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无心入龙门,奈何千窟入我心

余韧

<p class="ql-block">摄影:余韧</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4月10日</p><p class="ql-block">器材:佳能R6、vivo X90pro+</p>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伊河两岸,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为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也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列入)。</p><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约公元493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等朝代,持续营造400余年。</p><p class="ql-block"> 唐代(尤其是武则天时期)是龙门石窟造像艺术的巅峰,约60%的窟龛为唐代所建。</p><p class="ql-block"> 因地处伊河两岸,两山对峙如天然门阙,古称“伊阙”,隋唐后习称“龙门”。</p><p class="ql-block"> 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碑刻题记2800余块,造像11万余尊。</p><p class="ql-block"> 最大佛像为卢舍那大佛(高17.14米),据传以武则天面容为蓝本雕刻。</p> <p class="ql-block">多元风格:</p><p class="ql-block"> 北魏时期:造像清瘦飘逸,体现“秀骨清像”的审美(如古阳洞。唐代时期:造像丰满圆润,神态生动,更具世俗化(如奉先寺卢舍那大佛)。</p><p class="ql-block">中外融合:</p><p class="ql-block"> 融合了印度佛教艺术与中国传统雕刻技艺,部分造像带有希腊、波斯艺术痕迹(如莲花洞的飞天)。</p><p class="ql-block">1. 奉先寺:</p><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精的摩崖群雕,主尊为卢舍那大佛,两侧弟子、菩萨、天王、力士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2. 宾阳三洞:</p><p class="ql-block"> 北魏皇室开凿的皇家洞窟,以“帝后礼佛图”浮雕闻名(现部分被盗凿,藏于美国博物馆)。</p><p class="ql-block">3. 万佛洞:</p><p class="ql-block"> 因洞内刻有15000余尊小佛像而得名,展现唐代精湛工艺。</p><p class="ql-block">4. 古阳洞(现封闭进行考古研究):</p><p class="ql-block"> 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洞窟,保存大量北魏书法珍品“龙门二十品”(19品在此洞)。</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佛教艺术宝库:反映了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演变历程。</p><p class="ql-block">历史见证:碑刻题记记录了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细节。书法圣地:“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的代表作,备受书法家推崇。</p><p class="ql-block"> 但是,龙门石窟20世纪初遭大规模盗凿,许多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如美国、日本等)。</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重视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立龙门石窟研究院,开展数字化保护工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