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跨龙门,出陕入晋向河南林州“红旗渠”方向前进!</p> <p class="ql-block"> 朋友相约,今天我们一路北上,跨过龙门大桥途经山西,经过八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目的地。我们首先参观了举世闻名的林州“红旗渠”景区。山河为碑,渠水长流。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伫立在太行绝壁之上的红旗渠依然震撼世间。它是一段壮丽的史篇,是一曲感动人心的华章。</p><p class="ql-block"> 问奔流的河,蜿蜒的溪,流淌曲折,翻涌朝夕,何来清澈如许?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旱灾频发,民不聊生。为了解决水的问题,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带领林县人民“引漳入林”,把漳河水通过修建一条渠引入林县这个“十年九旱”的地方。他们以血肉之躯,削平了1250个山头,凿通了221个隧道,换来这一条清澈如许的红旗渠。</p> <p class="ql-block"> 通过听讲解,看史料,我们仿佛穿越历史回到了那个开山修渠热火朝天的火红年代,使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1960 - 1969 年历经近十年建设。以浊漳河为源,渠首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 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p><p class="ql-block"> 红旗渠总干渠长70.6千米,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纵坡为1 / 8000,设计加大流量23立方米/秒,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其中青年洞隧洞工程从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长达623米,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 红旗渠的开凿解决了林州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使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p><p class="ql-block"> 1991 年作为风景游览区对外开放。如今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由红旗渠纪念馆(分水苑)、青年洞、络丝潭三个景区组成。</p><p class="ql-block"> 艰苦奋斗,不放弃的精神真的值得学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一桶水,一条人命的真实悲惨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两位烈士,一位科班出身的技朮员时年27岁,一位医生40多年。</p> <p class="ql-block"> 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太行精神永放光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红旗渠的景色,每一步都是一幅画,每一刻都值得珍藏。红旗渠,不仅仅是一道渠,更是一段历史,一种精神。</p><p class="ql-block"> 站在渠边,仿佛能听到当年建设者们挥舞铁锤、挥汗如雨的劳动号子声,感受到那份坚韧不拔、自力更生的红旗渠精神。</p> <p class="ql-block"> 鸡鸣闻三省的漳水河畔人工天河——红旗渠不仅是新时代的地标建筑她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座精神丰碑,我们为这一抹最美中国红而骄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