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五十载,相逢是首歌

龙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篇号:23363772</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同学互传,文:石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音乐:二十年后再相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阳光明媚的四月天,我们迎来了青岛九中同窗五十年、相逢是首歌的同学聚会,这是春天里的小确幸,同学们互相联系,积极报名,人人兴高彩烈,来参加这次难得一聚的盛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云,如《三国》里的赵云同名同姓,他义气慷慨,大方活跃,一直是我们青岛九中初中班的积极分子。毕业后的多次同学聚会都是由他发起,从组织、联络、准备一切事物总是面面俱到。今天,是我们初中毕业五十周年的庆典,一如既往地仍由他担当了本次同学聚会的负责人。五十年了,同学们相聚在一起,一张张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脸,在大家的心中像打翻了调味瓶,各种滋味都有。高兴之余看到,大多数同学都苍老了,有的同学不在了,有的已经离开人世间多年,看来我们都已不再年轻。还记得刚进九中校园的时候,我们都还是青涩懵懂的少年,满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我们以为毕业遥遥无期,可转眼间就各奔东西。不成想这一转眼的功夫,就是半个世纪了,真让人感到光荫似箭,日月如梭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在是今天大家又坐在了一起,老同学们兴高彩烈,个个脸上挂满了笑容,在温馨的海滨酒店包厢里,共叙那段青葱的岁月。说起了初中的三年和逝去的岁月,大家是滔滔不绝,你一言我一语地打开了话匣子。初中毕业后,大家踏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有的人继续上学进了高中班,有的人在繁华都市里为梦想拼搏,有的人选择下乡扎根农村默默奉献,有人在生活的浪潮里起起落落。五十年的时光,不但改变了我们的模样,曾经的青丝添了白发,光滑的脸庞爬上了皱纹,还改变了每个人的性格和脾气,曾经的"愣头青"小伙子,变成了如今稳重而又有责任心的人;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变成了端庄儒雅的成熟女性。唯一不变的,是我们之间这份珍贵的同学情,似醇香的酿酒,越陈越有味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忆中总能想起,班主任胡淑芬、王秀花老师,记得胡老师她中等身材偏胖,平易近人,是位非常有气质和素养的语文老师,她爱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学业上不让任何一位同学掉队。想到我们曾经在课堂上的哄堂大笑,调皮捣蛋,放学后不抓紧写作业,到中山路和第三公园一带玩耍,也真让老师们操碎了心。那些年少轻狂的日子,是我们生命中最璀璨、最年少的一份回忆。在这五十年里,我们都经历了许多,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挫折;有家庭的温暖,也有生活的重担。但不管遇到什么,每当想起同学们的友情,心里就充满了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九九五年参加同学聚会的部分同学合影,转眼也过去了30年,真是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记得五十年前,青涩的我们怀揣懵懂,奔赴各自的人生。今天,跨越漫长时光,我们再度重逢,虽然岁月在彼此脸上留下了或深或浅的皱纹,可熟悉的笑容、亲切的乡音,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往昔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酒店内老同学们围坐一起,谈天说地,合影留念。这五十年的同学情,早已超越了时间与距离的界限,它是困境中的依靠,是疲惫时的慰藉,是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面这张照片前排:王启娥、赵云、李慧杰、王文龙,后排:张建、王建海、史跃洁、刘玉珍同学合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青岛九中的岁月,是一首永不落幕的华章。2025年4月16日,是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再次聚首,来纪念青岛九中75届初中班毕业五十周年。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我们尽情挥霍着年少的时光,憧憬着遥不可及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青岛九中的前身是礼贤中学,创立于1900年,由德国传教士卫礼贤,在胶州街他的寓所开办学校,命名为礼贤书院,目的是为青岛的“蒙养学堂”培养师资,首届学生仅20余人。1903年,学校迁至大鲍岛东山(今上海路),新校舍落成,有讲堂、宿舍数十间,增设高级德文班,采用清政府钦定高等学堂章程授课。1905年添设女学,称“礼贤女学”,是青岛第一所招收女生的中学。