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走过不少福建的古民居,今天来到福州市闽清县坂东镇新壶村的宏琳厝。据介绍,<span style="font-size:18px;">宏琳厝是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清代古民居之一。古厝</span>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一座典型的闽系民居大宅,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由黄氏家族所建,是当地望族的祖宅之一。</p><p class="ql-block"> 一位家族成员的导览员介绍,宏琳厝的建筑特色,整座宅第共有三十多个天井、六百多间房屋,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建筑采用“九厅十八井”的布局,呈典型的“三进三开”的结构样式,中轴对称,讲究风水格局,展示出浓厚的宗法文化。材料以杉木和青砖为主,工艺考究,屋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不少木雕、石雕和彩绘工艺至今保存完好,反映了闽清地区传统工匠的高超技艺。</p><p class="ql-block"> 从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而言,宏琳厝不仅是一座居住建筑,更承载着宗族文化、民间信仰与礼制传统。它体现了家族凝聚力和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是研究清代闽南地区社会结构与传统文化的重要实物。</p><p class="ql-block"> 如今,宏琳厝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闽清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它不仅吸引了众多建筑学者和历史爱好者,也为地方带来了文化与经济的双重发展。</p><p class="ql-block"> 宏琳厝像一部“立体的族谱”,用砖木记录着一个家族的兴衰,也见证了闽清地区的变迁。走进宏琳厝,仿佛穿越了历史长河,触摸到几百年前的生活与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