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松花江畔,云卷苍穹。一群气势磅礴的建筑,以雄浑之姿傲立天地间,那便是威严挺立的哈军工学院的楼群。它似一柄直插云霄的青铜剑,承载着华夏强军的千年梦想;又如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镌刻着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的不朽传奇。</h3> <h3>哈军工是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学府,陈赓大将为学院的创建和发展倾注心血,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办学理念和实践对我国高等军事教育影响深远 。</h3> <h3>哈军工这些雄伟壮观的群楼,是智慧与信仰的摇篮。它孕育出无数国防栋梁,他们带着从这里汲取的知识与力量,奔赴祖国的各个角落,在导弹发射场、在舰艇甲板上、在航空科研室,用青春和热血筑起坚不可摧的国防长城。它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国防科技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无畏挑战。</h3> <h3>《陈赓受命创建哈军工》铜像群雕,其中包括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陈赓5座铜像,再现了当年陈赓大将受命创建哈军工的历史瞬间。</h3> <h3>在哈军工的校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个名字:许秉信,他以毕业设计叩响军工大门,用三册著作镌刻人生印记,将毕生心血化作守卫海疆的钢铁长城。作为享受国务院特贴的海防专家,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史诗,更是一个家族与国家命运交织的缩影。今天,让我们翻开这本尘封的记忆,品读许秉信的军工岁月。</h3> <h3>这就是我们兄妹中最为优秀的秉信哥哥。他在结肠癌手术并化疗后的三年半的时间里,以一部《犁铧人生》之巨著,献给师长、亲人、朋友,以表达终生之前的谢恩之意。五十三万字,219个故事,洋洋洒洒,串联起苦难的家史、悲惨的童年、艰难求学路、茁壮成长历程。详细回顾了他和战友们健康地为我国海军装备研制而不懈奋斗五十年的长征路,再现了所走过的艰辛、开创、奋斗、奉献的历程,描绘出那平凡而又传奇的人生轨迹。阅读此书,分享他的痛苦和欢乐。</h3> <h3>哥哥是一九五九年入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舰载新武器指挥专业的第一批学员。风华正茂的哥哥,英姿飒爽,英俊帅气,豪情满满!</h3> <h3>我的童年和哥哥的青年时代,都是在哈尔滨度过的,我们兄妹都经历了苦难生活的磨练,在艰难困苦中成长。在父亲早逝后,他们辅佐母亲抚养我长大,撑起那个艰难的家。我们从中形成的那份尊重、依恋、互助的浓浓亲情延续至今。如今他们仍然精神矍铄,身体康健,我为有两个如父似母的哥哥感到骄傲、自豪、幸福。他们都健康的为党工作五十年,是最棒的。 然而有谁能看得出,秉信哥哥竟是直肠癌术后十七年,完全康复的幸存者!</h3> <h3>二0一七年盛夏,我在美丽的候鸟城市--北海,迎来了我们兄妹五十年来的第四次欢聚。他们不畏年事已高,一路辛苦,顺利平安到达这美丽的南国城市。兄妹开怀畅谈人生,更加感念父母养育之艰辛。喜看今朝,笑看海景,陶醉在幸福多彩的夕阳生活中。</h3> <h3>二哥撰写的“兄妹聚首北海”的感悟,是我们大半生的经典总结,也表达了我们兄妹的共同心声。 兄妹聚首北海 弹指一挥间,兄妹入晚年, 相聚北海市,喜极忆早年。 幼年有战乱,少年受贪寒, 父母苦挣扎,全家难饱暖。 哈市农民工,全家遭熬煎, 为了三子女,严父逝英年。 可怜病慈母,誓将初心念, 孩子学成器,她才如心愿。 