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架神龙坛、千年杉王

贺谊

<p class="ql-block">神农祭坛</p><p class="ql-block">神农祭坛地处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木鱼镇,是神农架旅游的南大门,也是中心旅游区。闻名遐迩的香溪河由此缓缓南流。整个景区内青山环抱,美丽而幽静,吸引了无数港、澳、台胞和海外侨胞寻根,祭祀炎黄子孙的祖先——炎帝神农氏。</p><p class="ql-block">神农祭坛是一处集文化、娱乐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景区内青山环抱,幽静美丽,主体建筑为神农巨型牛首人身雕像,高达21米,宽35米,寓意中华56个民族紧密团结。祭祀区内,五色石代表五行学说,图腾柱、浮雕和九鼎八簋</p><p class="ql-block">等文化元素,展现了神农氏的丰功伟绩和中华民族的祭祀文化。此外,神农祭坛还特色提供篝火烧烤晚会,游客可欣赏狩猎、娶亲、双花棍等民俗表演,参与情歌对唱,品尝野味烧烤,感受神农架独特的民风民俗。整个景区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还充满了娱乐性和观赏性,是游客探访神农架、吊古祭祖的绝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神农祭坛的主体建筑是神农巨型牛首人身雕像。高21米,宽35米,相加为56米,以示中华56个民族紧密团结,欣欣向荣。雕像立于苍翠群山之间,以大地为身驱,双目微闭,洞察秋毫,似在思索宇宙。五色石分别为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近处,高10米的图腾柱分别立于祭坛的左右两边,柱上的大小牛首以示神农氏为牛首人身,子孙后代繁衍之意。图腾柱的前方有两幅大型浮雕,展现了神农氏一生的丰功伟绩。两幅浮雕之间设有九鼎八簋(《礼记》中古时天子用以祭祀,现为中华民族的最高祭祀礼器)和钟鼓楼以供炎黄子孙在此祭拜先祖,寻求庇佑。登高243级台阶,便来到了雕像前的瞻仰台(古时为天子祭礼,瞻仰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神农祭坛的特色旅游项目是篝火烧烤晚会,晚会上有先民狩猎、娶亲、双花棍舞等民俗表演节目,当地的青年男女还会对唱情歌并以鞋定情。当然,游客还可以品尝到野味烧烤,席间当地山妹子会敬上神农黄酒,教游客唱山歌,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在神农架林区神农祭坛,有一棵需要6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将它环抱的大树,这棵树就是神农架方圆百里最大、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杉王”铁坚杉。</p><p class="ql-block">这棵树主干坚似青铜,叩之铮铮有声,树生苔痕斑驳,像青铜器上的翠锈,凝聚着岁月的沧桑。它身高48米、直径2.8米、周长9米、材积88立方米。据考证,这棵树经历了唐、宋、元、明、清等诸多朝代,其树龄高达1300余岁,当地老百姓把这棵树称之为“千年杉王”。</p><p class="ql-block">这棵“千年杉王”到底神奇神秘在哪儿呢?在树的根部有一个树洞,旁边有一个凸起的大包,据说很多年以前,这棵树曾经遭受过一次雷击,把大树劈开了一道很大的口子,当地老百姓特别的恐慌,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而得罪了神灵,于是在伤口处略加修凿之后,将一尊炎帝神农氏的泥塑金身像供奉在此,周边的老百姓每天都来此祭拜、祈福免灾,一时间,这里便成了一棵“神树庙”。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口处逐渐愈合,便把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泥塑金身给包裹了进去。1996年神农祭坛扩建,植物专家给这棵大树测量树龄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塑像依然完好无损的包裹在里面呢!因此,这棵树在人们心中就更为神圣了,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都会自发地过来祭拜这棵千年杉王。</p><p class="ql-block">千年杉王被尊为神树,也与民间的许多传闻有关。</p><p class="ql-block">一说树干上部早已中空,两条长不盈尺的红蛇借树洞做了巢穴,盛夏的中午,两蛇偶尔会爬到下面的一长枝上纳凉,纳凉处正对着地上的一个水坑,水坑里面藏着一对红蛤蟆。每逢此时,红蛤蟆便会爬上坑口,用只有它们才懂的语言与蛇对话。有幸见此场景者,必将喜事临门。这个水坑如今已被虚掩,因为周边的村民认为这坑水是神水,每遇生疮害病,就会取水疗疾,实在有些不卫生、不科学。水坑是用松土虚填的,可保红蛤蟆安然无恙。</p><p class="ql-block">一说树曾遭雷击,根处被劈开一洞,农家曾借树洞做神龛,内供神农金像,为了烧香点蜡的方便,还在龛下面凿了一个小洞,作为香炉。神龛和香炉是当年破除迷信时被拆毁的。神奇的是,没过多久,两个洞都被自然填满了,神龛变成了一个凸包,香炉变成了一条凹槽,它们的表皮都同树身一模一样。而今,景区在其外面建了一座小神龛,为周边农户和到此一游的客人提供了祭拜的方便。</p><p class="ql-block">护栏上挂满了红绸子和黄丝带,这是周边村民和游客朋友们来此许愿,愿望实现之后,回来还愿挂上去的,人们称之为“挂红”。</p><p class="ql-block">在这棵树的对面,曾经生长着一棵跟这棵同样高大粗壮的铁坚杉,被称作“杉后”。据当地村民介绍说,一百多年前,这里曾经居住着一户财主,迷信“千楸万榔八百杉”的传言,想用“杉后”做棺材,便雇工前来砍伐这棵大树。雇工们很快发现,每砍下一斧头,树就会流出一股红色粘稠状的液体,砍树的人认为是神树在流鲜血,都不忍再砍了,不料财主仍不肯罢休,还当即叫来家丁、打手,强令雇工继续作业。树实在太结实了,十几个雇工砍了几天几夜,才将其砍倒。神奇的是,随着树身倒地,财主和家奴都被压死在了树下,而且时隔不久,这家财主便断子绝孙。周围的老百姓都说,财主心狠,活该遭此惩罚。从此后,再没有人敢动杉王了,因而能完好保存至今。</p><p class="ql-block">观察一下大树生长的位置,比人们站的其他地方要高。高出来的部分都是大树的树根,以前都是生长在外面的,后来为了保护大树,才用土把树根都掩埋起来了。</p><p class="ql-block">这棵大树在此生长了1300多年,至今依然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在这棵大树的下面,有很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这一股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即便是遇到干旱的季节,都不需要去给它浇水。</p><p class="ql-block">千年杉王树下面有一块石碑,是我国著名书法家、雕塑家钱邵武先生亲笔题写的《杉王颂》,诗曰:万木凋落、唯尔独盛,巍然屹立、郁郁菁菁,千年风雪、与尔无侵,乡民膜拜、响应若神,今我来游、如见亲朋,巨干四展、如邀似请,明交默契、开我心魂,封尔为王、百姓之诚,谁曰不可,虽我非秦,立此一石、祝尔长青,雷电勿击、天下太平。</p> <p class="ql-block">金猴岭海拔3019米,面积为5平方公里。南连红岩洞,北临小龙潭,东接草坪湾,西濒长岩屋,距松香坪107公里,距九酒线约1公里。金猴岭内生长着巴山松、华山松以及猕猴动物。山势平缓,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瀑布飞泻,是神农架原始森林保护较好的地方之一。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金丝猴就在这里栖歇,常年吸引不少专家前来考察,使此山成为不可多得的金丝猴、白熊保护区。人们在观赏风景的同时,也有幸目睹金丝猴的真面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