1911年,学校兴建教学大楼,创立尊孔文社,学生增至200人。1919年,学校改为礼贤甲种商业学校,学制3年,外语教学以英文为主,德文为特别科。1923年,复改为礼贤中学。1924年,向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注册“青岛私立礼贤中学”。1928年,向南京教育部以“私立礼贤中学”备案,1931年,添设高级工程科,是青岛理工大学前身。1935年,又设高级德文科及初级制图科,高中设普科、德文科,并与同济大学签订教育协议,优秀毕业生可直接升入同济大学。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改为“山东省青岛市第九中学”。2017年,青岛九中外迁至西海岸中德新区。2025年,青岛九中礼贤校区官宣正式开办,在上海路7号原址招生,开启普高新格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九五年十月二十一日那天,老同学们来到了中山公园游园,这是史跃洁、刘玉珍、【田文】三人的合影,记得那天同学们大都精心打扮,相见分外高兴,一起快乐地游园拍照。那时尽管青春已逝,但我们的内心却依旧滚烫。岁月或许带走了我们的容颜,但带不走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对彼此的牵挂。在这五十年里,我们收获了人生的阅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是岁月馈赠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青岛九中初中班的这段岁月,是我们生命中一段璀璨的篇章,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铸就了我们的同学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大顺、颜风庭和李春发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我们再次齐聚,纪念毕业五十周年,大家争看着下图这张拍于1975年5月10日的毕业留念老照片,这是我们青岛九中75届初三.九班的集体合影,也是唯一的一张早年全班同学合影,它珍藏在影集里已经50年了,真是时光流逝,日月如梭啊!在恍然间惊觉,我们的青春早已悄然远去,那些幼稚的脸庞也早已被风霜掩盖,尽管如此,可心底里的那股热望,分明在告诉我们,岁月未曾将我们击败。近些年来,不断有同学离我们远去,到了另外的世界,这就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次来之不易的相聚,让我们共同书写属于同学们的不老传奇。岁月未老,我们心中的梦想,是永远年轻 。在此,特别向那些悄然离开这个世界的同学,深深地鞠躬,表达我们由衷的哀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玉珍和史跃洁两位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在青岛九中度过的初中三年,是镌刻在心底永不褪色的珍贵时光,而老师们的悉心培育,更是这段岁月里最温暖明亮的光。还记得初入校园时,我们满是懵懂与迷茫,是老师们张开温暖的怀抱,用耐心与包容,为我们驱散内心的不安,引领我们走进知识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爱玲、张启进、刘燕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新风】、史跃洁、李玉兰、【田文】、刘玉珍、秦桂英、王启娥同学合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当我们在学业的道路上遭遇挫折,满心沮丧时,班主任和各课老师们总是第一时间来到身边,温暖的鼓励、睿智的引导,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田,给予我们重新站起、继续前行的勇气与力量。三年时光匆匆而过,那些老师们在讲台上的激情澎湃、在办公室的辛勤耕耘、在生活中的关怀备至,都成为我们记忆中的珍宝。这份师生恩情,重如泰山,深似海洋,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我们都将永远铭记,心怀感恩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芸梅、李玉兰、赵云、赵玉明、宿秀凤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图前排左:刘燕、韩继美、史跃洁,后排左:刘琴、吕淑庆同学合影,这是欢送韩继美同学光荣入伍时的分别留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青岛九中那段青春飞扬的初中时光里,女同学韩继美经过层层选拔与体检,被部队招收入伍的消息,就像一道划破长空的耀眼曙光,瞬间点燃了全班同学的热情,大家满心都是骄傲与自豪。那时候,韩继美同学在大家眼中,就是热血与担当的代名词。当得知她凭借自身的优秀素质和坚定信念,顺利过关成为军队大熔炉中的一员时,我们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入伍,意味着她将踏上保家卫国的征程,把青春奉献给国防事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吕淑庆、史跃洁、【李新凤】、韩继美、【尹淑芳】同学合影。韩继美同学,是我们同学当中第一个勇敢迈向军队大熔炉的人,她带着我们九中全体师生共同的憧憬与梦想,去迎接更广阔天地的磨砺。