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散文游记(一)说说我为什么要去日本旅游

何老师

<p class="ql-block"> 前言:为什么游日本</p><p class="ql-block"> 因为历史原因,我们对日本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居,曾经有着血海深仇,‌日本侵华战争,烧杀抢掠、人员伤亡、南京大屠杀、731细菌战等,造成的经济损失、文化遗产破坏、珍贵文物掠夺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法弥补的巨大伤害。我们的先辈奋起反抗,最后赢得战争胜利,日本最终吃了美国两颗原子弹后才消停。</p><p class="ql-block"> 如此血债,中国人无论谁说起来都恨得咬牙切齿。所以家人和身边好多朋友都不愿意去日本。说为什么要给它去送钱?就连我作文班上二年级的杨宥可小朋友,在我通知下星期不上课,问我为什么不上课?得知老师要去日本旅游,这个小朋友瞪着两只又大又圆又可爱的眼睛,竟然说出了:“日本人那么坏,你还去日本旅游?”可见这笔血债已经浸入到中国人的骨子里。 </p> <p class="ql-block">(日本大阪 ——奥特莱斯)</p> <p class="ql-block">  我也没有崇洋媚外,非常喜欢学习、了解和热爱自己拥有五千年的沧桑岁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悠久历史的祖国,一个博大精深、一个强大的、生生不息的民族和亘古不绝的文化、制度以及民族精神。中华五千年文化,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也热爱自己祖国的大好河山。</p><p class="ql-block"> 自己说服自己:咱就是一介草民,普普通通的平头老百姓,去日本旅游多咱一个也不多,少咱一个也不少。况且抗战胜利后,毛主席、周总理敞开博大的胸怀,都放弃了日本的赔偿。</p> <p class="ql-block">(鄂尔多斯一行11人)</p> <p class="ql-block">  1972年中日实现正常建交,1978年邓小平去日本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首次访问日本,才促成我们民间文化交流,也引进了日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开始学习其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p> <p class="ql-block">  留在最早记忆中对“日本”二字的印象,是我小时候常听爷爷奶奶说,四爹三岁还是四岁那年,为数不多的日本人过黄河在昭君坟一带活动。突然有一天四爹失踪了,一家人到处找,找了第四天时,听说有两个日本人骑着马带着一个三四岁大的孩子往昭君坟方向去了。爷爷他们立即前往昭君坟日本人住所果然找到了四爹。日本人给四爹头上扎了块毛巾,衣兜里揣了几块糖。四爹见到家人找来,把毛巾和糖块都放下跟着爷爷回了家。抱走四爹的这个日本心肠还不坏,如果落到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的手里,四爹就不会有现在国家药监局当司长的女儿和国家总工会工作的博士生孙女以及协和医院博士生的外孙了。</p> <p class="ql-block">  我去日本或许是因为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描写东京的景象:“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少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他们头顶的辫子高高耸起,与远处的富士山相映成趣,好似那山巅的积雪般突兀。也有将辫子盘得平整的,摘下帽子,那发油光滑可鉴,仿佛小姑娘的发髻,他们还不时地扭动脖颈,显得如此‘标致’。”</p><p class="ql-block"> 我去日本或许是因为看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电视连续剧《血疑》,日本著名的动画师、动画制作人、漫画家、动画导演和编剧宫崎骏2023年7月《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获得第9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奖等一众奖项。‌他的经典语录 :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再后来或许是因为《伊豆舞女》中伊豆舞女那青春甜美的笑容。《伊豆舞女》是日本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川端康成的早期中篇小说《伊豆舞女》,讲述了东京高中生川岛在伊豆旅行时与巡回艺人舞女薰子短暂而朦胧的青春邂逅,最终因社会阶级差异无奈分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我去日本或许是因为我在学习历史当中得知汉唐时期,日本也曾经向我们学习,在繁盛的唐朝跟中国学习了300多年。那时海上航运很不发达,翻船和死人事件时有发生,但从未阻挡日本人到中国学习的脚步。他们从佛教、制度、文化、缺胳膊少腿的中国汉字式的文字、医药、服饰、宗教、艺术、礼仪、社会习俗、古建筑等全部照单全收。像唐朝武则天崇敬卢舍那佛,并耗资巨大在龙门石窟按照自己形象打造了卢舍那佛,后来日本人就借鉴了过去,我们将要去的奈良东大寺的卢舍那佛就是日本学习武则天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我去日本或许是因为看了史书讲,秦始皇让徐福帮他寻找长生不老药,徐福很聪明,知道找到估计得死,找不到估计也是一死,所以干脆东渡瀛洲不回去了,这瀛洲就是日本,他带去了农耕,医疗等技术,还有很多童男童女。</p><p class="ql-block"> 我 去日本或许是因为曾看到一则资料 :1985年8月6日,日本在广岛纪念原子弹爆炸40周年,6万人的广场散了偌大的广场没有一点点废纸。好多记者发回本国的报道“这是一个可怕的民族。”或许是因为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举行期间,日本球迷在赛后打扫球场的举动受到了世界各国媒体的报道。这种善举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各国媒体视野。1998年的法国世界杯,被其他国家的媒体问及清扫垃圾一事时,日本队的一名球员介绍了日本的一句俗话:“让它比来时更美”。</p> <p class="ql-block">  我去日本或许是因为三菱汽车、丰田、东芝、索尼、富士、飞利浦等品牌。</p><p class="ql-block"> 我 去日本或许是因为日本人重视教育。二战后日本人将主要的精力投入教育,全民教育造就了高素质的国民。《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故事。这本书虽然读过好多年了,但留在我记忆当中的印象非常深刻。其中有一个情节至今记忆犹新。小豆豆把一个心爱的钱包掉到茅厕里,她用茅勺把大粪挖出一大堆,恰好小林校长过来了,问小豆豆在干什么?小豆豆回答说找自己的钱包。校长说:“找到后把大粪再铲回原位。”说完背着手走了。当时我就想:如果是我们的孩子做了这样的事,那老师不仅把孩子连同家长都要从头收拾到脚,从脚收拾到头。小豆豆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巴学园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学会了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而小豆豆在巴学园的这段时光,也成为了她一生中最宝贵的回忆。即使后来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她依然能够保持着那份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生活。《窗边的小豆豆》以其温馨感人的故事、独特的教育视角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成为了一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它让我们对教育、对童年、对人生都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日本共有2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真是羡煞于其它国家。</p> <p class="ql-block">  我去日本或许是因为,我还看过一篇报道,一位中国女学生去日本留学。那天早晨起晚马上就要迟到了,自行车蹬得飞一般快,在拐弯处来不及刹车,撞倒了一位一手牵着一个孩子的老奶奶。她想:坏了,坏了。把老奶奶撞坏了,讹我怎么办?遇上个碰瓷的怎么办?可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老奶奶从地爬上起来,连连给她鞠躬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是我们不好,耽误您了。”</p> <p class="ql-block">  如此等等,勾起了我的一颗好奇心想去日本探寻,也谈不上是什么探寻,就是想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旅游。趁自己腿脚还利索的时候出去走走。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了解很多都是通过各种媒体或别的渠道,很多时候,我更愿意自己出去感受和了解,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去感知世界,因为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总会让人有不同的感受。 </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什么,总觉得,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日本,才能排解我心头对日本的各种复杂情结。</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8日写于日本大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