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传》之41

杨德金

<p class="ql-block">第39回春游山水学生陶冶心灵</p><p class="ql-block"> 建修猪圈夫人死里逃生</p><p class="ql-block"> 话说母亲不幸病逝给了我们一家人巨大的打击,给我心灵造成了巨大的悲痛。从我记事起,母亲在我心中的地位无比崇高,无法表达我对母亲的崇敬。</p><p class="ql-block"> 母亲啊!是您给了我珍贵的生命,是您用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p><p class="ql-block"> 母亲啊!是您用伟大而无私的母爱使我健康成长,是您为我一长成人耗费了大量的心血;</p><p class="ql-block"> 母亲啊!是您教育我从小要做一个老实而正直的人,是您养育我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恩情比天高,母亲的恩情比海深!</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母亲治丧期间,来了一百七十六户客人,主席坐了38桌。收的礼单如下:礼金428元,布50节(折价600元),纸82刀(折价90元),鞭炮37挂(折价160元),馔献4个(折价30元),輓联3幅(折价50元),合计1358元(二0一三年约值10200元),从这里可以看出,比十年前父亲去世时,农村的生活情况要好得多。</p><p class="ql-block"> 话说我在教学中呕心沥血,成效卓著。为了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我历年来组织了多次春游和秋游。我组织的秋游比较简单,利用一个下午游杉树滩水库或一碗水乐南水库。组织的春游就不同了,一次春游要一天时间,学生分组带好锅碗瓢盆,米菜盐柴。中午自己垒灶煮饭炒菜,进行野餐活动,锻炼同学们野外生存的能力,回去就写这次春游活动的作文,从而促进了作文教学。教学时,我再罗列一些本次作文的词语在黑板上供大家选用,写得好的作文列入班上优秀作文薄上。这样写作文,学生有兴趣,有话可写,写出来的作文有血有肉。现在举例几次春游作简略介绍。</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日,我和杨发槐、范进林三位老师带领三个班一百余人,春游十里外的乐德象鼻山观象鼻洞。</p><p class="ql-block"> 早上八时,同学们背着餐具,排着一路纵队,前头扛着少先队大队旗,唱着歌儿行进在羊肠小道上,我们爬山涉水,穿行在密林之中。我们翻过乐南麦子山,穿过河口马鞍山,经过乐德沙眼坝,来到乐德象鼻山,此时已是九点二十分钟。只见大山崣峨高峻,山间苍鹰盘旋,半山腰一片悬崖绝壁,绝壁中间有一个像大象鼻子的石洞,故称象鼻洞。</p><p class="ql-block"> 山下是一片密林,长着苍松翠柏,山脚下是稻田,田埂就是通向乐德镇的小路,田埂下边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p><p class="ql-block"> 我们叫同学们把餐具放在河边后,对他们说:“那上面就是象鼻洞,山势险要,有危险性,大家要注意安全,胆小的同学就在这里看,可以开始垒灶煮午饭了。”近一半的同学留在河边,选择煮饭地点,开始垒灶煮饭。</p><p class="ql-block"> 半数同学随我们上山参观象鼻洞。我们爬到半山腰,整个山腰就是悬崖绝壁,寸草不生。象鼻洞在近两丈高的绝壁上。我一看,洞口有一棵大碗粗的黄葛树桩。要上去很不容易,近90度的陡坡,真是笔陡,峭壁上只有几个能放下小半只脚的小石窝。我自告奋勇,带好早已准备好的绳子,手抓脚踩小石窝,像巴壁虎一样向上爬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爬到了洞口,将绳子拴在黄葛树桩上。我把绳子的一头抛下去,吩咐同学们小心,一个一个的上来,同学们抓住绳子,小心翼翼往上爬,杨发槐、范进林二位老师在下面保驾护航,上来了二十多人后,我对下面说:“暂时不上来了,我们先进去观看后,我们下来后,你们再上来。”</p><p class="ql-block"> 我们进洞一看,正洞深五米多,宽四米,高两米,右侧石墙上刻着“宣统三年九月培修”。宣统三年即公元一九一一年,紧挨石刻有一个长一米,宽半米的乱石坑,原先可能是蓄水用的。正洞随着弯往左侧延伸,漆黑一团。我打着手电筒走进去,同学们尾随其后,我看见隔两米两边石壁上就有一个藏人的猫儿洞,越走洞越小越矮,大约走了十八米,到了洞的尽头。</p><p class="ql-block"> 出洞时,我对同学们说:“在封建社会,传说有一支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称李短达的人造反,曾在这洞里住过;解放前,个别土匪曾在这里躲过,所以这个象鼻洞有它的传奇。”</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学生曹继东说:“难怪这里面阴森森的,原来这个洞的历史那么可怕。”</p><p class="ql-block"> 我在洞口指挥同学们抓住绳子下去,下去好像比上来还危险,我要求下去了一个,再下去一个,不能一串下去,防止绳断,要他们注意安全。