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灵感传递

田园(马世宙)

<p class="ql-block">世界森林很多,挪威的森林名气最大。</p><p class="ql-block">旅游看到风景,但直抵人心的文化一眼看不到底。</p><p class="ql-block">英国甲壳虫乐队1965年创作了一首歌曲《挪威的森林》,其创作灵感是否源于蒙克《面朝森林》的画作?我不得而知,但甲壳虫这首歌因其静谧、忧伤和优美旋律,广泛传唱这是事实。歌词描述了一段短暂的浪漫故事。歌曲中,主角回忆与一位女孩的短暂相处,她在挪威森林中的家,以及两人共度的时光。最终,女孩的离去和森林的静谧成为歌曲的结尾。</p> <p class="ql-block">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听了甲壳虫歌曲《挪威的森林》后,受其启发,开启了小说《挪威的森林》创作。讲述小说主人公渡边爱情故事,提出了"个人如何在自我与外部环境间达成平衡"的问题。他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是他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还会再相逢。</p> <p class="ql-block">伍佰是村上春树的忠实读者,他在阅读《挪威的森林》后,被小说中的情感深深打动,尤其是直子与渡边的爱情故事,这种情感促使他创作了一首《挪威的森林》歌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北欧 凛冽的世界尽头》一书里,有一篇青年艺术家焦宁南写的"蒙克:挪威的森林的隐喻"文章,她说,挪威,一词意为 "通往北方之路" 。挪威国土南北狭长,西部海岸线曲折 ,从南部的奥斯陆峡湾,到北部的瓦伦格峡湾, 其中有数不清的曲折峡湾、冰河遗迹和点缀其间的大片森林,构成了挪威的壮阔风光。</p><p class="ql-block">名人里的《挪威的森林》,并非直白的自然元素,而是心里的森林黑洞。</p><p class="ql-block">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的两幅《面朝森林》。第一幅:1897年创作,画面中描绘的是一对相互搀扶的男女背影,女子裸体,两人一起面对着幽谧的森林。第二幅:1915年,女人身着白色连衣裙,头发火红,而身旁的男人则漆黑得像个阴影,他们的面前仍旧是一片巨大无边的森林,这也许是因为蒙克的爱情都充满了争执和绝望,没有一次能开花结果;这也许是挪威极昼极夜特殊地里环境造成人们心理抑郁的阴影折射。外部世界的壮丽与个体内心的荒凉形成永恒对抗,而森林成为这种对抗的终极象征场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