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第一门

孟德龙

<p class="ql-block">摄影/撰文 孟德龙(北京)</p><p class="ql-block">美篇序号 2154104</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 内蒙古满洲里市</p> <p class="ql-block">满洲里国门景区,坐落于内蒙古呼伦贝尔满洲里市区西九公里处的中俄边境,占地约20万平方米(另有资料称其面积达13平方公里)。如今所见为第五代国门,建于2008年,总宽105米,高43.7米,共八层,是中国陆路口岸规模最大的国门,被誉为“北国第一门”。;</p> <p class="ql-block">核心景点国门主体建筑巍然屹立,门体上方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鲜红大字与庄严国徽,彰显国家威严。内部设有观光层,可登高远眺俄罗斯边境风光。国际铁路自国门下方穿过,往来中俄列车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守卫国门的边防检查站官兵,身姿挺拔,目光如炬,他们以忠诚和担当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为国门增添了一份庄重与威严。</p> <p class="ql-block">作者经有关部门特许,得以进入普通游客无法涉足的禁区,从独特视角捕捉国门的雄伟英姿,记录下这一象征国家尊严的宏伟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条始于沙俄时期1903年建成的中东铁路,历经岁月洗礼,国门也已五代更迭。历史的痕迹虽不多见于史料,但第二代(1920年)木制拱形结构的国门,曾见证中共早期领导人如周恩来、李大钊等的出境活动。而第五代(2008年)国门则以现代化双塔楼设计展现,下方有2条宽轨和1条准轨铁路连接俄罗斯,彰显时代进步。</p> <p class="ql-block">第二代国门模型静静陈列,仿佛诉说着那段尘封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现代国门旁树立着第二、三、四代国门模型,这些模型不仅再现了国门的变迁历程,更见证了国家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p> <p class="ql-block">现代国门旁展览着旧时的哨所,这些历史遗迹仿佛将人们带回那个充满挑战与奋斗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国门的更迭,不仅是一段建筑史,更是新中国成立前后,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翻天覆地变化的缩影,彰显出国家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国门,除军事禁区外,已全面向游客开放,成为中外游客到满洲里旅游必去的景区,同时也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在悬挂着中俄蒙三国国旗的地方,三国国界交汇,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交汇点,更是文化交流的纽带。</p> <p class="ql-block">国门景区内,游览车穿梭其间,为游客提供便利,让游客能更深入地领略国门景区的壮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与国门景区相伴的还有中俄互贸免税购物区,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商品,更是中俄两国友好往来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从国门的瞭望窗向外望去,不仅可以欣赏到俄蒙两国境内的遥远风光,回眸间还能瞥见满洲里市区那充满俄罗斯风格的建筑,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