</p><p class="ql-block"> 我们下去后,杨发槐老师带着学生又上去,范老师见危险,就没上去了,我和他在下面保驾。</p><p class="ql-block"> 等第二批同学看完下来后,就快十二点了,河沟里炊烟袅袅,红旗飘飘,闹声嚷嚷,一派欢快热闹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小河边,各班各组都快把饭菜做好了,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菜蔬丰富,每个小组都有六、七个菜:藠头回锅肉、葱黄肉丝、窝笋炒肉、手捏圆子、蒸鸡蛋、煎鸡蛋、煮鸭蛋、煎鱼炖黄鳝、农村的学生表现真不错,出了很多小厨师。</p><p class="ql-block"> 开饭了,我们学校各班尊师风气浓,我班杨旭萍这个组的同学请我吃,曹继东这个组给我准备好了酒,杨君强这个组塞煮鸡蛋给我……我只好拿着碗筷到各组都去吃了一点儿,满足同学们的尊师心情。我们各班师生在这条美丽的小河边吃了个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饭后,大家在河两岸观赏大自然的风光,我和杨发槐老师带着十多个同学再次登上象鼻洞,我给大家讲故事,同学们听得笑来合不拢嘴,大家太高兴啦!</p><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半,我们各班又排着整齐的队伍回到学校,到学校已经五点了,大家才各自回家。</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四年三月十一日,我带领五年级学生一共二十人再次游览象鼻洞。因计划生育,那时生源困难,规模变小,我校只有两个班和一个幼儿班,我是学校负责人。杨发槐调八村小学去了,教师只有我和范进林,幼儿教师是我的学生吴秀华,范老师教的是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所以没去,此次春游详情就不述了,当时我为这次春游赋诗两首:</p><p class="ql-block"> “春游</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四年三月十一日</p><p class="ql-block"> 沿途群岭披彩装,</p><p class="ql-block"> 桃李樱梨红白黄。</p><p class="ql-block"> 象鼻山中观壮景,</p><p class="ql-block"> 奇丽风光永不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观象鼻洞</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四年三月十一日 </p><p class="ql-block"> 象鼻山兮真巍峨,</p><p class="ql-block"> 峭壁其间洞一座。</p><p class="ql-block"> 穴内奇观难描绘,</p><p class="ql-block"> 窟外悬空云下河。</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五年四月八日,我带领六年级春游毛儿沟和鹅公山。这个班后来出了两个人才,一个是曹晓刚后来进了军校后在西藏工作,另一个是周月华成了教师。旗手扛着队旗走在前面,我们一路做着游戏来到毛儿沟。怎样做游戏呢?先由学生在前面公路埋好带有问题的纸条,后分小队寻找,找不着,表演一个节目,找着了回答不上问题也要唱支歌或表演其他节目,很有趣!</p><p class="ql-block"> 九点半,我们来到我家后面的山顶上,我指着东面的山说:“那叫螃蛱山,你看那两个小山包多像螃蟹的大爪,上面那条沟是犀牛沟,岩壁上有个石洞,石洞中露出两砣石头状如犀牛的头,传说这两犀牛成了精,晚上要跑出来到河里去喝水,刚伸出头,天就亮了,犀牛来不及缩进洞里,就变成了石头。犀牛沟东北面那座山,状如乌龟,故名乌龟山。”</p><p class="ql-block"> 我指着南面三千米远的一座山说:“你看那座山是河口的马儿山,它的形状像马,但马颈断了,这也有一个传说,据说从前有一个木匠帮人做工回家已是深夜,他见马儿山这匹大马把头伸进麦地里吃麦子,木匠连忙拿出锯子将马脖子锯断,所以马儿山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头和身子断开了。”</p><p class="ql-block"> 这时,黄丽萍指着西南面一千米远的一座山说:“杨老师,那座山好怪哟!山顶圆圆的,周围好像砌着三米高的围墙。”</p><p class="ql-block"> 我说:“对,那是红岩洞寨子,西边还有一个寨门,古时驻兵的山寨。这山寨占地两亩多,有水池。房子早已不见踪影,变成了土地,四周的围墙是抵抗敌人进攻的。寨子山下有一个洞叫红岩洞,被沙溪河淹没,那里是一个深水沱,洞就在深水沱下。解放前,有一年大天干,人们就组织人力用水车车干那深沱,要朝拜洞中的龙王,可是那个沱的水总车不干。四十八架水车车水,加上另外上游闸堰截流的人和观看的人共有好几百人。</p><p class="ql-block"> 毛儿沟热闹非凡,摆起了茶馆烟摊,一连车了三天三夜,终于露出了红岩洞口,人们刚想进洞朝拜,突然,天空黑云密布,电闪雷鸣,顿时倾盆大雨,干旱立解。以此传为佳话,成为传奇!”同学们听了也连连称奇。</p><p class="ql-block"> 我又指着西面那座山说:“那叫鹅公山,我们准备下午去那里游玩!”