从九中的校园迈向绿色军营,韩同学迈出的这一步,是对梦想的追逐,是对家国责任的担当。多年来你在军营里一路乘风破浪,绽放出了人生最耀眼的光芒。如今,韩同学已经凯旋,从军队高级岗位上光荣退休,你看这位有着三十多年军旅生涯的军中之花,正跟大家分享着过去的荣耀与辉煌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永宁、王启娥、赵云、李慧杰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班长李慧杰问李玉兰同学,你还记得我们在青岛九中上初中时的情景吗?那时的青岛九中,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镌刻着我们青春的印记。校门处,我们初来乍到,青涩懵懂,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怯生生地迈进这方求知的天地,谁能想到,这里会成为我们青春最华彩篇章的书写地。走进教学楼,那一间间教室,是梦想启航的港湾。木质的课桌椅虽有些陈旧,却承载着我们无数个专注听讲的清晨与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课本上,我们跟着老师的笔触,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为了一道数学难题,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语文课上,诵读经典诗词时,那充满朝气的朗朗书声,至今仍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回响,不曾相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10点,同学们陆续赶来,落坐不久,便开始寒暄起来。起初,大家多少还都有些生疏,有个别同学多年不见,名字都忘记了,是张健同学率先站起来发表讲话,开启了今日聚会的话题。随后一杯杯啤酒下肚,场面立刻就活跃了起来,每个人的话也就多了,朗朗的笑声随即在包厢中回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九日的同学聚会合影,是同学们参加数最多的一次,王老师(二排左四)和胡老师(二排左五)受邀参加了这次同学聚会。按约定的时间,大家都回到了青岛九中的校门囗,拍照完毕,老同学们还参观了校区,见到了那些熟悉的情景。记得在校园的角落和老松树下,我们常围坐一圈,分享着彼此的心事,或是暗恋隔壁班那个穿着白衬衫的少年,或是因和父母闹别扭而满心委屈。那些琐碎又细腻的情绪,在彼此的安慰与陪伴下,渐渐消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史跃洁、王启娥、李慧杰、刘玉珍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云同学问大家还记不记得在初中岁月里,英语课曾是我们心中的“难关”,是英语老师用他的专业与耐心,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初上英语课,面对陌生的字母组合和拗口发音,大家都一头雾水,课堂上满是迷茫。英语老师却从不着急,他一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如灵动音符,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他放慢语速,从最基础的音标开始,一个音一个调地带读,口型摆得一丝不苟,生怕我们学偏。课堂上,他巧妙运用英语对话、英文歌曲、趣味短片,让我们沉浸式感受英语魅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永春】、史跃洁、【田文】、刘玉珍同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玉珍同学回忆到,虽然那时的英语课不太重要,可在每天的课后辅导时,英语老师用他的专业素养和无尽耐心,让我们班的英语学习不再艰难,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在英语的天地里肆意翱翔,这份师恩,我们没齿难忘,永远让于心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云同学和王爱玲依次而坐,他频频向大家敬酒,有他在从来都不会冷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玉珍、王爱玲、宿秀凤、史跃洁同学合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五十年时光转瞬即逝,那些在青岛九中度过的青春岁月,却如璀璨星辰,在记忆的天空熠熠生辉。今天,我们这群九中学子,带着岁月的痕迹,更带着对往昔的眷恋,再次相聚,大家高兴之余相互合影留念。虽然在毕业后,生活的浪潮将我们推向四面八方,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岗位,开启各自的人生。但毕境是人生中的一个五十年,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风雨兼程,历经了磨砺。今天这场相聚,是时光馈赠我们最好的一份礼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张毕业二十二周年的合影,拍摄于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九日,这是时光馈赠于同学们的一份珍贵礼物,承载着往昔的青春记忆。