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动态06】高端引领提升素养 聚焦单元赋能成长——记课题组参加线上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黄老师

<p class="ql-block">  为践行新课标理念,落实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题成员的研究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4月17日-18日,市级数学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组成员齐聚“小盒科技”网络平台,观摩滨州市小学数学“强化学科实践·发展空间观念”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包括专题示范课及反思、说课展示、学术沙龙等,从数学课堂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新课标指导下的新教材应用、单元教学设计与案例实施等方面为与会老师提供了一场高品质的知识盛宴。老师们全心投入,专心聆听,认真记录,乐在其中</p> 精彩课例展示,关注单元整体 <p class="ql-block">  李玲燕老师执教了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3《用周长和面积解决问题》。李老师通过新房子装修过程中装石膏线和铺地砖的问题,引导孩子们梳理信息、分析问题并列式解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周长和面积的不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展了学生空间观念的核心素养,提升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赵娜娜老师执教了《包装盒上的数学(二)》。赵老师抛出“制作一个冬枣包装箱,需要多少平方米纸板”问题由学生思考,引出表面积的定义,进而由体转面,通过让学生自主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然后把多种计算表面积的算式和展开图结合起来,在展开图和长方体之间不断转化,理解算式各部分的意义,也进一步用计算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p> <p class="ql-block">  庞玉波老师执教的《确定位置二》一课以我是运输员需要找到红军阵地这军事情境为依托,引导学生通过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精准描述物体位置。教学内容包括理解“北偏东/西”等方向术语、用量角器测量角度、结合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并综合描述位置。教学过程通过情境导入、测量探究、实践应用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步骤:确定观测点→测量方向角度→计算实际距离→综合描述,同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p> <p class="ql-block">  王娟老师执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物体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探究长方体特征时,先和学生认识面、棱、顶点,然后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运用长方体实物,在小组内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发现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在研究两个面是正方体的特殊长方体。同样让学生自己先研究再交流,发现这样的长方体除正方体外的四个长方体完全相同,为后面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做铺垫。接着通过类比研究出正方体的特征,最后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p> 单元整体解读,明细目标任务 <p class="ql-block">  李娜主任作了题为《面积》单元整体教学的讲座。李主任从核心素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分析、课例设计说明、教学反思四个等维度进行分享交流。依据学段目标、课程内容、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来确定核心素养目标,精准到位的点评既为授课教师指明方向,更引发全体参会教师对“如何让核心素养在课堂真实发生”的深度思考。</p> 互动评课交流,赋能素养提升 <p class="ql-block">  水因激石而起涟漪,石因碰撞而起火花。教研的价值在于为老师们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更形成了集体智慧的凝聚。听课后老师们对课例展开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对课例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p> <p class="ql-block">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本次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不仅是理念上的提升,更是行动上的指导。在专家的引领下,此次活动架起了新课标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桥梁,课题组全体成员将会加强教研,以研促教,以评促学,不断规范课堂教学,将新理念、新精神转化为教学实践。</p> <p class="ql-block">本次美篇由《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组成员黄萍供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