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旅行之江西南昌】

候车室的淡咖啡(免私聊)

<p class="ql-block">作 者:候车室的淡咖啡</p><p class="ql-block">美篇号:9283989</p><p class="ql-block">摄 影:索尼α6000</p><p class="ql-block">摄 像:华为Mate 40</p> 第一天:上海~南昌 <p class="ql-block">说起南昌,你会想起什么呢,或许是英雄城?因为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亦或是古韵风?南昌有赫赫有名的滕王阁,还是江西辣?那种“辣到灵魂出窍”的味觉。南昌,既是红色革命的摇篮,又是现代都市与千年历史交融的活力之都。如今的网络和自媒体发展,给了各地文旅宣传自己城市的契机,除了南昌地标滕王阁,更出现了江西美术馆、万寿宫等一批网红打卡地,也是在短视频的频频推送下,促使我有了打卡南昌的计划。</p><p class="ql-block">当然,2009年曾到过南昌,但已经印象模糊,当时也爬了滕王阁,赣江两岸风景还好存了几张照片,16年过去了,正好再去看看南昌城市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是滕王阁序中开篇词句,更是南昌城市的文化名片。豫章是南昌历史上的旧称之一,洪都(洪州)也是南昌的曾用名,而“南昌”之名的由来源自于“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高铁直达南昌已是晚上,酒店定在八一广场附近,出去非常方便,今天就早早休息,养精蓄锐期待周末两天游。</p> 第二天:南昌市内游 <p class="ql-block">选择这个时间到南昌实属不凑巧,正赶上南昌遭遇强对流天气,狂风大作且雾霾爆表,看天气预报要折腾到下午缓解,原来计划的线路临时调整,今天大半天改走室内安全些。江西博物馆~双子塔野山下午茶~八一纪念馆~万寿宫~秋水广场~夜游滕王阁(未进阁)。</p> <p class="ql-block">早上直接打车去的大士院吃早餐,传说中的美食街游客络绎不绝,尤其老南昌白糖糕店铺前大排长龙,在一家老店点了南昌早餐标配,牛肉拌粉+茶树菇肉饼汤,米粉爽滑Q弹,萝卜干香辣清脆,汤色鲜美,确实名不虚传呀!</p> 江西博物馆 <p class="ql-block">大士院出来直接打车去江西省博物馆,赣江西面,是2020年才迁至现址,有些地方会叫成江西省博物馆新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的青铜器和陶瓷类是其特色。</p><p class="ql-block">因为网上提前预约了江博两天下午(原来怕下午太晒)的时间段参观,以为自己够灵活了,哪知道计划不如变化快,上午九点开门,预约的下午还进不了馆,好在九点半放了些票才得以改签成功,小插曲不影响参观兴致。</p> <p class="ql-block">1层大厅C位摆放了一巨幅瓷贴画,上面整合了江西省内著名的山水人文景观,如井冈山、滕王阁和三清山等等。</p> <p class="ql-block">1层虽有临展但已无暇顾及,按图索骥直奔镇馆之宝,主要集中在2层的2号江西古代历史文化展厅,和3层的5号和6号江西古代陶瓷文化展厅。也是碰巧,门口的小插曲,让我赶上了博物馆志愿者的精彩讲解,让我能更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废话不多说,<span style="font-size:18px;">先上镇馆之宝。</span></p> <p class="ql-block">商双面神人青铜头像,国内迄今所见唯一的商代双面青铜面具,反映了商代南方独特的信仰崇拜,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p> <p class="ql-block">商伏鸟双尾青铜虎,现存最大的先秦时期青铜虎,有"虎王"之誉,背上站了一只小鸟,萌萌哒,是商代青铜艺术的辉煌之作。</p> <p class="ql-block">东周云雷纹兽首提梁黑陶,国家一级文物,1979年出土自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崖墓。乍看以为是青铜器,其实是陶器,有盖有足,配以弓形提梁和兽首壶嘴,全身装饰有云雷纹 ,制作非常精美 。</p> <p class="ql-block">北宋缠枝花果纹鎏金银带板,其实就是腰带,1978年出土自江西省遂川县郭知章墓,整套共13块,高浮雕花卉纹,<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些地方已经氧化发黑,其材质是</span>鎏金银质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元代“阳平治都功印”螭龙钮白玉印,是龙虎山天师府极为重要的法印。