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察察探秘之旅(十一)

恬静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219国道行驶,沿途怒江两岸壮丽景色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219国道旁下车观赏云南高黎贡山的自然奇观——石月亮。这个由自然风化形成的巨大山体空洞,宽40米,高60米,远眺,形似明月悬挂于山体之上。</p> <p class="ql-block">石月亮四周是悬崖峭壁,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天上宫阙。看着天空,云卷云舒,自由变换,时而聚集, 时而散开,石月亮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怒江水在石月亮脚下流淌,见证了千年的永恒。石月亮的月光似乎藏在怒江的每一滴水中,也藏在峡谷的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上。风景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知子罗村是怒江沿岸一个美丽村子,三十多年前它曾经是怒江州府所在地,繁荣的碧江县,由于地质专家预言的这里有巨大山体滑坡风险而废弃,它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乡,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记忆之城”。</p> <p class="ql-block">知子罗村坐落在碧罗雪山海拔约2000米处的山梁上,是一个古老质朴的村落。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是怒江州府和碧江县城所在地,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span>然而,随着州府搬迁、县制撤销,这里从繁华走向衰落,这种变迁让人不禁心生感慨。</p> <p class="ql-block">知子罗在傈僳族语中意为“一个好地方”,曾是怒江地区的行政中心。自清末以来,这里逐渐发展成为怒江流域的核心城市,1954年成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区的首府,1974年州府迁至六库后,知子罗逐渐衰落,1986年碧江县建制被撤销,知子罗从州府所在地变为一座远离尘世的宁静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在蜿蜒曲折的街巷和废墟中穿行,在这里,每一条街巷,每一个转角,每一个标识,似曾相识,有那么的遥望,恍惚走进那个年代,唤醒儿童时代记忆,重新感受那段峥嵘岁月。在这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依山而建的青砖黑瓦房屋,散落分布在半山腰上与层层叠叠绿色的田野交织在一起,构筑了田园牧歌的画卷,在这里,古老台阶,斑驳墙面,承载着厚重历史,慢慢述说着陈年往事,古韵悠长。</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有著名的“八角楼”,这座楼原本是想打造成一座书城,现在把它改建成了“怒族博物馆”。在八角楼楼顶,可将壮丽的峡谷风光尽收眼底,奔腾的怒江、层层叠叠的山峦,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知子罗老城保留了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的边陲小镇风貌,拥有八角楼、工人俱乐部、州委州政府等80栋老式建筑。这些建筑斑驳的墙面和独特的风格,仿佛定格了时光,被称为“记忆之城”。</p> <p class="ql-block">这是知子罗村入口处一颗古树,扎根在这片神奇土地上,与知子罗村共同经历风风雨雨,繁花落尽,古树依旧屹立。轻轻诉说着苍劲的古老传奇,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坚毅之美。</p> <p class="ql-block">知子罗村浏览结束后来到了老姆登村,一个隐藏在怒江大峡谷中的怒族村落,坐落在碧罗雪山的半山腰,海拔高达1800米。这里是通往“记忆之城”知子罗的必经之地,也被誉为“中国最美村寨”之一。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东边。“老姆登”是怒族语的音译,意思是“人喜欢来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踏入老姆登村,环顾四周,整个村庄高山环抱,村内依山而建的客栈、民居等与一片片茶田,花海共同构筑出一幅幅和谐诗意的田园盛景。</p> <p class="ql-block">老姆登村小广场上的少数民族雕塑以郁伍林和他的妻子鲁冰花为原型。郁伍林是当地怒族村民,也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97年,他带着妻子鲁冰花回到老姆登村,带动了老姆登村旅游业的发展,使曾经贫困的小山村变成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农文旅融合示范样板、网红打卡地。为了表彰和纪念郁伍林夫妇对老姆登村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村里以他们为原型创作了这座雕塑。</p> <p class="ql-block">一座建在悬崖边上,红白相间的房子,就是怒江流域最大的基督教堂--老姆登基督教堂。走到教堂前,看着远山近草,那种乡村教堂的朴素和自然真的会让人心静如水。<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法国传教士建于20世纪30年代)。</span></p> <p class="ql-block">老姆登教堂旁的水潭是村里的天然水塘,是教堂前的一片灵动水域。湖水清澈,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周围的山峦、教堂、树木等景色倒映其中,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站在老姆登村观景台上,远眺,前方高黎贡山北端皇冠山巍峨耸立,山顶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仿佛是神灵洒下的光辉。