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贤门,进出几多浮尘事。

樊怀琛

<p class="ql-block">  怕是时辰太早的缘故,步入揭阳进贤街的道上,行人不多却大多都是行色匆匆的,也难怪,一天之计在于晨呵。</p><p class="ql-block"> 在讨生活的路上,当年的自己不都是早紧带慢赶地,一门心思去为打</p><p class="ql-block">上那份出勤而不辞辛劳的吗?</p><p class="ql-block"> 在进贤街外将车停好。从古城进贤门进去。</p><p class="ql-block"> 远眺近瞧着满目令人暗自称道的景物。将周遭细细打量一番后,静静伫立在揭阳古城一角。</p><p class="ql-block"> 藏匿在繁华热闹步行街尽头的揭阳学宫,应是浓缩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的“粤东古建筑明珠”。</p><p class="ql-block"> 学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建筑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同类历史建筑组群。</p><p class="ql-block"> 学宫拥有着多重“身份”的古建筑,既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曾是培养人才的最高学府,还曾是红色活动的旧址,历史的厚重感,在踏入棂星门的一瞬间便扑面而来,让人不禁神情凝重。</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34, 34, 34);">离揭阳学宫不远处,便是城隍庙。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自古以来便是揭阳人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祈福地……</span></p><p class="ql-block"> 城隍庙在设计上融合了明清建筑风格和潮汕地方传统工艺特色。城隍庙的主体建筑是木、石承载结构,其中有着极其巧妙、科学、严谨的力学结构,建成纵使经历了明、清几次地震台风,甚至墙壁都倾圮了,屋顶仍保持完好,成为了揭阳研究古代建筑的标本之一。</p><p class="ql-block"> 进贤门,这座立于揭阳城市一角的昔日城门,白天默默地注视着城市的变迁,夜晚便披上霓虹灯制成的新外衣,点缀着夜空下的城市,化身揭阳古城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古代揭阳原来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宋朝时起,揭阳学子们通过科举考试产生过100多位进士,为了让文运长久不衰,明朝时期,在东门和北门之间加建了一座城门,这便是进贤门。进贤门自建成之后,便给揭阳带来了许多好兆头,明清时期一直人才辈出,文运昌盛。</p><p class="ql-block"> 揭阳,这座极具潮风客韵的滨海之城,藏着一个历经近900个春秋的宋代古城——榕城,在风云岁月的洗礼中,散发着新生活力……</p><p class="ql-block"> 在揭阳古城1.1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保存了孔庙、城楼、城墙、庙宇、祠堂、书斋、古牌坊等大量珍贵古迹。 </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人们走过的步履都像是穿梭于千年时光之中,那些来自宋元明清的历史记忆,似乎就藏在这些古迹之中。</p><p class="ql-block"> 当缕缕阳光洒耀大地,透过眼帘飘扬的微小浮尘,都似在向游人诉说着关于这座古城片断与相连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