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逢月儿明亮的仲秋之夜,我总爱只身独处在屋后的小花园里。仰视明月,喝一口身旁竹筒里的甘甜泉水,吹响久藏在身的一根精巧的系着红须的竹笛。在悠扬婉转的笛声里,我仿佛又回到了那遥远故乡的茂密竹林之中。</p><p class="ql-block"> 啊,那是多么美妙的处所啊,象一块无垠的绿绒, 它轻轻地,轻轻地拂展在故乡依山傍水,野花烂漫,缓缓起伏的小山村旁。那梦一样美妙的竹林里啊,藏着我多少乐趣,多少笑语,多少憧憬,多少回忆!</p><p class="ql-block"> 打记事时起,我便天天和伙伴们出没于它的胸怀之间,嬉闹爬逐于它那壮健挺拔的身躯之上。啊,我那些说不完的童年幸福都来自于这片竹林,我那些道不尽的童年快乐都融化在这片竹林。</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长大了,由一个幼稚天真的玩童长成了一个体魄如同它那样挺拔健壮,性格如同它那样坚强不屈的少年。我开始懂事了。我有了自己的性格了。我渐渐地和它相触的机会少了。但是,只要有机会有可能,我便会再次扑入它那深深的怀里,去搜寻童年时的快乐,儿时的幸福,抒发我对它无限的眷恋之情。</p><p class="ql-block"> 因此,在我后来离开这块芬芳的土地每每探家之时,我总会像久别花儿的蝴蝶最先飞入那一片茵茵绿丛。</p><p class="ql-block"> 怎么也想不到,就在我头一次探家,进入竹林中时,意外地结识了她。由于对她的认识,从而使我更加恋竹。</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雨后春天的早晨。下了公共汽车,不等放下行李,我便快步向它走去。呀,多美呀!雨后的竹林里,山花竞相开放,小草风里摇晃,青竹相竟生长,泥土散发芳香。那景,那物,那味,真是春催桃李艳,芳馨漫无边啊!我放下手里的东西,掏出刻刀,在一株粗壮的竹上,激情的刻下了我对竹的无比爱恋:美呀,竹!我爱你!</p><p class="ql-block"> 我继续向竹林的深处迈着、迈着。忽然前面传来了一阵委婉悠扬的笛声,呀, 是那样的悦耳!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走到跟前一看,这里有一间竹棚,在棚子门边的一块石头上,坐着一个约有十二、三岁的女孩子。她身着一件深红色的布杉,布杉的扣子是用绒布打结而成的蝴蝶状,微微发黄的头发,白皙的额前,垂下一缕整齐的刘海,看不清脸,但我猜测,她一定很好看的。她低着头,手托一支精巧的,系着红须的竹笛。白皙纤细的手指,在笛孔间颤抖。噢,是她吹的!那么好听,还是个女孩子哩!我听的很入了迷……</p><p class="ql-block"> “ 唉——”一个柔和的少女的声音,使我清醒了,是她!瞧,果真很好看。她已停止了吹笛,微笑着向我打着呼:“你是回来探家的吗?干甚发愣哩?”“啊噢,是是,我来看看竹”。“什么,你来看竹?嘻嘻,这竹不是有我看着哩吗,干甚用你看?”“噢,不是看,我……我小时候常在这儿玩,有感情了,所以来…看看。”“是吗?你还挺有心哩。”</p><p class="ql-block"> 女孩说到这,停止了嘻笑。“路上走累了吧?来,喝些水。”说着,取过了挂在竹壁上的一只竹筒,递到我面前:“喏,你们城里的人喝水都用茶杯,这个,不习惯吧,”她又笑着说。“不,我很喜欢用它,在家时,常常用离家时带去的那个竹筒歌水,还真有情趣哩。唉 ,可惜呀,有次不注意,竟让我给摔坏了!”“是吗?!”“嗯!”我答应着,抿了一口水,真甜,还有股山茶的香味哩!我问她,是不是从竹林那边的那个小溪里打来的水,她一听,睁大了眼睛,惊叹道,“呀!你可不愧是这里的后代,是的,是的,是那小溪的水,你的嘴还挺能哩。“不是我嘴能,是常喝那水喝的哟!”嘻嘻嘻”“哈哈哈”,我们没有半点的拘束,畅谈着,欢笑着。</p><p class="ql-block"> “竹儿——”远处,传来一声妇人的呼唤,她赶忙站起身来,谦意的笑着:“真对不起,不能陪你一块玩了,听,我母亲叫我回去哩。”我这才想到,自己还没有到家中,也该走了。就对她说:“我也该回家了,咱们一齐走吧!”“好啊!”她愉快地答应着,左手替我提了挎包,右手握着那个精巧的系着红须的竹笛,不时地在嘴唇上来回滑动着。“真看不出,你会吹竹笛!”我赞叹道。“是吗,嘻嘻,刚学会。”她不好意思的笑了。“噢,你那竹笛可真漂亮呀!”“是么?!”她很欢喜,爱怜地把竹笛紧紧贴在了脸颊上,“怎么,你也很喜欢吗?”走着,走着,她忽然问我。“很喜欢!”我很认真地回答她。</p><p class="ql-block"> “吆,那一定是你刻的了,瞧,多漂亮的字呀!”当快走出竹林时,她惊喜道。我很尴尬,没有作答。一瞧她,正踮着脚扶着竹,仔细地看那几个字,就象在看一张稀奇的名画。看完了,她又后退几步,大声地朗读道:“美呀,竹!我爱你!”是那样的深情。</p><p class="ql-block"> 顺着石级,爬了一会儿,又转了几个弯,我们便分手了。走的很远了,我看见她手里还握着那系着红须的竹笛,在向我挥动着!那红须一飘一飘地,像一团燃烧的火焰。