当年,大家笑谈“再过20年我们再相聚”,本以为那是遥远的约定,如今,却真真切切地实现了。从青涩少年到成熟中年,这五十年每个人都在生活里摸爬滚打,有人功成名就,有人平淡坚守,但此刻相聚,身份、境遇都被抛在脑后,唯有纯粹的同学情谊闪闪发光。这份跨越半个世纪的情谊,是一首诗,也是一首生命的赞歌。今天,许多同学都如期赴约参会,愿往后的日子,我们依旧能珍视这份缘分,常来常往,续写属于我们的同窗篇章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吕淑庆、史跃洁、【田文】、刘玉珍同学合影,1997年4月19日于崂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张合影,于1995年10月在中山公园拍摄,是初中毕业二十周年的聚会,同学们相约一起游园,以此纪念毕业二十周年。五十年前,我们从这里初中毕业,怀揣懵懂憧憬各奔东西;五十年后的今天,岁月染白了发梢,却没冲淡我们的情谊,大家再度相聚,让这份同窗情跨越半世纪的时光,重新焕发生机。那时的我们,青涩又纯粹,作业本上歪歪扭扭的字迹、偷偷在课本角落画下的小人,都是青春最质朴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史跃洁、刘玉珍、宿秀凤、刘燕同学合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同学们再次相见,熟悉的笑容、亲切的乡音,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往昔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这些年的生活琐碎。这五十年的同学情,早已超越了时间与距离的界限,它是我们在困境中支撑彼此的力量,是在疲惫时给予慰藉的港湾,是无论走多远都割舍不下的一种牵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尹淑芳】、【李新凤】、【田文】、史跃洁、刘玉珍、【陈迎春】、赵玉明同学合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青岛九中的求学时光里,班主任王老师的语文课,是熠熠生辉的存在,她在讲课时,眼中满是热忱,专注到忘我的程度。分析课文时,她的手指在书页间轻轻滑动,从字里行间深挖作者的情感脉络,将一个个看似平常的字词,串联成扣人心弦的文学故事,深受同学们的好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启娥、史跃洁、【田文】、【李新凤】、刘玉珍同学合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这张照片映入眼帘时,28年前的记忆瞬间被激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青春片段,如潮水般涌来。照片里的老同学们,虽已褪去年少时的青涩,却依旧目光炯炯,笑容中藏着生活馈赠的阅历与成长。那时,我们毕业已近二十多年,大家在各自的人生赛道上奋力奔跑,有人在商海弄潮,有人在政法队伍深耕,有人在三尺讲台育桃李,有人在基层默默奉献。照片定格的瞬间,是岁月沉淀后的温暖与珍贵,这张合影,承载着我们共同的回忆,是我们青春不散场的有力见证,也是对未来常常聚首的美好期许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云与刘延祥同学在深切交流。同学们相聚,总有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嗑,年少时的那些回忆,源远流长。青春,永远是同学们聚会上的主旋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7年4月19日,参加崂山聚会时女同学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史跃洁、刘玉珍在海滨酒店合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燕、刘琴、【尹淑芳】、韩继美、史跃洁、张小慧、刘新华、冷爱珍同学,1997年4月19日在崂山合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青岛的城市脉络里,青岛九中就像一颗闪耀的明珠,承载着无数人的青春与梦想,它是我们心底永恒的骄傲。踏入九中的校园,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红瓦绿树映衬下的教学楼,古朴而典雅,每一块砖石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百年来,这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他们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用智慧与汗水诠释着九中学子的担当,也为母校的荣誉墙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启娥、赵玉明、冷爱珍、王晓萍同学合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我们九中学校,有着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同学们发展兴趣、展现自我的舞台。青岛九中它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在这里,我们收获了知识、友谊与梦想,它见证了我们的蜕变与成长。