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地名的回旋镖

雾非霾

<p class="ql-block">  天朝的领导都喜欢改地名,毕竟这不像改天换地那么难,也能有些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随意改名,割裂文脉,切断乡愁不说,有的还改得俗不可耐。改得不成功的有很多文章议论过,今不赘述。但是也有改得好的或者尚可的。</p><p class="ql-block">​ 远的不知道,据说民国时候就搞过地名优化,把一些不雅的地名改为优雅的同音词。比如南京城里“杀猪巷”改为“砂珠巷”。</p><p class="ql-block">​ 金川河流过三牌楼,有几座桥比较有名且名字有趣,什么草桥、倒桥、斜桥。然后河又分为两岔继续北行,分别和一条东西向小巷子交叉,于是又有了两座比较“没得名气”但名字优雅的小桥“东瓜圃桥”、“西瓜圃桥”。</p><p class="ql-block">​ 还原成不雅的名字,便是“东寡妇桥”和“西寡妇桥”</p><p class="ql-block">​ 近几年花大钱整治河道污染,改造老小区,把原来两桥间脏乱差臭的河边地带,改成了街边花园,是个受居民欢迎惠民工程。</p><p class="ql-block">​ 搞公园的领导一定很有文化,不大的花园树上一块大大的石头,刻上了四个大字——“瓜圃吟月”</p><p class="ql-block">​ 哎呀,想象一下,领导站在西瓜圃边,研墨铺纸,提笔准备吟诵瓜田秋月,该是多么诗情画意呀……</p><p class="ql-block"> 忽然,我很不厚道滴想起“瓜圃”二字优雅化之前原来的字——“##吟月”![发呆][发呆][发呆]</p><p class="ql-block"> 罪过罪过[坏笑][坏笑][坏笑]</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