材质是青白玉,整体莹润洁白,印钮雕琢有蹲踞的螭龙,印面刻着“阳平治都功印”六字。它是正一宗坛的镇坛之宝,象征着张天师的身份与权力 。</p> <p class="ql-block">团龙纹黄锦袍,1979年出土于南城县明益宣王夫妇合葬墓,锦袍上有四爪团龙纹,是明代藩王服饰的代表,不过这件只是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元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1974年在江西景德镇市郊出土,是有明确纪年的元至正四年(1338年)的随葬明器。这件文物离观众比较远,还好之前看过“亮哥说江西”【江西人文】禁止出国(境)文物——江西篇(二),有详细解说和局部放大,更多了解这件国宝为啥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span>仿江南楼阁式戏台,集青白釉、红釉、青花、釉里红于一身,有18尊俑,<span style="font-size:18px;">工艺精湛,代表元代陶瓷雕塑最高水平,是仅见的重檐庑殿顶楼阁式谷仓。</span></p> <p class="ql-block">宋黑釉木叶纹盏,呈斗笠形,宋代盏的典型式样。</p> <p class="ql-block">商活环羽人玉饰,1989年出土于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叶蜡石雕琢而成,枣红色。其造型独特,侧身屈蹲,融合了人、兽、鸟元素,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玉羽人,也是迄今最早的活链玉器,<span style="font-size:18px;">展现了商代高超的玉雕工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商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1989</span>年出土于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重达78.5千克,是现存最大的青铜甗,享有“甗王”的美誉。甗由上部的甑和下部的鬲组成,满饰兽面纹。双耳上各立有一雄一雌小鹿,为其增添了灵动之气 。文物旁边还附了X射线探测仪的影像图,分析它的铸造工艺,除立鹿外,整器一次浑铸成型,体现了当时高超的青铜范铸工艺。</p> 双子塔下午茶 <p class="ql-block">来南昌游玩恰逢强对流天气,偶遇的宝藏之地,42层坐享双子塔无敌景观位,外面狂风大作,里面优雅安静。店内布置很用心,得闲喝喝茶听听音乐,乘机放空自己!</p> <p class="ql-block">景观位可以俯瞰整个秋水广场和崛起广场,左边远到近分别是南昌会议中心、南昌市委、南昌市人大,右边是泰耐克国际大酒店、南昌市政府、南昌市政协,可见南昌政府首脑都集聚此风水宝地。</p> 八一起义纪念馆 <p class="ql-block">八一起义纪念馆,位于南昌闹市区,隔壁就是珠宝街,1956年12月起筹备,建国10周年时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1958年9月,陈毅元帅来到展馆参观,特地为其题字,也就是现在大门口的馆名牌匾。现在的八一起义纪念馆也是在原来江西大旅社基础上又扩建,形成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陈列馆两个展区,南昌起义的特殊意义,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来此参观</span>。</p> <p class="ql-block">一进大门,便是著名雕塑《一代英豪》,是1997年建军70周年之际,著名军旅雕塑家程允贤受邀请特为八一起义纪念馆创作。雕塑展示的是南昌起义五位主要领导人,从左到右分别是:刘伯承、叶挺、周恩来、贺龙、朱德。参观时正好遇到一支老兵队伍联谊会在塑像前合影,非常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前身江西大旅社,是由当时的南昌大实业家包竺峰组织合伙人筹资四十余万银元,按照“五星级”豪华酒店标准建造,1924年落成,到去年正好100周年。包竺峰,北宋名臣包拯的后裔,当年靠经营食盐起家成为江西首富。整栋大楼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木、砖混结构建筑,主立面多采用水泥浮雕花饰,中式木窗格镶彩色玻璃,兼具西式巴洛克风格。