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和DeepSeek对话,教师必须掌握的7个教学指令

邵纯良

老师们,是不是经常要教案写到深夜,课件做不完,班级管理事务繁多,各种表格报告堆积如山?面对这些工作,感觉24小时都不够用?<br>作为"教书育人、培根铸魂"的人民教师,到底要如何在繁重的工作中找到高效的方法呢?<br>我最近一年一直在探索普通人日常学习、工作、教学中能用上AI来提速增效的各种小技巧。<br>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7个好用的DeepSeek教学指令,这些指令几乎涵盖了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帮你大幅提升工作效率!<br>话不多说,赶紧开始吧!<br>1、智能备课助手指令<br>当你面对一堂新课需要备课时,这个指令能帮你快速生成教案框架:<br>(1)你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学科]老师,请为[年级][课程名称][课时]设计一份完整教案。<br>(2)需包含:教学目标(认知、情感、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导入、新授、巩固、小结)、板书设计、课后作业和教学反思。<br>(3)教案要符合新课标理念,注重学生主体性,并融入至少2个创新教学方法。<br>这个指令最实用的地方在于它能根据你的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生成针对性的教案,省去大量构思时间。<br>比如语文老师可以输入"你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请为五年级《草原》第一课时设计一份完整教案...",就能得到一个包含多环节的详细教案。<br>2、分层作业设计指令<br>"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需要更加精准有效,这个指令帮你设计差异化作业:<br>(1)请根据[知识点]设计三个难度等级的作业:<br>(2)基础训练(全班必做,完成时间15分钟)、<br>(3)提升训练(中等生选做,需要思考迁移)和挑战任务(学有余力学生,需要创新思维)。每个等级提供3-5道题目,附上参考答案和设计意图。<br>(4)作业形式要新颖多样,避免机械重复,并且能有效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br>这个指令的优势在于它能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设计适合的作业,既避免了优等生"吃不饱",也防止了学困生"消化不良"。<br>3、课堂活动生成指令<br>想让课堂更有活力,但又没时间设计活动?试试这个指令:<br>(1)请为[年级][学科][知识点]设计一个10-15分钟的课堂互动活动。要求:<br>(2)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br>(3)形式新颖有趣(游戏化/竞赛式/情景模拟)<br>(4)紧密结合知识点<br>(5)操作简单,不需复杂道具<br>(6)能有效检验学生理解程度。<br>(7)请详细说明活动规则、分组方式、时间安排和预期效果。<br>这个指令特别实用,它能根据你的具体需求生成适合的课堂活动,而且考虑到了教学实际情况,不会设计那些华而不实、难以操作的活动。<br>4、班级管理问题解决指令<br>班级管理中遇到棘手问题?这个指令能提供专业建议:<br>我班上出现了[具体问题描述]情况,请以资深班主任角度,提供3种解决方案。方案需包含:<br>(1)立即应对措施 <br>(2)中期干预策略<br>(3)长效机制建立方法。<br>建议要考虑学生心理特点、家校合作因素,符合教育规律,且操作性强。最好能分享1-2个成功案例作参考。<br>这个指令强在它会根据你描述的具体问题提供多角度的解决方案,不是泛泛而谈。比如"手机使用管理"、"早恋问题干预"、"班级小团体"等各类班级管理问题,都能得到实用建议。<br>5、家校沟通模板指令<br>家校沟通是每位老师必备技能,这个指令帮你生成专业沟通文案:<br>请为[具体情境:如学生在校表现、成绩下滑、行为问题]设计一份家校沟通文案。要求:<br>(1)开头温和有礼<br>(2)客观描述事实,不主观评判<br>(3)分析可能原因<br>(4)提出家校合作建议<br>(5)结尾积极鼓励。语言要得体专业,避免生硬指责,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适合通过微信发送。<br>这个指令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能为各种敏感话题生成恰当的沟通文案,既表达了问题,又不会让家长产生抵触情绪。<br>6、教学反思提升指令<br>想要提升教学水平,反思是关键。这个指令帮你深度分析课堂:<br>请帮我对[课程名称]这节课进行结构化反思。分析以下方面:<br>(1)教学目标达成度<br>(2)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性<br>(3)学生参与度和理解情况<br>(4)教学策略有效性<br>(5)意外情况处理。请指出2-3个亮点和2-3个可改进之处,并提供具体优化建议。反思要深入本质,不流于表面,同时结合新课标理念进行分析。<br>这个指令的价值在于它能帮你跳出自我局限,从多个维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远比走马观花的反思要有深度得多。<br>7、职称材料优化指令<br>职称评审是每位老师的重要事项,这个指令能助你一臂之力:<br>请将我的[教学、科研、班级管理]经验整理成职称评审材料。<br>要求:<br>(1)突出教育理念与创新点<br>(2)用数据和具体案例支撑成效<br>(3)体现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br>(4)符合职称评审规范用语和结构 <br>(5)篇幅控制在2000字左右。风格要专业凝练,有理论高度又接地气,能体现教师专业成长历程。<br>这个指令特别适合职称评审前使用,它能帮你将平时的工作经验转化为专业的评审材料,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案例。<br>以上这7个教学指令几乎覆盖了体制内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合理使用可以让你的工作效率提升数倍。<br>不过,以下是一些温馨小提示:<br>①使用指令时,尽量具体描述你的需求,如年级、学科、具体情境等<br>②AI生成的内容要经过你的专业判断,不可盲目采用<br>③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情进行必要调整<br>④注意信息安全,不要输入学生隐私信息<br>最后,AI工具再好,也只是辅助手段,最终教育的主体还是我们教师。我们使用这些工具是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把更多关注放在真正需要人文关怀的教育核心环节上。<br>以正确的态度去学习AI提速增效,你会发现这些指令不仅能帮你处理繁琐的事务性工作,还能激发你的教学创意,让你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现真正的教育价值。<br><b style=""><font color="#ed2308">觉得有用的可以帮我点个赞噢!</font></b><br>我会持续分享普通人拿来就能用的AI教程。<br><b><font color="#ed2308">关注我,每天教你一个AI实用小技巧。</font></b><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