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云送卢汉菊花图的惊天秘密

张京伦

<p class="ql-block">  龙云与卢汉,曾先后担任国民党云南省主席,1949年分别于香港与昆明率部起义。近日,我在观看电视剧《云南解放》时,注意了一个与写意花鸟画紧密相连的细节。起义前夕,龙云特意托人从香港送去一幅画给昆明的卢汉。这幅画名为《三菊图》,谁能想到,一幅看似寻常的花鸟画,竟暗藏如此惊天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云南解放》电视剧截图:《三菊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中的三朵菊花,两朵反向,一朵正面,寓意“反正”,换句话说,就是“起义”!画中竟有起义计划!这秘密可谓惊天动地!</p> <p class="ql-block">  这幅画背后还有几点深意,值得细细品味:</p><p class="ql-block"> 一是道德劝勉。龙云以菊花的高洁与坚韧激励卢汉顺应历史潮流。菊花在中国文化中位列“四君子”(梅兰竹菊),象征着高洁与不屈。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意象常被用来表达士人的独立精神。宋代郑思肖在《寒菊》中写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龙云赠菊图,暗喻希望卢汉在历史转折关头保持民族气节,顺应人民解放的大势。</p><p class="ql-block"> 菊花于深秋绽放,寓意坚韧不拔。唐代白居易在《重阳席上赋白菊》中写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1949年,国民党政权已濒临崩溃,龙云可能以此鼓励卢汉在复杂局势中坚定立场,不畏蒋介石的威胁。</p><p class="ql-block"> 二是对卢汉犹豫的回应。卢汉在起义前曾执行蒋介石的“九九整肃”(逮捕进步人士),后又设法营救。菊花图的“晚节”寓意(如毛泽东主席后来评价卢汉“黄花晚节香”)可能提醒他把握最后时机。</p><p class="ql-block"> 三是通过艺术符号显示起义的紧迫性。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咏菊诗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明摆着是在商议起义时间呀!龙云、卢汉均在九月前后起义,时节上高度吻合。</p><p class="ql-block"> 四是迷惑外界。<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时,国民党特务机枪都秘密对准了卢汉的办公室,</span>在国民党特务严密监视下,龙云与卢汉的联络必须极其隐密,稍有疏忽,就可能性命难保,满盘皆输。以文人雅赠传递政治意图,符合民国军政人物“以文载道”的传统,避免直接暴露起义计划。卢汉起义成功,《三菊图》功不可没也。</p> <p class="ql-block">  需要注意的是,龙云送卢汉《三菊图》一事,并未见正史明确记载。在电视剧中,卢汉看画后当场将《三菊图》付之一炬。《三菊图》的故事,可能是为了剧情的发展需要而虚构的情节。但无论如何,这一细节为观众提供了更多关于历史的想象空间,也让人们感受到那个时代风云变幻中的智慧与勇气。</p> <p class="ql-block">《云南解放》电视剧截图:卢汉宣布云南起义。</p> <p class="ql-block">《云南解放》电视剧截图:起义成功,五星红旗迎风飘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