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若愚</p><p class="ql-block">图/若愚</p><p class="ql-block"> 我去青州的偶园欣赏过牡丹,也去过菏泽曹州的牡丹园,甚至为“洛阳牡丹甲天下,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描述,而寻觅牡丹去过洛阳。</p><p class="ql-block"> 虽说牡丹被称为国色天香,为多数人所追捧,但对于牡丹,我却并不是太感兴趣,除了因为小区里有一片,虽说也就六七个品种,每年深春盛开时,几乎与她天天相见,甚至有点熟视无睹了。更重要的是它花期短,近一周左右,去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又没有可期待的果实,所以尽管文人墨客对牡丹趋之若鹜,不惜笔墨尽情挥洒。从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到杜甫的“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从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到卢纶的“争赏街西紫牡丹”。从白居易的“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到张祜的“风流却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几乎所有的诗词名家,都要写牡丹,好像不写就对不起名人称号。就连我这俗不可耐的凡人,也不勉落入俗套,写过几篇歌颂牡丹的诗文,尽管我内心里对牡丹并没有多少感觉。</p> <p class="ql-block"> 淄川自来水公司水厂建有一个牡丹园,十几年前种下的牡丹已颇具规模,近几年每到四月牡丹盛开,都要举办牡丹盛会,虽然是家门口的事情,我却一直没有去过。今年牡丹园又如期开园了,我本也没打算去,但去过的朋友告诉我,里面品种很多,花株又大,很是壮观,又加之朋友圈接二连三的图文,我终于没有经得起诱惑,便有了去到此一游的欲望,其实我去的主要目的,还是想和鞓红牡丹来一次邂逅。</p> <p class="ql-block"> 与鞓红牡丹结缘,还是那年和朋友去青州的偶园,去时正值牡丹盛开,我们便被偶园五彩缤纷的牡丹所吸引,因品种太多,我们很快看得有些眼花缭乱,这时有个导游指着一株开着鲜艳硕大红花,植株粗壮如树的牡丹介绍说,这便是偶园的镇园牡丹,是青州的原产品种,叫作青州红,后宋真宗时引种到洛阳,也被改名为鞓红,因为是产地的花,我便对她一见钟情,虽然牡丹的品种繁多,仅红就不计其数,但进入我记忆深处的,却只有鞓红牡丹。</p> <p class="ql-block"> 从青州回来之后,我特意查了鞓红的资料,欧阳修对鞓红的描述基本如导游所言:鞓红者,单叶深红花,出 青州 ,亦曰青州红……其色类腰带鞓,故谓之鞓红。并且古代大家对鞓红的歌颂也是连篇累牍,像陆游 “携锄庭下劚苍苔,墨紫鞓红手自栽”和“一朵鞓红凝露,最是关心处”,“水纹靴皱风初紧,花色鞓红露未乾”。明 朱有炖 的“姚黄魏紫驰名姓,鞓红玉板相辉映”。范大成还特地作鞓红诗予以赞美“猩</p><p class="ql-block">唇鹤顶太赤,榴萼梅腮弄黄。带眼一般官样,祗愁瘦损东阳”。青州知州张齐贤的“宁遗两段蓝田玉,不舍一株青州红”……。</p><p class="ql-block"> 鞓红牡丹,其花型或单瓣或荷花型,花朵硕大无比,娇艳动人。深邃的深红色花瓣上,带着革质般的光泽,半平展的状态下,花朵向上直立生长。株形中高,整体呈现出一种优雅庄重与内敛高贵的韵味,恰似一位低调而高贵的佳人在默默绽放。</p><p class="ql-block"> 此后在我心中鞓红已经成为了牡丹的代名词,提到牡丹,我便想到了鞓红。</p> <p class="ql-block"> 来时虽然是牡丹园开园的最后一天,许多牡丹已开始衰败,但游人依旧络绎不绝,本就不算大的牡丹园,一些主要通道上,挤满了花枝招展拍抖音的中年妇女。</p><p class="ql-block"> 我遍寻园中,看着提示牌上的品种:百园红霞、映日红、藏枝红、岛锦、乌金耀辉、雪映桃花、卷叶红、乌龙捧盛、红巧对、绿幕隐玉、彩绘、海黄、金晃,唯独没见鞓红的名字,最后终于在大园里见到了已近尾声的鞓红,虽稍感遗憾,但也算践约,毕竟错过花期婿再等一年,希望明年牡丹花开时,能到青州的偶园去拥抱鞓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