山腰处,云雾缭绕,如轻纱般缠绕,让山峰若隐若现,如梦如幻。老姆登村的野樱林浅粉、淡白、胭脂红的花浪从山脊奔涌而下,淹没了木楞房与茶园,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美景。</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老姆登村石板路上,错落有致的木楞房映入眼帘,这些传统的怒族建筑,用一根根原木搭建而成,古朴而温馨。每一间木楞房都像是一位沉默的老者,承载着怒族人民千百年的生活记忆。黑<span style="font-size:18px;">色木板屋顶与绿色山林相得益彰,房檐下常悬挂着玉米串和辣椒,展现出农耕文明的质朴气息。春</span>风轻抚,花香四溢,沐浴在阳光明媚老姆登村绿色田野之中,心旷神怡,陶醉迷恋,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在219国道旁有一块来源不明至今未解巨大飞来石,重约500余吨,高3米多,直径2米多。这块巨石悄然飞至福贡县民族中学宿舍院内与院子里原有的磐石完美嵌合,仿若天成,形成了怒江沿岸奇观之一,当地怒族村民称“飞来石”为“夫妻石”。</p> <p class="ql-block">飞来石是1983年3月19日凌晨2:30左右,一阵天蹦地裂的巨响,一颗巨石从天而降,傲立于福贡县匹河民族中学四十平方米的教师宿舍小庭院内,不偏不倚恰在中间,仅损坏了北面房子屋檐一角,岩体紧靠面墙,当时睡在宿舍里的十几位老师却丝毫无损,其来源至今仍是一个谜。</p> <p class="ql-block">怒江老虎跳位于G219国道怒江大峡谷中段,海拔1150米,峡长10公里,最窄处仅10米,落差20米。傈僳语中,“腊跨洛”和“腊玛登培”意为老虎跳峡谷。滇藏线上一处未经雕琢的自然奇观。</p> <p class="ql-block">虎跳石是一块巨石横卧在江心,江水从巨石两侧跌落而下,水流湍急,浪花飞溅,轰鸣声震耳欲聋,响彻峡谷,非常震撼的壮观景色。</p> <p class="ql-block">伟人峰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维拉坝或福贡县附近,因山体轮廓酷似一位躺卧的伟人而得名。</p><p class="ql-block">山峰头朝东方、脚踏西部,象征吉祥与福泽,是怒江峡谷中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远观山体如伟人头像,安详庄严,与周围低海拔山峦(不足1000米)形成对比,虽不险峻但意境深远。</p> <p class="ql-block">怒江溜索,以陡溜方式,有一定倾斜度,一头高一头低,自然滑向对岸,省力轻快,一般为两根,倾斜方向相反,来回都方便。</p><p class="ql-block">我们团队的队友谜妹勇闯怒江,以约30km/h的时速飞渡怒江,感受山风呼啸、江水奔腾,十分惊险刺激。</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免费边看江景边泡温泉,它就是 219 国道怒江段必打卡的景点—<span style="font-size:18px;">登埂澡塘。</span>登埂澡塘热泉沿江出露,在约200米江岸范围内,有大小泉眼18处,故有“登埂温泉18塘”之说,水温在50℃-72℃之间。温泉水从地下涌出,热气腾腾,烟雾缭绕,水汽与周围的空气交融,宛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登埂澡塘坐落于高黎贡山山麓,紧挨怒江,温泉水倒映着怒江两岸的碧罗雪山、高黎贡山,山水相依,景色壮美。怒江江水奔腾不息,水流湍急,而远处的高山巍峨耸立,山上植被茂密,与温泉形成了一幅和谐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怒江连心桥位于怒江州泸水市六库镇,跨越怒江连接重阳路和渡口路,路线全长310.576米,连心桥于2018年8月8日在攀枝花北侧破土动工,桥名寓意“中交集团与怒江各族人民心连心”。攀枝花正好处在大桥最佳线路的中间位置,为了保护攀枝花,中交集团调整了施工方案,将桥位向北侧移了30米,让古树变成大桥的“迎宾树”,因此增加了建桥成本,却赢得了当地市民的广泛赞誉。</p> <p class="ql-block">连心桥造型独特,像长虹卧江,与两岸天然景色浑然一体,非常美丽壮观,已成为六库城市的地标和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泸水市六库攀枝花渡口,有着500多年树龄的攀枝花树,犹如泸水的报春使者,每年都率先开放。是泸水市重点保护的珍稀古树,虽经数百年风雨,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p> <p class="ql-block">六库攀枝花渡口”这里曾是怒江两岸相互往来必经渡口,是历史上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重要渡口通道之一。2007年六库攀枝花渡口被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第三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极具红色历史文化价值。见证了古渡今昔的攀枝花树,虽经历了数百年风雨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已经成为六库人抹之不去的记忆,集春赏木棉、夏憩纳凉、冬观绿水的网红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怒江六库向阳桥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六库街道,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实用价值的跨江桥梁。1966年10月开工,1970年元旦正式通车。钢索柔性汽车吊桥,净跨径131米,全长136米,行车道宽度4米,后经改造桥面宽度增至5.5米。1991年怒江大桥建成后,向阳桥仅供人马通行。 作为泸水市首批历史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具有独特的时代特色,</span>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记忆,见<span style="font-size:18px;">证了六库的城镇发展历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