兄妹三人苦中练, 誓死不負父母愿, 恩师好友齐力赞, 各个争一报恩先。 大哥毕业哈工大, 大学教育多贡献, 二哥入学哈军工, 海装科研国家赞。 妹妹考上哈医大, 精于钻研医术尖, 创新不断精益精, 受聘东北至西南。 唔呼! 天堂父母请检验, 你们儿女没食言, 毕生奋斗为事业, 没有一事丢你脸; 恩师好友请检验, 没因一私受过谴。 我们可以自豪地向使命汇报: 我们用勤奋的一生,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应该和能够奉献的一切。 步入晚年,心中无撼事, 撇开胸怀,努力补课: 尽情欢乐,尽情游玩。</h3> <h3>如今,我们兄妹皆已步入晚年。再读这首诗,心中满是感慨。曾经历经的苦难,化作了如今的坚韧;曾经立下的誓言,都已在岁月中一一兑现。我们可以问心无愧地告慰天堂的父母,我们没有辜负他们的养育之恩;也能坦然面对曾经的恩师好友,始终坚守初心,未因私利而受谴。在这人生的后半程,我们撇开胸怀,尽情享受生活,将曾经为事业拼搏而错过的美好,慢慢“补课”。这不仅是我们兄妹个人的人生总结,更是一个家族在时代浪潮中奋斗、奉献、传承的生动写照</h3> <h3>人间最美四月天,恰逢 84 岁生日之时,收到哈军工纪念馆的收藏捐赠证书,为这个生日增添了别样的光彩。这不仅是对哥哥多年来投身海军国防事业、奉献科研成果的认可,更是一份意义深远的人生贺礼。在九如城康养院为四月生日的长者举行的生日宴上,哥哥头戴金色生日皇冠👑,精神矍铄的哥哥,比出俏皮的《V》字手势,笑容灿烂,笑容里蕴藏着对往昔奋斗岁月的自豪、对所热爱事业被铭记的欣慰,更是感叹自己现代老年生活的美好!</h3> <h3>这张照片定格的不只是一个欢乐的生日瞬间,更是哥哥辉煌人生的一个缩影。它见证着哥哥的成就与荣耀,也激励着我们后辈传承他的精神,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心怀家国,奋力前行。</h3> <h3>在哈军工校史馆中,陈列着无数哈军工学子投身祖国国防事业的光辉事迹。他们以热血作笔,以汗水为墨,在国防建设的宏伟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笔触。从大漠深处的科研基地,到波涛汹涌的远海大洋,从突破技术瓶颈的攻坚时刻,到捍卫国家安全的关键瞬间,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才能,诠释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这些杰出校友的成就,是对后来者最大的肯定与鼓舞。每一个走进校史馆的年轻学子,都能从中汲取力量,明晰使命。他们被前辈们的精神所感召,在心底种下为国防事业拼搏奋斗的火种。如今,新一代哈军工学子正沿着前辈的足迹奋勇向前,以科技为刃,以创新为翼,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振翅高飞,立志为祖国的国防事业铸就新的辉煌。</h3> <h3>哥哥的捐赠之举,是其半生为国奉献、投身国防事业精神的生动写照。这份捐赠不仅承载着个人奋斗的珍贵印记,更是对哈军工精神的有力传承。他将毕生心血凝成的珍贵物件无私献出,是对母校培育之恩的深情回馈,更是以实际行动诠释家国情怀。这份义举值得大力宣扬,让更多人看到老一辈军工奋斗者的赤诚之心,激励后来者在国防事业道路上笃定前行,让哈军工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h3> <h3>《犁鏵人生》本欲作为哥哥的人生谢幕之作,现已成为他人生的精彩总结。219个故事,主线清晰、翔实,足可见他多么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和生命中难以得到的学习、锻炼、成长、公关、奉献、报答等种种机会。岁月沧桑了他的青春的容颜,却也沉淀了他的人生底蕴。因为他心中有大目标,坚信困难与希望同在,汗水伴着理想开花!因此,他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挺得住痛苦、顶得住压力、挡得住诱惑、经得住折腾、受得住打击、抗得起责任、提得起精神!