</p> <p class="ql-block">主体建筑有四层,<span style="font-size:18px;">回字形结构,共</span>有96间客房,房内都是木地板,陈设有红木家具。楼内有一方大天井,寓意“口吃十方”“四水归堂”的敛财之意。一楼前台的两侧分别是服务台和小卖部,后部大厅是喜庆礼堂,内悬牌匾“南州冠冕”,有南方第一之意,是旅社内举行婚寿庆典之场地。二楼设有中菜馆,外称江天大酒楼。每个包间都以名贵花木命名,如碧桃、丹桂、珠兰等。三楼设有西餐厅,名西江番菜馆。每个包厢则以国外著名城市命名,如伦敦、柏林、罗马等。</p> <p class="ql-block">2008年1月开始对公众开放的新陈列馆,其正面主体建筑设计也非常有讲究,正门门头一排都刻有“八一”两字,入口处仔细看也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八一”字样设计,</span>主体梁柱都是汉阳造步枪造型,玻璃窗户上都是军徽图案,满满的军队元素。</p> <p class="ql-block">一进入八一起义纪念馆序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型雕塑《石破天惊》,造型是一只强劲有力的大手握着“汉阳造”步枪从从崩裂的石块中伸出,扣动着步枪的扳机。正面石头上镌刻着这个不会被遗忘的时间: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周围墙面上还有几组浮雕,展示了准备起义、攻打敌营、民众支援、欢呼胜利、井冈会师等历史事件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展馆内陈列着许多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场景模拟等方式,给游客展示了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告诫人们牢记历史、不忘英烈、珍惜当下。</p>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 <p class="ql-block">一座万寿宫,千载豫章史。</p><p class="ql-block">南昌铁柱万寿宫,始建于东晋永嘉年间,是为了供奉东晋旌阴县令许逊而建。<span style="font-size:18px;">宫门前的半池上即是许逊像,手持拂尘肩背长剑,衣发飘飘。池前是古戏台,挂“平豫泰”牌匾,两侧的长廊可供游客小坐休息。宫门五檐三门,有精美砖雕,上有铁柱延真之宫,万寿宫等刻字,又有“铁柱万寿宫”一匾。整体建筑群坐北朝南,有真君殿、玉皇殿、谌母殿、斗姆殿、玉册阁等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位于铁柱万寿宫东南角,有一正八边形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铁柱锁蛟"井。</span>传说,许逊与众弟子历尽千辛万苦擒住兴风作浪的孽龙后,将其牵回南昌西山,锁在逍遥山净明坛的一口八角"铁链锁蛟"井。这只草龙精在井里还不安份,头在西山,一条尾巴却伸到豫章城里,搅得百姓不得安宁。于是许逊又在广润门铸了一口"铁柱锁蛟"井,用八根铁链锁住草龙尾,以镇地脉。</p> <p class="ql-block">万寿宫的神灵包括许逊:万寿宫的主神,道教净明道的祖师,被尊为“江西福主”。其他神灵:包括玉皇大帝、三官(天官、地官、水官)、三星(福寿、财神)、药王(孙思邈、华佗、扁鹊)、文昌(文曲星)等。</p> <p class="ql-block">万寿宫两侧各有一配殿,左为谌姆殿,右为斗姆殿。谌姆名婴,亦叫婴姆,三国吴人,传道于许逊,数年后仙去,所以她是许逊师傅。斗姆是七星之母,在道教的地位很特殊,造形更是与众不同,三目四首八臂。</p> <p class="ql-block">有种说法,有江西人的地方就有万寿宫,对于江西人来说,万寿宫不仅仅是一个宗教场所,还经常是江西商人聚会商谈的地方,也是贫苦之人求助的场所,所以更多的承载了江西人深厚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p> <p class="ql-block">看了一篇江西省文化名家、著名民俗文化学者梅联华先生的文章~《大梅话赣商│历史辉煌的江右商帮——天下万寿宫(八)》,里面详细介绍了赣商和万寿宫的渊源,这也是为什么江西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万寿宫建到哪里。</p> <p class="ql-block">千年万寿宫 国潮新道场</p><p class="ql-block">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位于中山路和船山路交汇处,北邻中山路,南面及西面为船山路,东抵翠花街,是政府斥资20亿打造的省级重点文商旅项目。