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校友、离退休老师、全体教职员工及社会各界人士: </p><p class="ql-block">时光流转,弦歌不辍。为全面梳理我校发展脉络,再现峥嵘岁月中的教育薪火,现面向全体校友及社会公众开展校史资料征集工作。您珍藏的只纸片墨,皆是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星火。</p><p class="ql-block">一、征集内容</p><p class="ql-block">1. 历史文献类:学校各个时期的老照片(校园风貌、历届师生毕业合影、活动场景、<span style="font-size:18px;">学校旧址、蓝砖教室、门楼石鼓、学校新址、北门、旧楼、花池、操场白杨、泳池等</span>)、毕业证书、录取通知书、校徽、印章、教案、教材、教师日志、学生作业本、成绩单、学校文件、会议记录、规章制度、校报校刊等。</p><p class="ql-block">2. 实物类: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具、校服、校旗、奖章、奖状、奖品、纪念品、校友及教职工的著作、书画作品、手工艺品等。</p><p class="ql-block">3. 回忆记录类:</p><p class="ql-block">01个人撰写或收藏的与学校相关的回忆录、故事、散文、诗歌、口述历史资料(音频、视频)等,内容可以涵盖校园生活、师生情谊、教育感悟、学校变迁等方面。</p><p class="ql-block">02跨越时空的书信(师生往来手札、同窗毕业赠言) </p><p class="ql-block">03承载记忆的作业本(带批注的作文、手绘实验图表) </p><p class="ql-block">04旧课本,旧教材(尤其是民国时期、建国前后的版本尤为珍贵,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亦可)</p><p class="ql-block">4.知名校友类:</p><p class="ql-block">敬请各位校友推荐在各行各业有突出成果、有广泛影响的校友名单,并提供其事迹简介、工作照片以及反映其成就的报道、实物、证书等资料。</p><p class="ql-block">二、征集方式</p><p class="ql-block">征集方式多样,可选择无偿捐赠、借用、代管或复制,线上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发送至邮箱提交,线下可快递或直接捐赠至学校。</p><p class="ql-block">1.捐赠:对于自愿捐赠资料的人士,学校将颁发捐赠证书,附赠校史纪念册以表感谢,并在展品展示时注明捐赠者姓名。捐赠物品归学校所有,学校将妥善保管和展示。</p><p class="ql-block">2.复制:若资料持有者不便捐赠原件,学校可在征得同意后,采用扫描、拍照、复印等方式进行复制,原件及时归还。</p><p class="ql-block">3.寄存:个人愿意将资料在校史馆寄存展览的,学校将与寄存者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展览结束后归还寄存者。</p><p class="ql-block">三、征集时间自本启事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p><p class="ql-block">四、联系方式</p><p class="ql-block">📮 邮寄地址:安新县大王镇北六小学</p><p class="ql-block">☎ 联系电话:</p><p class="ql-block">杨彩杰校长:15100277722</p><p class="ql-block">张彦辉:16603285006</p><p class="ql-block">陈贺昌:13930899949</p><p class="ql-block">📧 电子邮箱:619760655@qq.com</p><p class="ql-block"> 热忱欢迎并衷心感谢各位校友对安新县北六小学校史馆建设的积极参与和鼎力支持!您的每一份捐赠、每一条线索,都承载着北六小学的历史记忆,都将为校史馆增添光彩。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打造一个凝聚学校精神、传承文化的校史馆,激励更多的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勇毅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六小学</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8日</p> <p class="ql-block">这张旧地契,落款时间为“民国十八年”,由此可知早在1929年北六小学已经建校。 </p> <p class="ql-block">这本《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第二册课本是北六村李虎群家珍藏的本家先人用过的一本旧课本。查阅资料《新国文》第二册一九一二年六月初版,一九一三年二月四六版,一九二二年二月一九三一版,一九二六年七月达二三五八版。</p><p class="ql-block">由此可以推断北六小学建校可能更早,翻阅安新县教育史,民国成立后,1914年掀起<span style="font-size:18px;">“毁庙兴学”热潮,</span>北六村紧邻新安县城,北六小学极有可能就是这一时期所建。</p> <p class="ql-block">部分校友展示</p> <p class="ql-block">李西恒(1920---2010) 河北省安新大北六村人,1920年12月出生,1938年5月入伍,193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抗大二分校文工团团员、文艺科干事,陆军中学政治处宣教干事,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反扫荡及正太、保北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兵站政治委员、三纵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63军警卫营政治委员、187师559团政治处主任等职。参加了清风店、石家庄、平津、太原、兰州、宁夏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历任63军187师559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63军党委秘书、办公室主任、宣传处处长,187师政治部主任、总参谋部外事局科长、副处长,山西省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山西省雁北军分区政治委员,山西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兼雁北军分区政治委员,内蒙古军区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并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三级国旗勋章和上级自由独立勋章。1955年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同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1959年晋升为上校军衔。1986年11月离职休养。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2010年6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转自《大王记忆》)</p> <p class="ql-block">后排左三为李西恒</p> <p class="ql-block">后排左一为李西恒</p> <p class="ql-block">河北省住建厅执法局原局长杨全喜,前排左二</p> <p class="ql-block">袁大炳,全国劳动模范、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原安新县人大副主任、河北源兴电力安装有限公司和文化苑董事长。</p> <p class="ql-block">梅春花老师,曾获“河北省优秀园丁”称号。</p> <p class="ql-block">杨福春,农民收藏家,创办渔耕记忆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农民书画家车荣阁,自学国画,善画牡丹。</p> <p class="ql-block">更有众多开厂经商事业有成之士,其中不乏资产过千万的社会精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