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计篇》曰:“怒而挠之。”意思是说,敌人易怒,就骚扰它、刺激它。战争实践表明,战场上威胁最大的,往往不是强大的敌人,而是情绪失控的自己。所以,《孙子兵法.火攻篇》强调:“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p><p class="ql-block">战场上这样,职场上、生活中何不如此?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条饥饿的蛇爬进了一家木匠店找吃的。当它穿过地上的锯子时,不小心身体被锯子划了一道口子。它愤怒地转过身去,一口咬住了锯子,结果锯子丝毫未伤,反而它把自己的嘴又弄伤了。它愈发愤怒得红着眼睛冲过去,用力把锯子死死缠住,想要把锯子勒死。最后,它用尽全身力气,也没能伤到锯子半分,倒是它自己被锯子锯死了。蛇到死也没弄明白,其实害死它的不是锯子,而是自己失控的情绪。</p><p class="ql-block">职场上、人生中,不公的事、委屈的事、误解的事,甚至受辱的事,在所难免,可谓事事都是诱人情绪失控的“发怒源”。人与人的差距就在于,有人理智应对,有人“怒发冲冠”。遇事发怒者,射向别人的是“子弹”,反作用于自己的是“回旋镖”。一个人职场失利、世间失群、家庭失和、人生失败,就像那条蛇,往往源于没有管好自己的情绪。</p><p class="ql-block">那么,如何吸取那条蛇的教训,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管住自己那颗爱发怒的心呢?</p><p class="ql-block">孔子《论语.卫灵公》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孟子.公孙丑上》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至圣和亚圣都在告诉人们,一个人遇到矛盾、挫折或一时难以接受的事情时,不要眼睛总是向外,责怪他人或抱怨外部环境,而是要多从自己身上查问题、找原因。人一旦有了“薄责于人”“反求诸己”的心态,则怨难生、怒难起,气易消、患则免。</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