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行(三):弥勒东风韵

心梦

<p class="ql-block">弥勒东风韵号称“红土地上长出的艺术小镇”,是集自然风光与建筑艺术、农垦文化完美融合的摄影天堂。</p> <p class="ql-block">东风韵的大门包含了彝族蘑菇屋、红酒瓶等各种当地元素,开门见山,直奔主题。</p> <p class="ql-block">我们没有选择乘坐摆渡车,而是边走边看边拍。非常庆幸没有错过沿途美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瞧,这株垂枝红千层在路边开得多艳丽。</p> <p class="ql-block">走过七彩花田,铁轨点缀其中,很有纵深感。可惜薰衣草还未开花,看到的只是片片绿色。</p> <p class="ql-block">宁静的湖面倒映着风车的影子,脑海里想象着紫色花海,仿佛置身于普罗旺斯。</p> <p class="ql-block">到了印章坊,远看我还以为是酒鬼酒的造型呢。🙈近看加想象,确实像一枚枚立定的印章。</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角度看,那一个小方块建筑就是个人私章了?😉</p> <p class="ql-block">背景虚化的万花筒艺术馆,是最热门的网红拍照打卡地,也是整个景区的精华所在。</p> <p class="ql-block">认真看看万花筒的介绍,再来深入体会。</p> <p class="ql-block">红砖砌筑的城墙包围着形态各异的红酒瓶和火焰组合的建筑,真的很像一座城堡。</p> <p class="ql-block">找到了手握红酒瓶的既视感。😜</p> <p class="ql-block">从不同角度远看万花筒艺术馆,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风格。从这个角度看,魔幻城堡开启的大门透露着未知与神秘,让人很想走进去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门,一座艺术殿堂呈现在眼前。穹顶和拱门的几何造型,像万花筒透光镜的玻璃窗,殿内投射出变幻莫测的光影,带来视觉上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正前方的陶俑“千人合唱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盛大的音乐会现场,耳边回荡着陶俑们时而低沉,时而高亢的合唱声。</p> <p class="ql-block">陶俑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吟唱表情,虽然不能发声,但他们分明都陶醉在自己的歌声中。</p> <p class="ql-block">万花筒般的光影效果,给摄影师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p> <p class="ql-block">从万花筒出来,看到这幅女性腿部作品,这个有点另类。</p> <p class="ql-block">我很喜欢这张照片的调性。</p> <p class="ql-block">来到“小镇博物馆”,了解到东风韵的前身原来是50年代的东风农场,大批知识青年曾在这里下乡插队。一代人的青春和芳华都献给了这片土地。</p> <p class="ql-block">1965年东风农场首次引入葡萄,现已成为“云南红”葡萄酒的主要原料基地。弥勒东风农场从传统农业发展为集葡萄种植、酿酒、旅游于一体的综合经济体,是中国农垦改革与地方特色产业融合的成功范例。</p> <p class="ql-block">农垦人的自豪感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我被农场外一个大大的“富”字环绕,也露出得意的神情。😝</p> <p class="ql-block">在正午的阳光下,来一支东风韵的文创雪糕,真是太享受了。</p> <p class="ql-block">四位美女同框合影留念,算是给东方韵之行划了个句号。</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蒙自壁色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