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青岛九中永远是我们心中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7年4月19日同学会合影,那是一次相隔二十多年的相聚,留下了许多份美好的记忆。五十载光阴,似水流年,如梦般悄然滑过。曾经风华正茂的我们,在岁月的雕琢下,眉眼添了沧桑,可重逢这一刻,千头万绪涌上心头,千言万语却凝在相视一笑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那年,当韩纪美同学身着戎装站在我们面前时,那身笔挺的军装仿佛散发着别样的光芒,点亮了同学们的眼晴。同学们眼中满是羡慕与骄傲,许多同学轮流接过军装,小心翼翼又迫不及待地穿戴起来,仿佛这样就能与他一同踏上保家卫国的征程。这是史跃洁同学身着韩同学的军服,过了一把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启娥、冷爱珍、李慧杰、李玉兰、史跃洁、宿秀凤、刘燕、刘玉珍、刘芸梅同学合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我们相聚海滨酒店,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和香醇的美酒,举起酒杯的那一刻,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我们只是静静地看着彼此,眼中满是感慨与欣慰。不一会功夫,大家便你一言我一语,聊起了当年的趣事,那些曾经以为微不足道的小事,此刻却成了最珍贵的回忆。有人说起课堂上偷偷传纸条被老师发现的尴尬场景,引得众人哄堂大笑;有人回忆起宿舍里彻夜长谈的夜晚,分享着彼此的梦想与心事,眼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在这欢声笑语中,50年的时光虽然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年少,但那份同学情却如同一坛陈酿的美酒,在岁月的沉淀下愈发香醇浓厚。它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是无论历经多少风雨,都始终不变的温暖港湾。愿我们都能珍惜这份情谊,带着青春的回忆和彼此的祝福,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温暖前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时光长河里沉浮半百,再次看见青岛九中的旧址,怎能不想五十年前,从九中毕业的那一刻,我们怀揣着梦想,奔赴各自的人生征途。那时候,校园的每一处角落都藏着青春的印记。今天,我们再次相聚,举杯共饮,畅谈各自的人生,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珍惜这份情谊,常来常往,让九中的同学情在岁月长河中愈发醇厚,熠熠生辉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排左:来凤萍、史跃洁、【田文】、韩纪美、李新凤,后排左:冷爱珍、秦桂英、李慧杰、李玉兰、刘玉珍、王启娥同学合影。这张合影,是2009年5月23日同学聚会时,部分女同学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田文】、刘玉珍、【张思泽】、王文龙、张启俊同学合影。这张合影,拍于1995年10月青岛中山公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我们青岛九中初中班的老同学们,怀着满腔热忱与深深的眷恋,穿越五十年悠悠岁月,再度相拥,让我们倍加珍惜与感动。这场相聚是一座温暖的港湾,收留着那些漂泊在时光洪流里的回忆,在今天它们又一次被一一唤醒。五十年,我们在各自的人生航道里乘风破浪,历经风雨,有人功成名就,有人平凡坚守,但此刻,无关成就、不论境遇,我们回到梦开始的原点,重拾年少时无畏的勇气与炽热的初心。往昔梦想或许已换了模样,可那份逐梦的力量从未消散。让我们携手并肩,悉心守护这份重逢的珍贵,将五十年来从未忘却的同学情永留心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窗五十载,相逢是首歌。今天我们除了见到了许多老同学,还看到了许多份老同学珍藏的老照片。五十年的同窗情,是人生路上最宝贵的财富,它是青春的见证,是岁月沉淀后的珍贵宝藏。这份情谊,如同篇中这首悠扬的老歌,在我们生命的旅途中不断奏响;它又似一坛陈酿的美酒,越久越香醇,越品越有味。让我们将这份情铭记心间,带着青春的回忆,继续奔赴下一段人生旅程,让这份同窗情,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流传,熠熠生辉,让我们二十年后再相会吧 !下图为青岛西海岸九中新校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附(一):五十年同学聚会合影视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附(二):五十年同学聚会视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附(三):五十年同学聚会视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明:因时间较为苍促,水平有限,篇中错字、别字和语句不够通顺之处,请同学们海涵。若有名字记错,或其他方面有误,也请见谅并返馈作者修改之。有需添加个人照片、同学合影照片的,亦请告之。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