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阿拉木图

孙哥

<p class="ql-block">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其民族风格被誉为阿拉木图市最佳现代建筑之一,总面积17,557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其前身可追溯至19世纪30年代奥伦堡的文物收藏,1931年筹建,1935年正式开放。1985年迁至现址并扩建为现代化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藏品规模‌超过30万件文物,涵盖古生物学、考古学、民族习俗等,包括成吉思汗时期的文物、萨卡战士“黄金武士”复制品等。</p> <p class="ql-block">路遇热情大方的哈萨克斯坦小朋友</p> <p class="ql-block">‌特色展品‌:</p><p class="ql-block">‌黄金武士‌(伊塞克金人):萨卡战士金饰盔甲,原件为国宝,博物馆展出复制品。</p><p class="ql-block">‌贝雷尔之马‌:东哈萨克斯坦出土的装饰金面具的马匹遗骸。</p> <p class="ql-block">拉木图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东正教堂,兼具宗教与文化遗产价值。建筑高56米,为世界第二高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俄罗斯的基日岛教堂。全木质结构‌,未使用一根钢钉或钢筋,依靠榫卯工艺建造,抗震性能卓越。新拜占庭风格,外观为糖果色搭配金色圆顶,内部装饰华丽,布满圣像画、壁画和彩色玻璃窗。建造于1903年奠基,1907年竣工,沙俄时期为巩固东正教影响力而建。1911年阿拉木图大地震中幸存,仅钟楼十字架轻微变形,成为抗震建筑典范。</p><p class="ql-block">‌苏联时期‌:1927-1994年曾被用作博物馆、广播塔等,1995年归还俄罗斯东正教会,1997年重开。</p> <p class="ql-block">2004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p><p class="ql-block">‌是阿拉木图的文化象征,必游景点,它展现了东正教文化与哈萨克斯坦多元历史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是东正教活动中心,重大节日吸引大量信徒。</p><p class="ql-block">教堂前广场鸽群与建筑相映成趣,教堂内可观赏精美宗教艺术,感受阳光透过彩色玻璃营造出的神圣氛围。</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供游客乘坐的马车</p> <p class="ql-block">揽客的马匹</p> <p class="ql-block">游玩的小姑娘</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此楼曾为克克勃的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二战时期的28</p><p class="ql-block">勇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二战时期牺牲的哈萨克斯坦英雄</p> <p class="ql-block">实习导游正在介绍英雄的事迹</p> <p class="ql-block">游客,特别是年轻人和小孩特别的友好,热情大方</p> <p class="ql-block">乘坐缆车上山,观阿拉木图城市风景</p> <p class="ql-block">一座雪山下的城市,阿拉木图曾经是哈萨克斯坦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持金雕拍照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命名,建于2001年。公园内有纳扎尔巴耶夫塑像,有阿拉木图最大的喷泉。天气好的时候,能看到天山雪峰。</p> <p class="ql-block">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有一条以洗星海命名的街道,这是洗星海的纪念碑。因在维修,同行们还是以高度的热情,去参观并在纪念碑前合唱了《黄河大合唱》</p> <p class="ql-block">哈萨克斯坦国家独立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执勤的警车</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阿拉木图游行团住地附近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据说是冬奥会时的场馆</p> <p class="ql-block">到达阿拉木图,第二天正逢肉孜节,一早远远的传来,人们在清真寺做礼拜的声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