这是一代海军军事科研人员用智慧和汗水谱写的生命之歌</h3> <h3>《犁铧人生》部分章节可能涉及军事机密,所以还不能公开出版,其原著已被哈军工展览馆收纳陈列。为弘扬老一辈军事专家奋斗的一生,教育后代,传承许氏家风,故只能以读评集的形式请大家分享。</h3> <h3>艰苦环境创大业 硕果累累献祖国《 犂鏵人生》书中照片节选, 可以看出哥哥的成长历程,更可以看出他们的科研成果,是在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科研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一步一个脚印,所走过的军事科研的五十个春秋。正是这些国之骄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默默耕耘所获得的沉甸甸的果实,铸就了我国海防的钢铁长城。</h3> <h3>在连云港九如城养老院,哥哥开启了一段别样精彩的晚年时光。看他站在繁花簇拥间,身后娇艳的花朵如他此刻的生活般绚烂。那舒展的眉眼,是被养老院温馨氛围滋养的从容。 </h3> <h3>养老院组织的活动热闹非凡。大家身着统一红衣,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哥哥身处其中,与老友们一同感受着节日的欢快,在丰富的文娱活动里,找寻到志同道合的伙伴,生活满是烟火气与温情。 </h3> <h3>哥哥在餐食时光里,拿起手机记录美好瞬间。养老院精心准备的餐食,营养搭配均衡,他与身边人围坐一桌,共享美食,闲话家常,这简单又温馨的日常,是岁月赐予的珍贵礼物。</h3> <h3>瞧,哥哥骑着那辆醒目的小电动车,穿梭在城市的光影里。电动车主体是热烈的红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哥哥那从不曾被岁月磨灭的活力。他稳稳地握住车把,身姿挺拔,脸上的墨镜为他增添了几分潇洒,黑色的帽子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他的精神矍铄。他常驾着这辆小车奔赴集市。一路上,微风轻拂,撩动他的衣角,似乎也在诉说着对这份从容的倾慕。这辆小电动车,不仅是他的出行工具,更像是他的“战马”,载着他在生活的道路上驰骋。而他,虽已至暮年,却有着不输年轻人的朝气与果敢。这般模样,真真当得起一句“老当益壮” ,在岁月的长河中,以自己独特的姿态,绽放着耀眼的光芒,令人心生敬佩与赞叹。</h3> <h3>在连云港九如城养老院,哥哥的生活不仅有院里的温馨日常,更有浓浓的亲情与战友情相伴,他的老战友、老领导时常牵挂着他,纷纷从各地赶来,与他回忆往昔峥嵘岁月。那些一同扛过枪、一同奋斗过的日子,在他们的谈笑中鲜活起来。往昔的热血与情谊,在这相聚的时光里愈发醇厚。许家所有的亲人更是常来探望或电话问候,关心他的身体状况及饮食起居,他也经常翻看老照片,追溯那些承载情的岁月。每一次相聚,都是爱意的流淌;每一次陪伴,都是温暖的传递。愿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真挚深厚的战友情长长久久,让哥哥的晚年被幸福紧紧环绕。</h3> <h3>在岁月的田畴上,哥哥以笔为犁,深耕不辍,书写下军工生涯的壮丽篇章;在时代的浪潮里,他以梦为舟,守护海疆,彰显着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往昔的奋斗,已化作熠熠勋章;未来的日子,愿他继续在岁月的馈赠中安享宁静。而他的故事,将如不灭的灯塔,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家国拼搏、奋进!</h3> <h3>梅花凌霜傲雪,绽于寒冬。其平凡而香幽,坚韧且久长,恰似兄长之“犁铧精神” 。历经磨砺,初心如磐。岁月悠悠,愿兄长如苍松,寿高体健。童心未泯,生活常伴逸趣。虽已入晚晴,却似夕阳流金,光彩熠熠。兄长当续书璀璨新篇,再展风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