</p> <p class="ql-block">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除了前面介绍的铁柱万寿宫,<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晚清赣派民居风格为主,整体建筑呈现“三街五巷”格局,</span>既有古色古香保留了传统民俗文化,又有时尚潮玩融合了现代商业元素。周末的街区摩肩接踵,网红直播、现场驻唱、特色表演……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来此打卡。</p> <p class="ql-block">下午还在双子塔喝下午茶俯瞰秋水广场,赣江东岸的八一纪念馆和万寿宫转了一圈,这下又打车<span style="font-size:18px;">赶回赣江西岸,就为了看晚上19:30的音乐喷泉。19:20到的广场,已经里三圈外三圈了。对岸的红谷滩新区高楼林立,多栋建筑上滚动闪烁着欢迎标语,这两天正好刀郎在南昌开演唱会,南昌市文旅局非常应景的滚动播放着热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歌唱响英雄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音律起处是豫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赣江潮涌山歌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英雄城里共此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据说,南昌市政府为了欢迎刀迷,免费开放九大景点。在广场上,隔着赣江还可以清晰看到炫彩灯光下的滕王阁,勾起我夜游滕王阁的兴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音乐喷泉19:30准时开启,并不如想象中的壮观,而且音响效果比较差,回去路上跟出租车司机吐槽,大哥开玩笑的说这都十几年的喷泉了,设施肯定跟不上,原来如此呀!早知道大可不必专为它打车过来。</span></p> <p class="ql-block">从秋水广场往双子塔方向远眺,各种霓虹灯闪烁。</p> <p class="ql-block">夜游滕王阁,有几种选择,可以晚上登阁观景,也可以买票看“寻梦滕王阁”表演灯光秀看表演,当然也可以像我一样~只是散散步!去的时候已过了表演时间,临最晚登阁时间只有十分钟,匆匆忙忙没必要,不过周边逛逛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沿着江边的亲水平台闲庭信步,一边吹吹江风遥望对岸红谷滩CBD的繁华,一边仰望滕王阁的璀璨灯光。</p> <p class="ql-block">滕王阁的北园是免费区域,<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有古建筑,有景观池,</span>夜晚的滕王阁建筑群在灯光映衬下显得格外璀璨夺目,许多年轻女孩子国风扮相,专门来拍美美的照片。</p> 第三天:南昌市内游,返沪 <p class="ql-block">住在八一广场附近,优势就是交通方便,早起出门楼下顺路小店用个早餐,走去八一广场几分钟,感觉这里就是两个地标必打卡,一个是八一纪念塔,一个是江西美术馆建筑。作为南昌的心脏地带,这里是特殊的,巍峨耸立的八一起义纪念塔庄严肃穆,宽阔的广场上游客成群结队、络绎不绝,他们或打卡摄影,或相互笑谈风云,处处洋溢着自由祥和的氛围,让人发自内心感叹,感恩当下。</p> 江西省美术馆 <p class="ql-block">江西省美术馆大楼最吸引人目光的是大楼顶部硕大的五角星,不少游客举着小红旗在马路对面合影留念。美术馆的前身可追溯至1968年建造的“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所以这里最早叫“万岁馆”,当时楼顶上五角星部位挂的是毛主席画像。不过,它也</span>经多次更名,从革命历史展览馆到商业化的展览中心。在那个年代,这栋耗时仅三个月建成的建筑,凝聚着数十万军民的奉献精神(据说当时百姓只要听说是建造“万岁馆”,四面八方都会自愿主动来参加建设,当时人的觉悟确实高),其石材、水泥等建材均产自江西本地,每一块砖石都镌刻着时代的印记。直到2018年12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退商还文”,把这栋楼改为了今天的江西省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美术馆有三层建筑,一楼的1号、2号厅正展出“书在匡庐——庐山历代题刻研究展”展览,以庐山文字题刻为主要研究、展示对象,分为“山水·志地寓怀”“文学·文体兼备”“书院·文以载道”“隐逸·逸世流风”“书法·书圣名闻”“宗教·弘法传道”“史事·记往知来”等七个篇章。