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6年10月起入职的合同制工人,需要补缴养老改革之前的实际缴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社会保险实践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依据国务院《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第二十六条 国家对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实行社会保险制度。退休养老基金的来源,由企业和劳动合同制工人缴纳。退休养老金不敷使用时,国家给予适当补助。企业缴纳的退休养老基金,在缴纳所得税前列支,缴纳的数额为劳动合同制工人工资总额的15%左右,由正式开户银行按月代为扣缴,转入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社会保险专门机构在银行开设的“退休养老基金”专户。对逾期不缴者,按照规定加收滞纳金。 劳动合同制工人缴纳的退休养老基金数额为不超过本人标准工资的3%。由企业按月在工资中扣除,向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社会保险专门机构缴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各地人社部门在办理退休手续时,要求“老合同制工人”提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建立个人账户之前)参加“退休养老基金”缴费的政策依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次,由于这段时间劳动部门(后面改革为人社部门)并未给劳动合同制工人建立个人账户制度,所以现在退休时这段时间视同缴费年限。但前提应当是,劳动合同制工人从参加工作到九十年代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有实际缴纳退休养老基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大多地方要求提供缴纳“退休养老基金”的凭据。如果没有(即便有实际缴费但无凭据),则那段时间无法认定视同缴费年限。至于补缴是否缴纳滞纳金,由于那段时间不在《社会保险法》规定范围内,是否缴纳滞纳金看当地人社部门政策规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微信</p><p class="ql-block">朋友圈</p><p class="ql-block">搜索</p><p class="ql-block">追缴30年前社保案例</p><p class="ql-block">历史遗留劳动关系认定</p><p class="ql-block">视同缴费红头文件</p><p class="ql-block">1986临时工补缴社保</p><p class="ql-block">88年合同制退休政策</p><p class="ql-block">合同制工人档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