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年的等待

天龙八部

<p class="ql-block"> 八十三年的等待</p><p class="ql-block"> 人间最美四月天,在这个桃红柳绿、百花齐放的美好日子里。我们没有登顶秀美多姿的黄山,也没有流连姹紫嫣红的牡丹,而是跟随夏邑作协不远千里来到了群山连绵的革命老区--大别山,去拜谒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的故居,深入了解这位“生前尽忠、死后尽孝”的老将军波澜壮阔的戎马生涯。同时,我们还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在这里我们通过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和实物了解到红四方面军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更加懂得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是何其幸运。在这片革命的沃土上共走出了349位将军,他们英勇善战,居功至伟,老区人民一心向党,拥护革命,付出了大量的奉献和牺牲。为新中国的革命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时隔80年,大别山革命精神依然历久弥新、红旗不倒,成为亿兆人民学习的榜样。其中一位英雄的名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抗战英模”----赵崇德。赵崇德,1914年出生在商城县伏山乡七里山村新塘塆。1929年商城起义后加入区少年先锋队,1930年秋参加红军,1932年10月跟随红四方面军转战川陕,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指导员、营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第385旅第769团第3营少校营长。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日军攻占山西西北部地区,10月初,突破中国军队阵地,南犯太原。10月上旬,日军第5师团等向忻口中国守军发起猛列进攻,八路军总部为协同友军作战,命令第115师、第120师深入日军侧后方,破坏其交通线和据点。第129师也奉命于9月30日东渡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16日,第769团进入指定地区,在原平县(今原平市)以北、代县以南开展游击战争。此时,忻口会战正在激烈进行。日军飞机猖狂至极,每天,数十架日军飞机从第769团所在地区的阳明堡机场起飞轰炸忻口、太原,配合地面部队作战,给中国军队造成严重威胁。为打击敌人空中力量。第769团奉命袭击日军阳明堡机场,这一重任就交给了第3营。营长赵崇德身经百战,机智果敢。他带领的第3营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英雄部队,善于奔袭夜战,常以智克敌,取得以少胜多的战果,曾荣获“以一胜百”的奖旗。10月19日夜,随着陈锡联团长的一声令下,各营按照作战计划向预定地区隐蔽前进。在第796团第1营、第2营的策应下,赵崇德率部渡过滹沱河,分兵急奔机场,战斗随即展开。经1小时激战,共炸毁敌机24架,歼敌100余人。在撤出战斗时,赵崇德为掩护战友不幸中弹,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赵崇德牺牲后,部队为他简单开了个追悼会,就把遗体埋葬在山西省原平市刘家庄村西栽笔山柏树嘴上就匆忙撤退了。当年部队为其下葬时,当地村民王传弟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只知道是名红军战士,并不知道他是赵崇德烈士。他就把这个秘密藏了起来,并经常暗中照看,同时交代自己的子孙好生照看烈士的墓地,这个传统一直传到自己孙子王青福那里。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别山深处,赵崇德的爷爷奶奶思孙不得,留下遗愿,要求子女在自己百年后在自己坟墓旁为赵崇德立个衣冠冢。希望孙子能够魂归故里,这一等就是83年。</p><p class="ql-block">2019年夏天,山西刘家庄发生山体滑坡,把赵崇德烈士的尸骨冲了出来,王青福老人发现后把他的尸骨精心保存了起来。为了让这位不知名的英雄魂归故里,王青福的孙子在自媒体上散发了这个消息。几经辗转,赵崇德的亲人获取了这个信息后,向当地政府汇报此事。当地政府十分重视,立刻派出工作组,前往山西进行考证。当时这些寻亲队伍里就有河南日报社记者王天定老师。而今我们一行十九人,站在赵崇德烈士的墓前,王天定老师深情讲述了赵崇德烈士的回归过程。当时他们一行七人不顾旅途劳顿,连夜赶往了山西原平市刘家庄,找到了守墓老人王青福,在接受烈士遗骨的现场,原来晴空万里的山坡突然飘起了鹅毛大雪,那雪下的好大好大,天空盘旋着两只鸟儿,发出“我要回家,我要回家”的奇怪叫声,仿佛苍天有灵,赵崇德烈士的感人事迹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当地人也很难解释这一次奇怪的现象。这位年仅23岁的英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937年,他没有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在这个荒凉的山头孤独的躺了83年,也默默等待了83年。时光荏苒,岁月沧桑,新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祖国建设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和谐幸福。我想,如果英雄在天有灵的话,看到今日富强的中国,看到他们的鲜血没有白流,也可以含笑九泉了。王天定老师声音颤抖,同行的同志都忍不住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此时此刻,我们正肃立在赵崇德烈士的墓前,“抗战英雄赵崇德烈士之墓”几个鎏金大字赫然眼前,周围翠竹挺拔,松涛阵阵,旁边是赵崇德烈士的爷爷奶奶的墓茔,看到孙子的魂归故里,爷爷奶奶望眼欲穿的心愿也终于实现了。家乡的油菜花开了,满山的茶园绿了,甘甜的山泉水流出了大山,可是我们年轻的英雄却再也看不到了。</p><p class="ql-block">10月19日,在这个英雄牺牲的特别日子里,赵崇德烈士的遗骨在家乡举行了隆重的下葬仪式,市县的领导来了,附近的群众来了,家乡的亲人都来了,这一天,原来晴朗的天空突然间电闪雷鸣,暴雨如注。赵崇德的侄子手捧烈士的遗像,神情庄重,在众人手持的塑料布下缓步前行,人们在暴雨中泪流满面,见证了烈士下葬的全过程,青山怀幽,杜鹃泣血,江河呜咽。这一天,孤悬异乡83年的游子终于回来了。期间有位退伍老兵听说此事,专门来到这里。在部队经常听闻赵崇德的英雄事迹,很是感动。这次他想亲眼看一看烈士的遗骨,当看到赵崇德烈士头骨上的子弹贯穿伤后,不禁嚎啕大哭。坚持要为赵崇德守灵三个昼夜,以寄托对英雄的哀思。自古道忠孝不能两全,这位“不肖子孙”把自己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党,献给了祖国,这是何等的高尚!这是何等的伟大!历史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人民更不会忘记,年轻的烈士,请您安息吧!王天定老师讲解中几度哽咽,同行的人早已泣不成声。正是无数赵崇德烈士这样的英雄为了争取解放,抛头颅,撒热血,把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献给这片可爱的土地,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p><p class="ql-block">“最是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这个游春踏青的最好时节,人们从四面八方赶赴旅游胜地,身着汉服,相约花下。他们可曾想到,如今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归。 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望穿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回。 你是谁,为了谁,我的战友你何时回。 你是谁,为了谁,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 谁最美,谁最累。 我的乡亲我的战友,我的兄弟姐妹。”再次回想这首歌词,我觉得是对英雄最好的注脚。</p><p class="ql-block">在回去的路上,大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感到心灵受到一次全新的洗礼,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满山的映山红正在开放,仿佛是烈士们张张可爱的笑脸。他们在注视着我们,也在护佑着我们。愿我们都能牢记烈士们的英勇事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奋发有为,力争为祖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奉献,方能告慰先烈们的在天之灵。</p><p class="ql-block">赵崇德烈士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14日下午于五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