展品包括题刻拓片、题刻拓本、题刻实景等168件,并展出与庐山相关的游记文献与研究文献,让观众更深入了解庐山文化及庐山故事。</p> <p class="ql-block">3号、4号展厅是“青春绘赣鄱——江西文化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类成果运用作品展”,共展出77位青年艺术家的168件(组)作品,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漆画、雕塑、水彩及工艺美术等门类。通过这些艺术成果的欣赏,让观众以更多元方式了解江西文化,更生动展现江西的发展历程建。</p> <p class="ql-block">5号展厅是常设展,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展厅,《人民的记忆——八一广场空间叙事与美术表达》,用特殊的艺术视角生动再现南昌核心城区的变迁,让观众通过年代感的展品,回顾八一广场从纪念碑到繁华商圈的蜕变。展厅的中间部分有9个展柜还特别展出了当年江西省美术馆大楼的建筑图纸。</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江西省美术馆大楼,对于历史亲历者,展览无疑是一场满怀回忆的“记录簿”,一帧帧被定格的图像与文字书写着他们曾经的岁月。对于不同游客,都可以不同角度去领略不同城市的记忆,此时此刻,这是属于南昌、属于美术馆大楼、属于观众的独特浪漫。</p> 滕王阁 <p class="ql-block">昨晚走马观花逛了滕王阁周边,今天白天可以近距离登阁游览。南昌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由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创建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为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span></p> <p class="ql-block">现在看到的滕王阁是1985年重建的,历史上滕王阁都是砖木结构,很容易就毁于火灾和战争,光清代有记载的重建就有十四次。 滕王阁主体建筑高57.5米,有两部分组成,分别是12米高台座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明三暗七”的</span>主阁。滕王阁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四字,而滴水为“孤鹜”图案。</p> <p class="ql-block">一楼有一组蜡像,生动还原了王勃《滕王阁序》的由来。据说,在公元675年的秋天,王勃<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片右侧)路</span>过南昌要去看望父亲。恰好碰到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因王勃是著名诗人,也受邀参加。但这次阎都督组局的目的是为了他的女婿(图片右侧坐席的第一位)露脸机会,他让女婿事先准备好的序文,临场写给大家看,以彰显他女婿的才华出众。没想到假客气碰到个不客气,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王勃当场写下了千古第一骈文的《滕王阁序》,好像有点砸场子哦哈哈。</p> <p class="ql-block">滕王阁一层布置了一块<span style="font-size:18px;">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故事出自</span>明朝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中的名篇《马当神风送滕王阁》。浮雕主景是王勃昂首立于船头,周围波翻浪涌,浮雕右边表现的是王勃被风浪所阻,幸得河神相助的情景,浮雕左边表现的是王勃赴滕阁胜会,挥毫作序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第二层正厅的墙壁上,是大型丙烯壁画《人杰图》,描述的是先秦到明时代的江西杰出人物,如文天祥、欧阳修、王安石等。</p><p class="ql-block">第三层是一个回廊四绕的明层,中厅屏壁有丙烯壁画《临川梦》一幅,取材于汤显祖在滕王阁排演《牡丹亭》的故事。 </p> <p class="ql-block">第四层主要体现“地灵”的主题;正厅的墙壁上,是丙烯壁画表现的《地灵图》,主要是江西的大好河山,井冈山、庐山、三清山、鄱阳湖等景色。