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游福建土楼王感怀</p><p class="ql-block"> 2025 年 4 月 18 日</p><p class="ql-block"> 闽山深处隐奇楼,</p><p class="ql-block"> 岁月沧桑韵自悠。</p><p class="ql-block"> 楼外青山环翠影,</p><p class="ql-block"> 檐前碧水绕芳洲。</p><p class="ql-block"> 一门汇聚亲族意,</p><p class="ql-block"> 百载传承岁月流。</p><p class="ql-block"> 惊叹匠心凝此筑,</p><p class="ql-block"> 土楼胜景眼中收。</p> <p class="ql-block">彔区链接……</p><p class="ql-block"> 福建土楼王</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高北村,距县城47公里。</p><p class="ql-block"> 历史渊源:始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由江姓第十五世祖江集成带领四代人历经81年,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建成,因在建楼夯墙时天气好,也被叫做“天助楼”。</p><p class="ql-block"> 规模面积:直径73米,走廊周长229.34米,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全楼共有400多个房间,是环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客家圆形土楼。</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整体布局:按《易经》八卦进行布局,外环、二环、三环均分为8个卦,卦与卦之间分界线清晰。整座楼为三环主楼层层叠套,中心位置耸立着一座祖堂。</p><p class="ql-block"> 外环结构:外环楼高四层,每层用抬梁式木构架镶嵌泥砖分隔成72开间。第一、二层外墙不开窗,只在内墙开一小窗,从天井采光;一层是灶房,二层是禾仓,三、四层是卧室;各层都有一条内向挑出的环形通道,并有四道楼梯,对称分布于楼内四个方向。</p><p class="ql-block"> 出檐设计:环外楼靠外版筑墙的出檐距离约两米,可保护版筑墙不受雨水侵蚀;外环楼靠内部走廊上挑盖有腰檐,用于保护木构件。</p><p class="ql-block"> 梁柱窗棂:梁柱结构采用步架式并有所创新,外环楼的内廊采用不着地悬挑的柱结构,形成牢固框架体系。外环楼一层厨房采用木制直棂窗,棂窗没有窗扇,下部空间作碗橱使用。</p><p class="ql-block"> 地面铺装:各环的巷道大多用鹅卵石铺设,二、三、四环房屋之间的通道与各环的巷形成T字形铺设格局,结合当地降水特点,有利于雨水排放与渗透。</p><p class="ql-block"> 文化价值:1981年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7月,包含承启楼在内的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0年入选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p><p class="ql-block"> 文化传承:楼内保存着当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等人的题匾数十个,还有乾隆19年的楠木寿屏,雕刻面积达15.03平方米,正面中间雕刻《郭子仪拜寿图》,上下两边分别为《二十四孝图》和《四季图》。</p><p class="ql-block"> 家族文化:承启楼体现了客家人团结友爱、开放包容的心态,以及“勤俭持家”“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楼内一副堂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注重人伦”,描绘了全楼人和睦相处的情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