</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我家东南面的巴壁沱水库,我们就在滚水坝下面埋锅做饭。中午,学生黄丽萍、曹晓刚等同学早就为我准备好了酒,我的衣袋里被陳美燕、郝国容、杨丽梅等人装了好几个煮鸡蛋,我们欢欢喜喜吃着大家自己动手做的美味佳肴。</p><p class="ql-block"> 饭后,我分咐大家休息一下,不要到堰上去玩,谨防掉到水库里去,大家很听话,就在两边山脚下玩耍。我趁机赋诗两首:</p><p class="ql-block"> “毛儿沟</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五年四月八日</p><p class="ql-block"> 毛儿沟头耸奇峰,</p><p class="ql-block"> 乌龟螃蟹与鹅公。</p><p class="ql-block"> 岭脚伏着黑犀牛,</p><p class="ql-block"> 河下淹着红岩洞。</p><p class="ql-block"> 山青水秀势娇娆,</p><p class="ql-block"> 花红草绿树茏葱。</p><p class="ql-block"> 乡村风光胜仙境,</p><p class="ql-block"> 心旷神怡醉老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毛儿沟野炊</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五年四月八日</p><p class="ql-block"> 毛儿沟头唱高歌,</p><p class="ql-block"> 师生野炊巴壁沱。</p><p class="ql-block"> 八仙过海显身手,</p><p class="ql-block"> 美味佳肴香过坡。”</p><p class="ql-block"> 下午三时,我们在巴壁沱整队出发,一路高歌,跨过跳磴子(小河中搭了几砣过河的石头,地名就叫跳磴子),爬上石大山,我指着对面的山问:“同学们,你们说那座山像什么?”杨丽梅说:“像一只鹅!”</p><p class="ql-block"> 我说:“对,那就是鹅公山,南边是鹅头,中间是鹅背,北边是鹅尾。”</p><p class="ql-block"> 我们下山觉得苍松翠柏愈加繁茂,这是我四爷杨贵荣管理的河口镇的公山。我们下沟就往“鹅颈”上爬,山势陡峭,蕨芨草丛中一条小路弯弯绕绕伸向“鹅颈”,我们发现了几棺古墓,已被人盗了,只见墓壁上有几个彩色的字,还有几根尸骨在墓里。</p><p class="ql-block"> 我们爬到“鹅头”上,我给同学们介绍了这里的地势地貌。我指着下面说:“山下那条小溪通往五百米外的沙溪河,你们看沙溪河这边岸上有个小山湾是圆的像螺蛳,所以叫螺蛳塆,这鹅公山和螺蛳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p><p class="ql-block"> 杨勇问:“什么传说,杨老师,您说来听听吧!”杨勇是我教的七七级学生吴桂芳的儿子。他这要求得到了钟晓丽、周月华、曹晓刚、黄丽萍、许兰英等等同学的赞同。</p><p class="ql-block"> 我胸有成竹地现编现说:“好吧!从前,天上银河里住着一个白鹅公子,这公子长得一表人才,每天游玩在天河之中。银河中还有一位螺蛳仙姑长得如花似玉,他们从小就成了好朋友,长大后不知不觉爱上了对方。但天规是无情的,小仙不得相爱。他们商议下凡到人间来,正巧来到了这里的沙溪河,他们在这里相亲相爱生活了一年。被天上王母娘娘知道了,就派雷神下界捉拿白鹅公子和螺蛳仙姑,两人不服,就与天兵天将打起来,他们哪里是雷神的对手,只见一道闪电,惊天动地一个巨雷将他们打死在这沙溪河边,白鹅公子就化成了这鹅公山,螺蛳仙姑就化成了那螺蛳塆,他们遥遥相望,一到晚上你们还可以听见他们在窃窃私语呢!同学们,你们说,这个传说美不美呀?”</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美!”</p><p class="ql-block"> 随后,我吟诗一首道:</p><p class="ql-block"> “白鹅公子螺仙姑,</p><p class="ql-block"> 两小无猜住天河。</p><p class="ql-block"> 思凡下界遭雷击,</p><p class="ql-block"> 遗得山塆证传说。”</p><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真快,到下午五点了,我吩咐整队放学,大家爬上“鹅背”,穿过杨雪英家的柑枯林,来到公路上,我对大家说:“现在我就和大家分手了,我队的陈美燕、许兰英、辜冠雁也和你们分手了。其他同学由班长曹晓刚,中队长周月华负责安全,带队各自回家。”就这样,今天的春游活动胜利结束了!</p><p class="ql-block"> 本回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乐德象鼻山简笔画(因年老未到实地拍照)</p> <p class="ql-block">春游毛儿沟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春游鹅公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