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些天,我在家整理抽屉,在一个塑料袋里,放着的是自己的杂物,有:学生时代的软面笔记本、学生证、工作证、工会会员证、职工孩子的就医劳保卡等证件,我的几本学生手册也悄悄地躺在里面。记载着一个学期的各学科成绩、身高、视力、老师的评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的我已不再年轻,告别学校也已经四十余年,额上青丝已变成了白发。但看到它,就会想起往事。我的双手情不自禁地抚摸着貌视神密的学生手册,思绪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的学生时代,爱与怨倾刻之间涌上心头,此时周围静悄悄,我独自一人静静的打开记忆的闸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学生时代,正是“读书无用论”盛行的时候,我们学生对待学习没有互相竞争,遇到测验或者考试,也不是很重视成绩,而各科老师却非常认真,把学生成绩都记录下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无知的我们上课盼下课,等到考试才知道:该复习的题目还没有复习。我就是这样,只有等到每一次要测验了再醒悟,我只有等到每一次要考试再想起要抓紧补习。我起早晚睡。匆匆复习迎头赶,翻开课本,曾经教过的知识点,我已经磨糊不清,后悔平时不努力,此时的我必须在短时间内彻底弄懂。就是为了这本学生手册上的记录可以“亮”一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记得学生手册上60分以上用蓝笔写,60分以下用红笔写,为什么要用刺眼的“红灯?”我默默无语。当时对60分以下的都说:“开红灯。”同学们当然都不愿意在及格线下面,有的同学考59分、58分,都去求老师拉到60分,“老师,我借1分,下次还10分。”慈祥的老师被同学的恳求感动,“好!”鼓励不在言多,别看加上这1分,这可是学生手册“红灯”变“蓝灯”的无声激励,有多少同学为了还10分,而开始更加刻苦努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后,我的中学班主任老师要忙于改考卷、写评语等结束工作,班主住何老师总会叫上几位同学协助她,我也在其中,能为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特别高兴的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只有在誊抄写学生手册时,心情最愉悦。不仅可以先看到自己的学生手册,而且还可以看到其它同学的学生手册,满足了我的好奇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看到过优秀同学的学生手册,我羡慕他们的成绩。也看到过不爱学习的同学的学生手册。开家长会时,老师会把学生手册交到家长手中,有的家长高兴,也有的家长回到家,要对孩子打骂教育,这是放假前的家庭“交响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手册确实像一个跟踪仪器,一个疏忽或者退步,还有成绩下降,都会反映在学生手册上面,每当我拿到学生手册时,打开的瞬间,心跳会加速,手会抖,我在想:成绩上下浮动,一定记录在上面了,上课讲废话是否也记录在上面?此时,我的心里总是抱怨这本学生手册对学生不够友好,真有点说不清楚是爱学生手册?还是怨学生手册?这就是经历过学生时代的同伴们或多或少都有过的心有千千结吧?。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