字;第二、扩大了我的阅读面;第三、增强了我的记忆力;第四、培养了我乐于付出的品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1年夏天,我去浚县一中看望张芝英老师。张老师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文良:去年你们几个考上中专的同学太亏了!去年连中专都没考上的同学,今年有不少人都考上了重点大学!”说实话,我考上了河南滑师,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我一生最正确的选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8年,我在屯子镇荆寨中心校送走了一届初三毕业生,我担任语文、政治兼班主任。全班50多名学生,升入外地中专5人,当时外地中专比浚县一中的录取分数线还高;升入浚县一中5人;升入浚县二高24人。那一年我25岁,夫人在秋天给我生下了一个白胖儿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9年,我在屯子联中送走了一届初三毕业生。王文艳是我班的优等生,中招成绩下来了,她的各科成绩都很好,唯有数学只得了15分。我去浚县一中找张芝英老师,向他反映了王文艳的情况。张老师那时任教导主任,答应我抽时间查一查王文艳的数学试卷。过了几天,我去找张老师。张老师高兴地说:“她的数学成绩太好了!得了95分!”原因是这样的:那个“9”字上面的“0”笔迹不清晰,登分老师误登成“15”分。那时的试卷是百分制。后来,王文艳被浚县一中正式录取,并考上了大学。当老师的,不仅爱护他的学生,就连他学生的学生也很爱护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6~1990年,我连续五年担任初三毕业班语文、政治兼班主任工作。1991年,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表现良好,我在屯子联中被提升为教导主任。那一年我28岁,夫人在冬天为我生下一个宝贝女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3年春节过后,我由屯子四中校长调到屯子一中任校长。2004年秋天,我去拜访张芝英老师,想请他为屯子一中教师做一场学术报告。那时,张老师被浚县职高聘请为教育顾问,他随时答应了:“好!我只讲四个问题。做好工作,需要具备四大条件:第一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第二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第三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第四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张老师接着说:“我原来认为,你到屯子一中主持工作,如果用三年的时间能把局面扭转过来就不错了。没想到,你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打了一个翻身仗。不简单!”后来,由于工作繁忙,我把邀请张老师做学术报告一事忘在了脑后,成了我一生的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在屯子一中任校长期间,曾多年受到屯子镇教育办公室、浚县教体局、屯子镇党委与社会各届的好评。屯子镇党委马宪海书记,曾连续三年带领班子成员到屯子一中召开现场会,对屯子一中进行表彰和鼓励。美中不足的是:在2008年中招考试中,屯子一中发生了雪崩!十七年过去了,我忘不了那耻辱的一幕。我知道:其中有我的主观原因,有天灾、有人祸,还有天意。有时候我想:世界上有几个常胜将军呢?像关羽那样一世英名的武圣人,尚有大意失荆州的时候,何况我一个小小的屯子一中的校长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8年秋天,我把1980~2008年所写的日记与杂文汇编成了一本书,美其名曰《感悟人生》(非正式出版物)。前后两次共印刷了800本,赠送给了部分同事、同学及亲朋好友。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大家欣赏一下我的作品;二是想听取一下大家的反馈意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9年春天,在同村好友常兆杰的鼓励与帮助下,他把《感悟人生》的电子稿发表在了河南省《大河论坛》网站上。作品发表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与好评。其中有三名记者从头看到尾,并做了精彩点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9年腊月,我赠送给张芝英老师一本《感悟人生》。一个星期后,张老师当面对我说:“文良:我大致看了看你的书。我给你点评一下:这本书哲理性很强,很有价值,很能鼓动人心!”张老师对《感悟人生》的评价,一连用了三个“很”字,让我倍受鼓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飞,男,1954年出生于河南濮阳,本科学历,高级讲师,濮阳市十佳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文明教师,中国数学学会会员,国家微格教学理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中师数学通讯》责任编辑。在河南滑师,王老师任我们的数学兼班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2年5月,王飞老师赠送给我“九字真言”:“多读书,少说话,广交友。”王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四十多年来,我基本上都做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2年夏天,王飞老师给我发来短信:“文良:读了你的《感悟人生》,勾起了我年轻时候的许多想法。读你的书,如同读《论语》一般。希望你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分享给世人。”我的作品岂敢与《论语》相提并论呀?也足见王老师对我太宠爱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2年5月,为纪念师范毕业四十周年,河南滑师82届五班全体师生,共同制作了一期美篇:《毕业四十载,悠悠师生情;华夏逢盛世,我们正年轻》。王飞老师在赠给同学们的“寄语”中写道:“几十年的匠心育人,几十年的努力工作和艰苦奋斗,我们积极参与并见证着新中国的发展进步。我们无愧于国家民族,无愧于伟大的时代,无愧于自己的赤诚之心。以后,我们要更多地将先人和自己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我们不但要做一个出色的工作者,还要做一个可敬的长者和卓越的领路人。愿我们的后人一代更比一代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小学一年级到河南滑师,吕有信是我多年的好同学。参加工作后,他历任镇团委书记、县人大干事、镇党委常务副书记、镇长、镇党委书记、副县长等职务。他的囗才与文才,人品与政绩,那是有囗皆碑。前几年,他告诉我:“文良:你写的文章,有很多句子都会成为名言警句并流传后世。”谢谢有信的吉言,但愿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我的心底,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美好愿望:如果哪一天,我创作的《感悟人生》《人生论》能为裴庄学校、浚县一中、河南滑师三所母校增光添彩,我也便心满意足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的一生,要答好五份试卷:一份交给老师,一份交给父母,一份交给工作岗位,一份交给社会,一份交给老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常文良于2025年4月19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孔子在《论语》中的经典名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五、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七、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八、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九、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