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看花记

聂鸿珉

<p class="ql-block">  随年岁的增大继续独闯天涯的旅行家里更不放心了,而且自己有时也怕力不从心,因此想从今年起减少外出旅行。但我又不想在自己还能走动的时候就停下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因为来世间一趟不容易,总应该多知道点,下次再来不知何时了。于是决定去认识一下身边的花花草草,这对于老年人来说相对容易实现。我这个人比较死心眼,随机应变能力差,于是去年底就做了功课,给自己制定了冬春季的看花计划。因为我一辈子都是糙汉,故不敢用赏花一词,认识一下看看也就罢了。</p> <p class="ql-block">  1月17日是阴历腊月十八,这一天又正好是四九的第一天,应该说是今年最冷的日子。也就在这一天我去国家植物园里的卧佛寺看了腊梅花,因为我想之所以称为腊梅就应该在腊月最寒冷的时候开放。果然寺院里的腊梅在凛冽的寒风中倔犟的绽放,散发着浓郁的清香,给这万物萧疏的季节增添了无比的生机。腊梅与梅花没有一点关系,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腊梅是一种灌木,它的花色就是黄色。在最寒冷季节的室外能看到一片靓丽的黄色鲜花,一阵阵扑鼻的清香会是什么感觉?</p> <p class="ql-block">  1月29日是阴历年的正月初一,我栽的水仙花今年特别给力,居然刚好在这一天开花了。五十余年来每年都会栽上一盆水仙,这是我每年冬天要必见的花卉,在它开花后我会搬个凳子坐下来看着它,闻着阵阵清香发呆。这个时候是休息更是难言的享受。几十年来我种的水仙能恰好在正月初一开花的时候太少了,今年的发呆享受有点大发。水仙花原产于地中海一带,后沿丝绸之路传人中国,后经中国的改良培育发展成区别欧洲的有香味的水仙花,它现在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水仙花开了就预示着春天到了。</p> <p class="ql-block">  资料上说在北京地区梅花会在3月份开放,于是3月6号我就跑到了国家植物园的梅园。结果让我大失所望,枝条上只是花蕾而已。</p> <p class="ql-block">  3月19号我再次来到植物园的梅园,这时各色梅花已经开放了,但是还没有到盛花期。由于梅花的花色多,所以看上去比较悦目,让人的心情能更愉悦,不像腊梅单一黄色那样倔犟。走在梅花丛中也会有阵阵香气扑鼻,但它是一种暗香,不像腊梅的香那样直接、张扬。今年我注意到很多花是有香味的,但这种香气又有所不同,我想这大概是这些花朵中挥发性香精油所含微量元素不同所致吧。梅花属于乔木,而且我不认为它是观赏类花卉,它应该属于经济作物。记得旅行中我们从江西翻越梅岭进入广东,整个山上山下遍植梅花,梅花的果实就是我们吃的话梅一类果脯的原料,当地人也就以收获梅子为生。</p> <p class="ql-block">  听说山桃花开了,3月22号我驱车去了昌平西峪村专程看山桃花。一株株粉色的山桃树在山坡上、山谷里星罗棋布别具风韵,给人一种强烈的春天画面感,因此很有观赏性。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山桃,它不像桃树枝头上只有花而没有叶片,粉色的花都是五个花瓣,据说有一些变异的山桃是开白花的,但我没有见到。山桃属蔷薇科落叶乔木,它的枝干很直而且很光滑,使我想起在一些旅游景点卖的所谓辟邪桃木大概就是这种山桃枝。据说山桃的种子(桃仁)、花、枝叶均可入药,这是大自然的赐予吧。听说山桃是我国独有树种。</p> <p class="ql-block">  按照并不科学的看花计划差一点把玉兰花给耽误了。3月28号跑到长椿街的宣南文化博物馆去看玉兰花,其实玉兰花年年都看,之所以来这里是为了看到玉兰与古建配搭的韵味,而且离家近。玉兰花也是落叶乔木,它的花瓣一般为九片,有白色和紫色两种,原产于我国中部,现在亚洲和美洲温带地区都有种植。它就是一种观赏类花卉。</p> <p class="ql-block">  3月30号我来到北土城的海棠花溪看海棠花,几年前曾来过一次,这里的海棠花确实太多了,但是游客也太多了。我非常喜欢海棠花的颜色,特别是西府海棠,颜色自然妩媚和它的花型一样毫不夸张造作。海棠花属蔷薇科乔木,原产我国十八世纪传到欧洲,其球状果实可食,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海棠花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雅俗共赏的花卉。</p> <p class="ql-block">  赶花期就像赶场一样,第二天也就是3月31号赶到玉渊潭公园看樱花。我也是第二次来玉渊潭看樱花了,不愿意来就是因为游客太多。樱花属蔷薇科落叶植物,大概属于乔木,到底是乔木还是灌木我还不清楚。它原产于喜马拉雅山一带,后扩散到整个东南亚,现在全世界有150余个品种,我国有50余个品种。