</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奶奶爱怜地嗔怪我不该现在才回来。我忙说,我是去了竹林。奶奶一听这,便不怪我了。 问我:“你可见到了竹女儿吗”“谁,竹女儿?是不是那个穿红袄的女孩子呀?” “是她,是她!那真是个好闺女呀,你可得好好向人家学呀!这些年,那竹不知让人毁坏了多少,村长想找个人去看,没想到竹女儿一下子站到村长面前,说是等她放了暑假,帮队里看一个暑假的竹林。 后来,她就真的看上竹林了,还不要工分,说是应尽的什么义务哩,唉,真是个好闺女呀!”听着,听着,我不禁内心里更喜欢她了。</p><p class="ql-block"> 在故乡里的那些天里,我没有一天不去竹林里的,我很喜欢她,我愿意每天去陪她看竹林,然而,更主要的,是她那美丽的面容美丽的心灵,吸引着我,感染着我。</p><p class="ql-block"> 时间过的真快,二十多天过去了。我该起身了。奶奶妈妈收拾着东西, 我趁机抓过手提包,从里面取出一个小纸包,又飞身冲入那密密的竹林中。快到竹棚时,又听到了这些天来常听到的那熟悉亲切悦耳的笛声。我的心里忽然一阵阵难过。见我来了,她站起身来道“快坐下,瞧汗!”说着,她用毛巾拭去了我满面的热汗。她又递过来了那盛着香甜溪水的竹筒。她今天换了一件簇新的暗花布衫,脖颈上系了一条桃红色纱巾,比前几次见到的她,显得更加漂亮了。喝罢了水,我告诉她,我要走了。她听后,哦了一声,随即又说道:“是吗,从你第一天回来,看得出,你也和我一样,很喜欢这竹林。如今,你要走了,我把这两件东西送给你,他们都用这里的竹子制做的,做个纪念吧!”她说着,递过了竹筒和那握在手里的系着红须的精巧的竹笛。我很是感激,半天才说了一句:“谢谢你,竹妹!”</p><p class="ql-block"> 她送着我, 走到了竹园边的路口,望着那根刻着字的竹,深情的说:“你刻在竹上的话,也是我心里的话哩。”我懂得她的心思,默默地点点头。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纸包,打开,取出里面的东西———一叠彩色风景卡片。我递给她说:“你送了我东西,我也送你一样,瞧!”她双手接过,捧住,看着最上面的那张,笑了。那是一幅风景图片,翠绿挺拔的竹下,一个山村女孩坐在一块石头上,吹着—支短笛,一支系有红须的短笛。“太像我了,我也谢谢你!”她欢喜了。 </p><p class="ql-block"> “青儿——”母来在竹林外呼唤着我,</p><p class="ql-block">我对她说:“我走了,再见,竹妹!”她笑着,似乎没有听见 ,双眸看了看那根刻字的竹,又看看我,我懂得她的意思,回转身来,和她站在一起,一同读着那竹上我刻下的字:“美呀,竹!我爱你!”</p><p class="ql-block"> 我和母亲已走得很远、很远,回转身去,望着那一片绿海似的竹林。竹林下,一个身着暗花布衫的山村女孩,不停地朝这边挥动着一团红红的火焰!我不禁热泪盈眶,停下步来,吹响了那支飘着红须的竹笛……</p><p class="ql-block"> 打那以后,每每到了月儿明亮的仲秋夜,我总爱只身独处在屋后的小花园里,仰视明月,喝着竹筒里的甜水,吹响那精巧的,系着红须的竹笛。</p><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一九八二年二月十四日夜一时许写下的作文习作。那时我高中一年级,偏爱语文和作文。当时,在《少年文艺》读到一篇非常美好的短篇小说《今夜月儿圆》,那是一篇有关少男少女朦胧初恋的美丽故事。题图是一个少年立在窗前仰望着夜空中圆圆的明月。受这篇小说的影响启发,之后不久,我这篇《竹恋》渐渐在脑海中形成。故事发生地是我少年时曾经生活过的云南昆明安宁温泉镇小学里的一片竹林,女主人原型是我的同桌,一个叫刘丁玲的解放军第七十医院军医的漂亮女儿。作为友好的同桌,她经常给我带高粱饴,我含着甜香,给她画了一张又一张素描……在一个二月晚上的饭后,我趴在床边,一气呵成,写了满满十一页稿纸,作为一篇自由命题作文交给了班主任王老师。尽管只是流水架构且文笔苍白幼稚,但王老师却给了我很高的评语和鼓励,成为了我日后更加努力的特别动力。今天,把这篇及其嫩稚的小文发在美篇,不为别的,仅仅只为纪念那个纯情美好的少年时代!后来我收藏了那32k本的《少年文艺》,只为那篇小说!前几天在抖音视频偶尔听到马未都老师的七十岁纪念散文《古稀记》,方知《今夜月儿圆》竟然是他的处女作及成名作,内心不禁无比感慨深深震动。那本《少年文艺》记得我是锁在一个小木箱里的,后来几经波折不知放到哪里了。抽空我翻翻书柜,翻翻地下室的书堆,也许还能找见。原以为马老师已经很大年龄了,其实他才大我十岁。没有马老师那样波澜的人生,却有马老师相似的感慨。祝福马老师身体健康长寿,艺术之树常青!最后,也把祝福送给我文中竹妹的原型刘女士,分别半个多世纪,此刻的你,还好吗,那个叫青的男孩一直一直都没有忘记掉你啊!</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8日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