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请欣赏李树伟散文《俗语与教诲:沉淀人生智慧的宝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保罗的这句话,恰如一把钥匙,开启了我们对人生智慧探寻的大门。在生活这条波澜壮阔的长河中,我们常常会邂逅一些看似平凡却饱含深刻哲理的话语。它们或是老辈子人口口相传的俗语,或是老师饱含期望的谆谆教诲。这些话语,于不经意间悄然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轨迹,宛如一盏盏熠熠生辉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漫漫征途。就如我与老伴,在日常琐碎的生活点滴里,常常会因这些话语而心生诸多感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与老伴都保留着端着碗吃饭的习惯,这看似稀松平常的举动,背后实则藏着一段温暖动人的回忆。小时候,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我们:“一定要端着碗吃饭,只有这样,才不会丢掉饭碗。”那时的我,懵懵懂懂,仅仅是单纯地听从母亲的话,并未真正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深意。随着时光的悠悠流转,如今再回想起这句话,那些不爱端碗、总爱趴在桌上吃饭的孩子,后来不少因企业破产而失去了工作;而我们这些习惯端着碗吃饭的孩子,竟没有一人有过下岗的经历。这奇妙的现象,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心湖,在我心中泛起层层涟漪。老辈子人总结的这些俗语,有时在冥冥之中显得格外灵验,仿佛有一种无形的神秘力量在暗暗指引着我们。有些事,即使用现代科技去剖析,也难以解释得通透,它们宛如一个个隐匿在生活角落里的神秘谜团,等待着我们在人生的漫长旅程中慢慢去感悟、去解开。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些俗语,何尝不是生活给予我们认清真相的线索,引导我们以一种敬畏之心去热爱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伴听我谈及这些,深有同感,接过话茬说道:“谁说不是呢!我上学那会,陈老师说过许多话,大多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模糊了,可他在教我们珠算课时讲的一番话,我却至今记忆犹新。当时,他神情认真地嘱咐我:‘好好学,你会吃一辈子珠算饭。’我把老师的话记在了心里,还真就踏踏实实地好好学习珠算。没想到,毕业后,凭借着打珠算这门技术,我真就当了一辈子会计,实实在在地吃了一辈子打珠算的饭。”老伴眼中闪过一丝感慨,仿佛瞬间穿越回那段青涩纯真的学生时代。陈老师的一句话,恰似神奇的预言,引领着老伴踏上了一条与珠算相伴一生的道路。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的教诲,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在人生的航道上不致迷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着老伴的回忆,我也不禁沉浸在对往昔的深深追忆之中:“我们的曹武老师,也曾严厉批评过‘学会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种言论。他私下里告诉我:‘别听他们胡言乱语,父母不可能陪伴你一辈子,应该是,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时年少气盛的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只觉得老师说得在理。然而,人至晚年,历经生活的风风雨雨,我才真切地领悟到老师的话是何等正确!那些一味依赖父母生活的人,往往在父母的过度庇护下丧失了自我成长的能力,最终都难有好的结局。而那些依靠自身本事打拼发展起来的孩子,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反过来还成为了父母坚实的依靠。这些事,细细思量,着实充满了一种玄学的意味,仿佛有一种命运的巧妙安排蕴含其中。”就像富兰克林说的:“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依靠自己努力的人,如同那把常用的钥匙,在岁月中愈发闪耀,而依赖他人的人,终会如生锈之物,渐渐失去光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老辈子人的俗语和老师们的教诲,恰似一颗颗珍贵无比的种子,在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悄然生根发芽。它们或许不像现代科技那般能够精准无误地解释世界,但却以一种独特而奇妙的方式,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播下智慧的火种。随着岁月的悄然流逝,这些火种渐渐燃起,绽放出耀眼夺目的光芒,让我们在回首往昔时,豁然开朗,原来生活的真谛早已蕴藏在那些质朴无华的话语之中。它们是生活慷慨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陪伴着我们走过人生的跌宕起伏,让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始终能保持一份清醒与坚定。正如尼采所言:“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这些俗语与教诲,就是我们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力量源泉,助力我们在人生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p>