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

草木心斋

<p class="ql-block">坑爹的儿女和坑儿女的爹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时候看《水浒》,对高衙内的印象特别深。根据小说描写,高衙内是当朝太尉高俅的螟蛉子,平素依仗高俅那厮权势专门调戏淫辱良家妇女,人称“花花太岁”。某日偶遇在大相国寺上香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娘子,垂涎其美色,便与陆谦、富安合谋设计诱骗林娘子,最后林冲被这孙子逼上梁山,林娘子也被逼死。好端端相亲相爱的两口子被孙子祸害得家破人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数十年过去,犹记当年看小说对高衙内恨得是咬牙切齿,恨不能把他大卸八块方能解恨。由此连带着对普天下所有“衙内”一律鄙视或痛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或许是因为《水浒传》原著中,高衙内不是什么重要角色,所以并未明确交代其结局,不过在我已知的与《水浒》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里,高衙内最后或者被阉了,或者被火烧死,或者被劈成两半,或者备受酷刑以后被枭首示众,或者被苦主林冲给剁了。总之一句话,就是不得好死。可见天下人对依仗权势无恶不作的衙内无不深恶痛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想到现如今“衙内”也如同开春后的野草般野蛮生长,“生机盎然”。这些衙内利用父母权势地位为自己捞金攒银,他们骄奢淫逸,目无法纪,欺男霸女,横行一方,甚至成为地方公害。更有比高衙内弱智千倍的衙内干了坏事而依然嚣张,报出当官爹妈的大名唬人,结果引起民愤,造成“恶劣影响”,把爹妈直接给坑了。这方面最出名的梗当属“我爹是李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年前某地一把手的“衙内”开着豪车回自己豪宅时差点儿和进站公交车剐蹭,“衙内”下车拉开公交车车门就暴揍司机,司机被打得头破血流。衙内暴行激起民愤,围观民众把衙内围住,差点酿成重大舆情。衙内的爹妈还算精明,得知儿子恶行后各种工作做足,换得被打司机和解。事后差点被儿子坑了的一把手“仰天长啸”:“现如今孩子们怎么不坑别人专坑自己的爹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年湖南官场多名高官落马,坊间盛传是因为这些人的父母或子弟利用其权力、地位和影响,疯狂敛财,胡作非为,引起高层震怒,批示严查。结果有关部门掌握线索,顺藤摸瓜,带出这些高官。通俗地说,就是这些落马官员被爹妈或儿女给坑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儿女坑爹不同的是,有朋友告我还有坑儿女的奇葩老爹,这倒是刷新了我的认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话说某落马高官的老父亲嘴巴馋,那些盯着其权力的人就利用老头所好围猎老头。于是老头成日价胡吃海喝,顺便得了不少好处。据朋友说,这位高官怕老头打着自己的旗号敛财,牵连自己,多方限制老头在外交往,老头嘴上答应,但却依然如故,甚至和保姆串通欺瞒这位高官。朋友们提及奇葩老头,都认为是老头把自己当官的孩子给坑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对此并不完全认同。那位落马高官不可能不知道围猎其父的人是盯着自己的权力,在老头身上花的钱都是为了加倍从自己那里赚回来,因此或早或迟都会以各种方式让自己知道在“老太爷”身上花了多少钱。所以谁和其父亲交往,老头得了什么好处,落马高官不可能完全不知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此人真能做到两袖清风,不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家人谋私,那些人知道在老头身上花钱没有卵用,自然不会再和老头套近乎。逻辑告诉我们,虽然不能说老头被列为坑儿女的主儿完全没道理,但这位高官的落马肯定也并非完全冤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衙内”野蛮生长,说到底是社会大环境和不良家教共同作用的结果。官员们如果自己风清气正,基本素质高,断然不会容忍父母或子女的不法行为或者被蒙在鼓里完全不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日某位百岁抗战老兵无疾而终。这位离休高官在位时经手资金无数。离休后老人家每年生日,家庭成员会聚在一起在家门口街边餐馆为他庆生。但他一概自掏腰包,不准晚辈买单。老人家的理由很简单:晚辈或者在体制内有一官半职,或者在企业当头儿。现如今大环境和社会风气下,如果他们买单大概率会拿到单位报销。他管不了晚辈的全部,但绝不允许他们利用自己的寿宴占公家便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相对比,说明坑爹的儿女也好,坑儿女的爹妈也好,能坑和被坑,根子都在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监督制约,掌握权力的人经不住权力和亲情的诱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我和这几个因为子女落马的官员也挺熟,有的是同时期的区县委书记或高校一把手。如果我自己不是早早被边缘化,手中握有他们那么大的权力,也不能打包票一定会做得比他们好到哪里。人性是靠不住的。把权力关进笼子,才是遏制衙内们野蛮生长,防“坑”的不二法门。</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