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农村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 《关于加大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建议》</p><p class="ql-block"> 面对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养老的问题也更加突出,各种各样的养老方式和设想都不断推出,前几年在农村陪伴老父亲,这段经历让我对于农村养老有些建议。</p><p class="ql-block"> 一,农村目前的情况就是空心化严重,年轻和好的劳动力基本上都进城务工,寻找更好的生活方式,而留在村里的基本上是老弱病残,只能维持惨淡活着,而这些人的孩子基本上都照顾不了,一面是为了谋生,一面是为了尽孝道,面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窘境,不是孩子不孝,而是力不从心,所以建议如何利用政府的一些政策扶持,让本乡本土进城谋生的一些年轻人,回归乡里服务和照顾留守的老年人,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相结合,让返乡的年轻人通过这样养老模式,既能照顾乡里乡亲也可以成为谋生的一项工作,建立一套可行的管理模式,让留守的老人能够安度晚年,背井离乡进城谋生的孩子也能安心工作,及时了解在农村养老的父母的情况,一举多得。</p><p class="ql-block"> 二,农村养老遇到更多的是老人身体健康问题,农村医疗这一板块一直都是薄弱环节,过去有很多老年人突然去世,很多都是因为身体健康引起的,但是没有得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变成莫名其妙的走了,这里很多问题都是因为疾病引起,如果单独让一村一乡建立医疗机构这是不可能不现实的,那么只能建议通过政府牵头联系有关医疗机构,做成多方合作的医疗体系,还有突发应急预案,给在农村养老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通过目前先进的互联网交通网络,利用周边现有的医疗单位,形成医患社区,以保证农村养老群体有医疗上的保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但在城市还是子女陪伴的情况下,都会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如何定时安排相关心理医生定期的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是必须配套的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 三,农村养老还有就是一个吃饭的问题,如果每个老人都要自己去安排自己的饮食,这样也是一盘散沙,建议建立农村养老食堂,村里或者靠近的邻村都可以集中一起建立一间老年人食堂,科学的安排一日三餐,既要本土化又要安全,而且丰俭由人,通过一起吃饭也可以很好的监护老年人的情况,在用餐地点通过时时视频情况和自己在外的儿女视频,让儿女能够了解老人情况。</p><p class="ql-block"> 四,随着老年人的年纪大了,有些老人也会有老年痴呆的情况,经常会自己走丢,而农村养老本身就不是那种牢笼式的管理,基本上还是散养模式,经常会出现糊涂情况,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去哪里?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了,让农村养老的管理人员,每天都会频于本命,对于其他老人的照顾也会影响,建议给每个老人带上定位仪器,及时可以发现找到。</p><p class="ql-block"> 五,目前农村养老基本上都是本乡本土的老人,落叶归根的愿望,当年纪大了对于家乡的思念更加突出,回到土生土长的地方,整个人都精气神都变好了,但是如果只限于本土化,客源还是有局限,难免会出现青黄不接的时候,这个也严重影响到农村养老的持续性,目前人口流动很厉害,很多外地老人随着自己的儿女工作变动,也随着孔雀东南飞来到海南,海南独有的气候优势也让这些老人流连忘返,很多也选择城市里的养老机构,但是对于银发经济形势发展,未来也是一块不小的市场,如果将一部分外来老人也能在本土农村养老这块自留地里养老,自然的环境,没有围栏的牢笼,也会让老人能够接受,但这里目前有着一些当地的民俗民风情况,原本利用自家的住房来居住,外面老人来这里住,也有一定的问题,害怕有些老人突然在别人家里仙逝,会对原主人有不少的影响,所以这里就有住宿的问题,建议政府是否能调节建部分集体的或者政府的住房给这部分人来住,这样农村养老的市场就会增加一大块。</p><p class="ql-block"> 六.农村老人的养老金目前来说很少,所以未来农村养老金如何从年轻的时候开始缴纳,缴纳多少,需要相关部门做出认真的调研,拿出可行的方案,这样就对于未来农村养老服务,也能提供一条新的出路。</p><p class="ql-block"> 以上六点就是我对于农村养老的一些建议,有些东西还需要进一步的研讨和商议,和各方的协调互动才行,权当抛砖引玉了。</p><p class="ql-block">20250415海口党校</p> <p class="ql-block">老父亲生前在乡下养老时每天下午的咖啡时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