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韵律的古巴🇨🇺

三妞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由于古巴🇨🇺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是旅游,所以我们住的酒店很好,面向大西洋,美美的,但民众们的生活现状就是囧囧的。古巴🇨🇺被美国封锁制裁了70多年,基本没什么工业,生活设施都很落后!还好政府对居民生活有兜底,吃不好但可以吃饱。教育、医疗也都是免费的,很像我们国家七十年代时期的限量供给制。唯一好的就是贫富悬殊不大,民众生活都很安逸,社会治安良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首都哈瓦那街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超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健身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理发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用票供应的粮食门市收工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姥爷车游是一个旅游项目,车身靓丽,,但车的其它配件都很陈旧,有些配件可能比我年龄还要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首都哈瓦那革命广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哈瓦那老街是古巴首都的历史心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狭窄的鹅卵石街道旁矗立着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巴洛克与新古典建筑,色彩斑驳的墙面诉说着岁月沧桑。大教堂广场、莫罗城堡与普拉多大道上,老爷车穿梭,街头艺人弹奏拉丁旋律,空气中弥漫着雪茄与咖啡香气。破败的老宅与修缮中的画廊、复古咖啡馆交织,既有加勒比的慵懒风情,又透出顽强的生命力,仿佛凝固在时光中的混血之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哈瓦那【老酒馆】海明威每天都要来这里喝一杯鸡尾酒🍹游览参观时被一位街头女舞者邀请跳舞💃,付了小费2美金,相当于她二天的工资了,因为古巴平均工资每月是30美金!这个被美国封锁70年的国家,的确经济状况不太好,但感觉比朝鲜人生活的自由点!每人每月有10个鸡蛋吃,比朝鲜多2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海明威故居】。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就创作于古巴,在古巴生活长达26年之久。跟古巴革命领导人卡斯特罗也有着很深的个人感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雪茄一定是古巴的标配,因为在国际市场太出名了!参观古巴雪茄工厂(纯手工的)也是必须的。我本人对烟没兴趣,所以看到工人们用黑黑的手,卷着黑黑的雪茄,好抽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圣卡洛斯城堡】,至今依然保留着已经沿袭了三百多年的【关城礼炮仪式】。每到夜幕降临,身着华丽制服的卫兵列队步入城堡的高地,在进行一番简短而庄重的仪式后,燃响古老的礼炮并关闭厚重的城门。当年防止海盗偷袭的一项措施如今却成了一个极具特色的传统旅游项目,成为来到哈瓦那观光的每一个游人不可错失的“夜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西恩富戈斯】位于古巴中部地区,拥有古巴“南部珍珠”之称、以优雅、活力十足的加勒比风格闻名。城市建筑基本都是西班牙殖民时期建造的。有华丽的【圣母大教堂】【凯旋门】【何塞·马蒂公园】【托马斯大剧院】,还有【瓦列宫】看起来就像富丽堂皇的摩洛哥阿拉伯式宫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圣母大教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凯旋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何塞·马蒂公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托马斯大剧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瓦列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特立尼达】小镇,因其保护完善的西班牙殖民时代建筑而享有盛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小镇也是地球上正在消失的100个景点之一。因经常遭遇暴风肆虐。该镇以其历史和极具特色的新古典主义和巴洛克风格建筑而著称,其鹅卵石街道,悠久的传统(自创立伊始,便代代相传),所有这些景点使得特立尼达成为一座真正的城市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伊斯纳加庒园,导游临时决定送我们一个计划外的景点。这是个私人庄园不大,也没什么高大建筑,但很有乡村特色[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英雄之城”圣克拉拉】切·格瓦拉出生阿根廷🇦🇷、奋斗在古巴🇨🇺、献身在玻利维亚🇧🇴、他很崇拜毛泽东,曾于1960年9月访问中国🇨🇳,并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切·格瓦拉出生在阿根廷一个富庶的家庭,就读于医学院,却选择离开故乡,和好友一起骑着摩托车在南美大陆展开了冒险之旅。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才华横溢、充满理想的年轻人。在游遍南美各国、经历了各种奇遇后,格瓦拉在这次旅途中点燃了解救贫苦人民的革命理想。他在墨西哥遇到了来自古巴革命青年——菲德尔·卡斯特罗,1956年末他们一起回到古巴,领导了古巴独立革命。他曾同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共同推翻巴蒂斯塔独裁统治,于1959年1月1日取得古巴革命的胜利。革命成功后不久,格瓦拉却又选择了悄然离开。1965年他前往刚果,加入了当地游击队的活动;后来他又前往玻利维亚,继续支持当地的革命游击队活动,1967年被杀害。遇害时,格瓦拉年仅39岁,他短暂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67年10月8号,格瓦拉所在的游击队分队在丛林中被玻利维亚政府军包围,他中枪受伤后被捕。由于在审讯中,格瓦拉态度强硬,拒绝回答任何问题,因此被捕后第二天,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授意下,玻利维亚政府下令枪杀了切·格瓦拉。据说,切·格瓦拉遇害前的遗言就是他对行刑者说的一句话:“开枪吧,懦夫,你要做的只是杀死一个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切·格瓦拉纪念馆于1988年12月建成,它坐落在距古巴首都哈瓦那300公里的圣克拉拉市,该市是切·格瓦拉在古巴革命期间从独裁统治者手中夺取的,因此圣克拉拉市有着“切·格瓦拉之城”的美誉。在圣克拉拉市广场上,矗立着一座6米多高的切·格瓦拉铜像,切·格瓦拉离开古巴时写给卡斯特罗亲笔信被刻在石碑上供人瞻仰。位于广场地下的纪念馆里,收藏了大量切·格瓦拉的遗物和照片,埋葬着他及其战友的遗骨。人们在这里,回顾这位拉美革命者的战斗人生,追忆他的音容笑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超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古巴哈瓦那是美洲唯一一个有唐人街,却很少华人的城市。原因就是1959年1月1日卡斯特罗推翻巴蒂斯塔统治后,国有化政策打击了小商业,许多华人移民离开。美国的经济封锁与古巴经济困境加速了社区萎缩,唐人街逐渐衰落,人口锐减至数百人。今天我们正好赶上华人在纪念碑前祭拜仪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世纪中叶,随着黑奴贸易的废除,古巴甘蔗种植园面临劳动力短缺。约14万名中国劳工(主要来自广东)通过“苦力贸易”被贩卖至古巴,成为契约劳工。他们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工作,死亡率极高。1874年契约制废除后,部分华人转向小商业、餐饮业或手工业,逐渐形成社区雏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868-1898)许多华人投身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因其英勇表现受到赞誉。哈瓦那的华人纪念碑上刻有“没有一个华人是逃兵,没有一个华人是叛徒”,彰显了他们的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古巴华人以老年移民为主,年轻一代多为混血后代。尽管社区缩小,但仍保留春节庆祝、武术团体等文化传统。政府与民间努力修复唐人街,试图重振文化活力,作为历史遗产的象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古巴华人历史是劳工血泪、抗争精神与文化融合的缩影,其遗产在加勒比海岛国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强][玫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古巴之行的最后晚餐!在哈瓦那最出名私营餐厅吃龙虾餐。2016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此用餐,使其国际知名度大增。 餐厅是19世纪殖民风格建筑,内部装饰充满复古气息,陈列老照片、古董和艺术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再见古巴、再见哈瓦那!一块被封存70年的土地太可惜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站在古巴🇨🇺【圣卡洛斯城堡】,迎面吹着大西洋的风,感觉自己的家很遥远!不知道西班牙士兵当时是什么感受?此时此刻我是想回家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