秦汉时期就有种植记录,唐宋时期就普遍种植了,它就是观赏花木,但它的花期又非常短,只是瞬间的芳华,所以看它就要赶场。</p> <p class="ql-block">  北京法源寺的丁香花是有名的,今年为了看花在4月4号特意跑了一趟法源寺。这一天刚好是清明节,因此游客和香客格外的多,寺院内花的清香和敬佛的焚香混在一起有一种难言的感觉,不知是精神恍惚还是时空错位。寺院内丁香花确实非常多,紫色、白色都在盛花期,几乎要填满了寺院的整个空间,我第一次在一个寺院里看到这么多的花和这么多的人。丁香花属木犀科落叶灌木,它的分布非常广泛,但让我没想到的是丁香花最多的竟然是青海省,西宁市的市花就是丁香花。</p> <p class="ql-block">  一天无意中看到一条消息,说天坛公园内一棵400年树龄的老杜梨树开花了,于是我忙不迭的在4月11号赶往天坛公园一看究竟。一进天坛公园的东二道门就看到在宰牲亭外,一棵参天大树开满了白花,颇有一树成花海的架势,这就是那棵有400年树龄的老杜梨树。杜梨还是我小的时候见过,印象中是一个个像羊粪蛋大小灰绿色的果实,但我没有吃过,到现在也不知道是啥滋味。不过这棵老花树太漂亮了,吸引了不少长枪短炮在此拍照,因为要刮大风了,人们怕风把这些洁白的树花吹掉。看着人们都如此规矩,我也不敢走进草坪到树下看看这花到底是啥模样?像不像梨花?不管怎样看到这棵老杜梨花树就是我无意间的收获。后来方知杜梨树属落叶乔木,杜梨花是一簇簇的,每一簇有10—15朵花,花色洁白,它的果实是酸甜的,但要蒸熟食用。由于乱砍乱伐加之种植成活率低,杜梨树已日趋减少,有些地方已将其列为保护树种。</p> <p class="ql-block">  大风刮了三天,景山公园的牡丹花节也就推迟了三天,4月14号我来景山看牡丹。一进公园大门路边就是张扬的牡丹和扑鼻的花香,所以说牡丹花国色天香毫不为过。在景山寿皇殿东侧大概是北京最大的牡丹园了,那里牡丹花姹紫嫣红极显富贵之态。牡丹花年年都看,但一棵“荷包牡丹”我却是第一次见。后来才知道其实它并不是牡丹,只是叶片和牡丹一样罢了。牡丹属芍药科落叶灌木,纯属观赏型花卉,有花中之王的美誉。但说实话我从心里并不喜欢它,张扬的风格、挑剔的要求、攀附权贵的秉性与我这草民相距甚远,只有权贵之家才养得起这富贵之花。我更喜欢月季,有块土地便可生根发芽,花期长达五六个月,天天伴你生机勃发。也但愿牡丹都能找到理想的归宿之家。</p> <p class="ql-block">  荷包牡丹</p> <p class="ql-block">  按我的看花计划最后还差一个楸树花,大风过后打算去国家植物园,因为我知道那里有几棵楸树。后看到一则消息,说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有两棵古楸树正在开花。于是4月15号我就来到遗址公园寻找,由于树上有标记很快就找到了,它离我原来上班的地方近在咫尺。我是第一次见到楸树花,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淡雅一些。虽然树花被前两天的大风肆虐了一番,但还能保留下来很不错了。一簇簇粉紫色的花开满枝头还是挺漂亮的,如果它真能成为北京道路的景观树种之一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之所以想看看楸树是因为我过去就听说老式枪把子都是用楸木做的,楸木是一种风雨不变形的木材。楸树是落叶乔木,树最高可以长到三十余米,树干挺直。它是地球地质变迁幸存下来的活化石树种之一,它的花可食,树干是上好木材,叶、果可以入药。这是一个集用材、观赏、文化于一身的好树种。按我的看花计划应该对此结束了,再过二十天就该立夏了。</p> <p class="ql-block">  看完楸树花回来当天晚上又看到一则消息,天坛公园的几株文冠果树开花了。何为文冠果我茫然不知,我是第一次知道这个树名。4月16号下午我匆匆赶到天坛公园找到了这几棵开满白花的文冠果树,如果只看树冠真的很像也在天坛公园看到的杜梨树。文冠果树主要生长在我国华北地区,属于落叶乔木或灌木,据说它的花有从白变绿、变红、变紫的特点,因此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另外它的果实含油率很高,可以高到60%左右,可以榨取高级食用油。很庆幸我又认识了一个新的树种。</p> <p class="ql-block">  我的看花计划基本实现,缺了一个兰花没有看到,错过了全国兰花展的时间,挺遗憾。但是又多看了两个计划外的树花:杜梨花和文冠果花。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和旅行一样颇有体会,深深感到来到这个世界几十年,居然这么无知。不要说那些高深的地方,就是我们几乎每天遇到身边和脚下的花花草草我又知道些什么呢?悲哉!活了八十年好像我仍一无所知,活到老学到老此话有理,多知一点是一点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