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按照市、区教育局“我与名师同上一节课”及高陵区“高陵好课堂”建设“333”目标工作安排,四月十七日,由区教研室组织的“我与名师同上一节课”暨“名师+”送教第二次活动在高陵四中教育集团榆楚校区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涉及初中物理和数学学科,区级“名师+”研修共同体主持人查红娟、冯宇玉及成员、高陵四中教育集团相关学科教师共二十余人参加活动。</p> <p class="ql-block"> 数学观摩课环节,许胜利老师示范课以复习核心知识点引入,讲解由浅入深,直切要点。重难点把握得当,注重对学生学法指导和表达培养。通过“议一议”“做一做”环节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好奇心并有效锻炼学生逻辑思维与动手能力。</p><p class="ql-block"> 赵尚乐老师的汇报课利用几何画板化繁为简,将天文学与数学学科融合,课堂中通过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等角色的变化传授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帮助榆楚中学建立天文观测点”这一现实问题的解决加深了学生对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利用重庆山火时政话题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课堂创新较好。</p><p class="ql-block"> 数学研讨活动中,区级“名师+”研修共同体主持人冯宇玉老师对两位老师的创新课堂予以肯定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意见。接着郭娟利老师以"教学评一体化"课堂课例教学展开,强调了课堂要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导向性,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评价三者有机结合的有效性;教学评一体化模式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核心素养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目标;她倡导教师要在"研中学,学中做,做中思",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p> <p class="ql-block"> 物理观摩课活动,陕西省教学能手王花芳老师的示范课和榆楚中学纪晓老师的同课异构汇报课《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活塞式抽水机》,打破学科壁垒,将知识转化为解决真实问题的工具。通过对接课标要求、深挖教材实践价值、设计挑战性任务,物理课堂能真正成为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设计方案—验证优化”的素养培育场,让核心素养在动手实践中落地生根,实现“知识学习”向“能力发展”的本质跨越。</p><p class="ql-block"> 在随后的研讨环节中,高陵区“名师➕”研修共同体主持人查红娟对两节课作了点评,肯定两位老师能立足新课标,问题驱动,多维评价,教学上敢于创新,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同时结合课例作了《深度研习新教材,开启教学新征程》专题讲座,主要从三个方面作了分享:1.深研新课标,从知识本位到素养导向的转型,2.用好新教材,从教材执行者到课程设计师的角色重构,3.创新教学实践,构建素养落地的课堂新样态。深研新课标,用好新教材,需要我们以“学生发展”为圆心,以“核心素养”为半径,画出初中物理教育的新蓝图。</p> <p class="ql-block"> 风劲帆满正当时,自当乘势逐浪高。区教研室当持续组织名师调研问诊,通过系统化专业引领和“订单式”创新课堂实践指导,助力<span style="font-size:18px;">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我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