</p><p class="ql-block">第五层可以通过户外回廊欣赏阁下风景,天气好的话可以看到远处的八一广场,火车站,今天有重度雾霾,天气灰蒙蒙,只能看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跨江而过的八一大桥,</span>赣江对岸的高楼隐约可见。</p><p class="ql-block">第六层是滕王阁的最高游览层。其东、西重檐之间,高悬着苏东坡手书“滕王阁”金匾各一块。</p> <p class="ql-block">滕王阁最久负盛名之处当属凭栏远望赣江西岸之美景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便出自于此今日登临滕王阁可见赣江西岸红谷滩高楼林立豫章城的过去和未来在此刻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翻出2009年登滕王阁时的照片与现在对比,南昌的变化还是蛮大的,红谷滩高楼鳞次栉比,滕王阁周边建筑群绵延不断,整个景区更大更热闹,尤其是夜间更显得流光溢彩、璀璨夺目。</p> 八一公园&佑民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网上这么评价,如果说“八一桥”一带是老南昌的根,“八一广场”是现代南昌的魂,那么“八一公园”则代表着老南昌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归属,可见八一公园在南昌本地人心目中的位置。八一公园</span>地处老城中心,涵盖了老南昌的“母亲湖”~东湖,也是历史悠久的风景湖。</p> <p class="ql-block">从八一公园南门入园,穿过儿童游乐场,沿着东湖穿过公园即可到北门,马路对面就是佑民寺。</p><p class="ql-block">佑民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原为豫章王蔚宗的老师葛鲟的私宅,因井里蛟龙作乱,便建一尊大佛来镇之,故称大佛寺。该寺先后修复、重建7次,1929 年定名为佑民寺。辉煌时期的佑民寺,经历了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更替,其巅峰时期在唐朝,有“骑马关山门”之说。受战火的波及,佑民寺时毁时修,由于各种原因,其规模已不到唐朝辉煌时期的百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山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入口设三拱门,一大两小。走进山门,迎面为天王殿,门楣镶嵌“佑民寺”石匾,明黄色墙身,铺金黄琉璃瓦,里面供奉弥勒佛,背面则为韦陀菩萨,悬挂“三洲感应”匾额。</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后面是铜佛殿,殿内供奉的青铜接引佛高达9.62米,重20.2吨,是南昌的“佛门三宝”之一。清嘉庆末期,佑民寺铸铜佛,高三丈六尺,重三万六千斤,可惜在特殊文化时期被熔毁,目前这尊铜佛铸于1995年。民国年间南昌民谣:江西穷是穷,还有三万六千铜,指的便是这尊佛像。</p> <p class="ql-block">穿过铜佛殿,对面就是大雄宝殿,两旁建有钟鼓之楼,再往后还有藏经阁。南昌“佛门三宝”中,有一宝即是佑民寺的铜钟。铜钟铸于宋乾德五年(967),原为普贤寺中的遗物,1929年重建时将其移到佑民寺。当时,在寺院西侧专门建了一座西式的花岗岩钟楼,铜钟悬挂于顶层,并幸运地保留下来。</p> <p class="ql-block">佑民寺寺院里有很多的古树,枝繁叶茂,每一棵古树都有着百年的历史或者是千年的历史,但如今它们仍然生长的很好,他们不仅见证了这座寺庙的历史岁月,也见证了南昌这个城市的成长和发展。</p><p class="ql-block">如今的佑民寺虽然包围在了民居之中,但却仍然不影响它的香火,还有这里千年的历史。</p> 南昌美食 <p class="ql-block">粉粉配罐罐,人生很灿烂。在南昌,几乎每天一罐汤,一碗粉,尝试南昌人早上的黄金搭配,鲜辣爽滑的米粉配上醇厚清淡的瓦罐汤,绝配!白糖糕吃了,水煮卤菜吃了,皮蛋肉粽吃了,江西菜吃了,大拇指奶茶喝了,江西鲲茶喝了,回来起码要增重一斤!</p> <p class="ql-block">来南昌看看吧,这座宝藏省会,充满红色精神的英雄城,古老传统而不失现代时尚,在历史人文和自然风景之外,既有文艺气息又有烟火锅气,南昌拌粉的香辣、瓦罐汤的醇厚、白糖糕的甜蜜、藜蒿炒腊肉的清爽,<span style="font-size:18px;">等着每一个感兴趣的人来畅游南昌美景美食之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