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沐书香:沧州市黄河路小学教师“读教育名著·长教育智慧”音乐组读书分享活动

霞霞

读书是愉悦的精神之旅,带给广大教师无限的启迪和智慧。读书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师人生发展和生命成长的重要方式。今天请跟随黄河路小学音乐组的老师们开启读书之旅吧! 刘国娟老师给大家分享的是《人间词话》,这本书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他在接受了西洋美学洗礼之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明显的区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著作中,称的上是一部屈指可数的著作。甚至在以往的词论界中,很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他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孙晓霞老师分享的是朱永新教授的著作《未来学校》,朱永新教授曾经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的项目,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教育论文达到600余篇,出版了《我的教育理想》、《我的阅读观》、《致教师》等40多种著作。未来,传统的教室和学校会不会不再是理所当然的学习场所?未来的教育趋势又会是怎样的?由谁来学、谁来教?学什么?怎样学?如何判断学习效果?父母应该做些什么?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朱永新教授结合了中外大量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案例,对未来的教育模式做出了详细的构想和预判,为教育者们梳理了一条通往未来教育的清晰路径。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透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发力方向和认知观念。这本著作给我触动最大的是:在未来学校这个大系统,核心是学者资源,其次是网络维护和建设师、第三现场是学习指导师。当然每个角色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学者资源,因为它影响的范围最大。未来的资源,不是文凭资源,也不是职称资源,而是能者为师。 陈蕊老师分享的是《成长,请带上这封信:他们致孩子》,这本书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窗口,去看一看名人是如何教育子女的。这本书是30位名人写给自家孩子的书信集。书做得很精致,每一封信都附有父母和孩子的合照。他们有的是知名作家,有的是著名学者,有的是商业领袖,还有的是大家熟悉的导演、演员、主持人,虽然从事不同的职业,面对大众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是镁光灯的焦点,拥有名人的光环。而在他们写的家书中,名人的光环退到了一边,他们都是为人父母者,有着世上平凡父母的爱与怕。通过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他们对孩子的爱与期待,对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对人生的思考和理解,为人父母的诚惶诚恐、不安、脆弱以及快乐与幸福。 杨晓琴老师分享的是彭兴顺教授的《教育就是唤醒》这本书。读完这本书,使我深深地感悟到:唤醒孩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具备教师的职业道德,“业不精,人师之大忌;德不正,为人师之大害”。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始终敬畏道德规范,自觉践行师德规范,提升自我心理素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名教师,做一个“爱教、会教”的好老师。 穆丽娟老师分享的是《教育魅力》,这本书让我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师的使命是让学生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活出生命的意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及承担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教师的事业始终是对人的一生有所影响的事业,教师要经常自问:对学生的影响积极还是消极,有益还是有害,促进其发展还是阻碍其发展?尽管学生不完全被教师左右,但教师的教育会成为一种力量,可引导人前进和向上。教师可能对个体的发展变化造成深刻影响,在转折的关键时刻发挥一定作用。这样的教师,就有了更深层的意义,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者。 郝建美老师分享的是《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是一本看时“爱不释手”,看后“百读不厌”的好书。书中用大量的教育实践阐述出了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教育思想,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建议。通读一遍后,最令我震惊和佩服的不是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那些有价值的教育原则和方法,而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事业持之以恒的追求,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热情。这种“力所能及,耕耘不息”的工作热情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坚韧品质才是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瑰宝。读书与实践紧密结合这才是学以致用,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典范,我将以教育家为榜样反思自己的言行,激励自己今后的工作。 田甜老师给大家分享的是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这本书没有精美的图片,全是满满的文字,没有高深的教育理论,全是接地气的大白话。书中介绍了管建刚老师一线带班的“七抓”: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作业,抓基础,抓常态课,抓复习。从学霸生到学困生,从学生到家长,从课堂教学到作业练习,从基础朗读到课外阅读,从学期初到学期末复习,一线带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管建刚老师的书里几乎都有涉及。管老师至今仍在教学一线,本书就是依其一线带班的经验写给一线老师的,全书于细微处见功夫,管老师的敬业精神、对教育的观察思考和带班能力均透过看似琐碎的日常小事显现,全书实用性、针对性强,是一本对一线教师富有借鉴和启迪意义的书。 文字有力量,精神有寄托。让我们的灵魂在书海中行走,汲取教育智慧,引领孩子们向着光明那方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